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让民族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日期: 2021-10-12
讲述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 张建军
2014年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参观纪念馆,与现场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亲切交流,并对纪念馆在提升场馆软硬件水平、加强南京大屠杀史实研究和对外交流传播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
五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重点推进史实传播国际化、爱国主义教育大众化、场馆建设标准化,以“三化”的具体举措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从走入社会、走出南京到走向世界。
史实传播走出国门,民族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史料翻译,并强调要加强对外宣传。为了扩大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影响,五年来,我们先后推动了《人类记忆——南京大屠杀实证》(英文版、德文版)、《南京大屠杀史》(阿拉伯文、希伯来文、哈萨克文)、《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日文、韩文)等重点图书陆续入选国家外译计划。馆刊《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英、日文版面向海外发行。五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50多场跨国界、多题材展览,并在法国、白俄罗斯、捷克、美国等地举办南京大屠杀历史专题展,从“感恩”“致敬”“人性”等视角讲述中国故事。
2019年7月,南京大屠杀时期曾救助南京难民的国际友人约翰·拉贝、约翰·马吉、理查德·布莱迪的后代共11人来到南京参加紫金草国际和平夏令营,寻访先辈足迹,开启和平之旅
2018年6月5日,《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开幕
史料翻译和对外宣传工作离不开学术研究这项基础性工作,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纪念馆史学研究工作,并指示纪念馆要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为此,我们利用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简称“研究院”)这一平台,与南京大学合作,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设研究生工作站,不断培养壮大人才队伍。研究院内参有力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立法、《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的立法和施行。我们和研究院先后合作举办第十六届历史认识与东亚和平论坛、第三届人权文博国际研讨会等30多场各类学术、研讨会议,推动相关国际学术交流,加强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同类场馆联系,推动南京成为全球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我们还与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后裔建立制度化、常态化联系,组建国际和平大家庭。2019年组织国际友人后代来到南京参加国际和平夏令营,传承历史与和平的世界记忆。
史实传播走入社会,个体记忆走向社会记忆
史实传播如何更深入地走入社会、走进大众内心?我们通过仪式化教育有力推动着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大众化、社会化传播。每年国家公祭日前后,我们会组织烛光祭、南京安全区和平徒步等活动。在平时,结合清明和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节点,组织手绘、骑行、快闪、朗诵、合唱等系列仪式化教育活动。特别从2018年9月18日开始,我们每天都举行“撞响和平钟仪式”,在开馆前组织12名首批参观代表,分两组撞和平大钟13响,寓意牢记“12·13”、珍爱和平。这项大众参与程度很高的仪式化教育活动被称为“江东门的钟声”,很多观众慕名而来参与体验,产生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从2018年9月18日开始,纪念馆常态化举行“撞响和平钟仪式”,每天开馆前,12名参观群众一同撞响和平大钟,钟声悠扬传递和平心愿
习近平总书记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非常牵挂,嘱托“要关心幸存者”。我们牢记嘱托,组织参观者“捐款献花”等活动,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为关爱幸存者提供基础保障。纪念馆援助协会通过组建专门志愿者队伍定期走访慰问幸存者,带老人参观新南京。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合作开展幸存者呵护计划,为老人进行体检。每逢幸存者去世,我们都会为老人专门举行“熄灯”仪式;每年清明和公祭前组织家祭活动,表达缅怀之情。2019年启动了幸存者记忆传承工作,遴选二代、三代做好家族记忆传承。
2016年3月28日,由幸存者、日本爱好和平人士、国际友人、南京高校师生组成的300名志愿者在纪念馆雕塑广场绘制紫金草,传递期盼和平的美好心愿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了史实传播更加广阔的空间。2016年,我们组建了一支综合性的内容生产团队,以“世界记忆、家国情怀”为主题全力打造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平台,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和对外文化宣传的网上阵地。微信公众号上线以来,累计关注人数超90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2016年熊本地震、2018年紫金山碉堡“精日”事件等多次事件中均大胆主动发声,有效引领了舆论的走向。通过各种方式,我们努力把个体记忆、家庭记忆上升为城市记忆、社会记忆,让历史走进民众的心中、升华为爱国情感。
场馆建设不断规范,实现传统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随着南京大屠杀史实的不断传播和深入人心,纪念馆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据统计,纪念馆全年接待海内外观众人次已从免费开放前的47万增加到2017年的800多万,平均每周接待游客近20万人,超大客流运行已成纪念馆日常运行的常态。
针对特殊人群开设“预约参观和陪护”服务项目,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陪护下盲人观众可以用听讲解、亲手触摸等方式了解历史、悼念遇难同胞
观众数量的不断增长、参观者层次和需求的日益多元,对场馆软、硬条件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馆软硬件可以再完善”的指示,始终坚持以公众满意度为核心,以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努力为参观者提供更为人性化和温情化的服务。我们推出了“免费定时讲解服务”“微信免费讲解服务”“残障人士预约参观和陪护服务”等服务项目,成立青少年教育项目组,专门研发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项目,出版有声手绘读本《烙印·1937》、大众化读物《紫金草》等系列易读易记书籍。
从少先队员中选拔培养“和平宣讲小使者”,让青少年在为观众服务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历史
规范和人性化的建设管理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制度。五年来,国家公祭仪式组织有序,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在五年举办仪式的基础上,我们牵头制定了《国家公祭仪式组运行手册》,将这一国家级大型纪念活动规范化。2016年起,我们开始探索在场馆内全面开展场馆标准化运行工作,将全馆综合标准划分为基础与通用标准体系、运行保障标准体系、文物馆藏标准体系、学术研究标准体系、公共宣教标准体系等五大体系。通过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我们的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各项工作逐步形成“处处有流程、事事有标准、物物有人管、岗岗有考核、日日有坚持、时时有创新”的工作机制。目前,我们正在申报国家标准化服务试点,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在文博场馆内探索一套综合性的行业标准,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的关心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