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江苏通光信息公司——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绿色奥秘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9-10
绿色化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工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大势所趋。近年来,海门大力开展技术改造、强化生产管理、推进清洁和绿色能源替代等工作,促进全社会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前日,记者走进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通光信息有限公司探访“绿色”奥秘。
持续推进产品绿色设计
通光信息在产品设计时就引入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关注产品有害物质含量、材料及部件可回收特性、产品原材料使用量等,并充分考虑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及产品供应等方面对能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公司产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部件和配件的可再使用性,产品报废后易于收集和运输,方便回收。”工程师季忠介绍。
公司部分创新型产品在保证质量与性能的前提下,原材料使用量比传统产品少,生产加工过程能耗也较低,产生绿色效益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公司依据《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光缆》标准对产品进行了生态设计评价,出具了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报告,八大类光缆产品成功通过了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被列入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名单。
工艺技术绿色化提升
“我们整个生产线整机采用工控机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相结合的控制技术,实现全线的联动控制,能及时反映出生产工艺系统运行情况,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季忠说。公司还对着色车间等生产过程中温度较高的区域实施降温改造工程,通过加强通风、安装节能空调等方式,实现降温,保证设备高效运行,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合理安排生产,在区域温度较低时,更换耐寒性强的设备,将工频设备更换为变频设备,提高设备适应性。对部分生产工艺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大量测试实验,找出最适合工厂实际情况的设备指标参数以及操作方式,对设备操作规程予以优化完善,从而有效降低能耗。
此外,通光信息积极实施生产工艺智能化改造项目,设计并开展“光缆盘智能打包机”等智能化改造项目,有效提升生产工艺智能化水平,节约能源资源消耗。
加强能源循环利用
通光信息在厂区内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在新建的厂房顶部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该项目年均发电量为150万千瓦时,年均节约电费90万元。
通光信息近年来还实施了多项节水技改项目,有效减少了工厂水资源消耗。建设了循环水池,采用循环水池集中供水的方式对生产线补水,确保多余的水通过管道回收至循环水池,重复利用。对部分型号的光缆生产进行工艺优化,在生产中减少部分水槽冷却水的使用。厂区生活用水,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水器具,定期盘查生活用水器具,对不符合节水标准的器具坚决更换。截至目前,公司所有区域节水器具使用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