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居”稳步迈向“宜居”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9-23
2021年度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名单近日公布。从城市更新到新农村改造,从水环境治理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18个上榜项目紧紧围绕城乡美颜、居民宜居做文章,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获得感,也体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宜居”是更高品质的民生需求。如果说“安居”解决的是人们住有所居的刚性需求,那么“宜居”追求的就是更便捷的生活配套、更优美的生态人文环境等更高目标。从“安居”稳步迈向“宜居”,是城乡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评选人居环境范例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此筛选、提供可资参考借鉴的实践案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需求层次的持续提升,城乡建设也普遍面临着做精增量、提升存量的任务。特别是在城市建成区、工业集聚区和生态敏感区等区域,需要通过持续开展城市更新、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等,不断提升居民的宜居水平。
此次上榜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南京老城南小西湖街区保护就是一个例证。不同于以往旧城改造的“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微更新”保留街巷肌理,修缮传统房屋,提高居住品质,在留住原住民的同时引入商户“新居民”,吸引年轻人纷纷来此打卡,为老城区注入了新活力。这个项目既展示了对居民意愿和需求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市场化和专业化力量的倚重,更彰显了尊重历史、为民造福的保护初衷,因而更具示范价值。“人”是城市生活的主体、城市记忆的载体,居民的真实意愿和实际需求,应当成为城市保护和更新工作的重要导向。
乡村振兴对提升乡村居民宜居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此次上榜的5个新农村、小城镇建设项目,都兼顾外在颜值、功能品质与居民体验的同步提升,打造了让城里人向往、旅游者留恋、本地人自豪的优美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便利的交通、完善的服务、特色的文化……这些都是宜居乡村的典型“画风”,同时也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在保护生态、留住乡愁上,应当倡导“让乡村更像乡村”的建设理念,而在改善基础配套、提升便民服务上,则应当朝着“让乡村不输城市”的方向持续努力。
近年来,全省各地在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活家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颜值和品质上持续发力,累计已有200多个项目获得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些项目见证了我省城乡建设取得的骄人成就,也给各地开展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有益借鉴。提升居民宜居水平是“水”涨“船”高的渐进过程,面对不同的需求和实际,各地需要因地制宜探寻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范例”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思路创新的启发,而非既定模式的限定。不断释放“范例”的示范效应,就能创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生动实践,绘就更美丽、更和谐的城乡宜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