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农村篇:全面推进农村改革 三农发展铸就辉煌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 日期: 2021-08-17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迅速推向全国。在过去的40年中,江苏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大成就。全面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开展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率先发展乡镇企业,较早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实现了农产品供给、农民生活、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城乡、工农协调发展的鲜明特色。4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江苏农村改革发展创造的许多经验,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展望未来,江苏“三农”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江苏农村改革与发展必将铸就新的辉煌。
一、江苏农村改革发展历程
(一)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村改革全面启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联产承包全面推行,农业生产快速发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1979-1980年江苏进行大宗作物联产计酬试点,至1983年上半年全面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与此同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79-1984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了45.6%,其中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56.6%。农村经营体制的重大改革和扶持政策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1984年,江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3.8亿元,比1978年增长1.4倍;粮食和棉花产量分别达到3353.6万吨和66.6万吨,其它农产品也有显著的增长。1984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1.9倍,年递增19.3%。
2、乡镇企业逐步兴起,非农产值首超农业。江苏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从1956年无锡东亭镇创办第一个社队企业到1970年初锡山市农民首次提出“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和“以副养农、以工补农”的口号,乡镇企业从此起步。1980年江苏成为全国社队工业产值第一个超百亿元省份。这期间,江苏涌现出以苏锡常一带为代表的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体,以城市工业为依托,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和苏北地区以户办、联户办、村办、乡办等四个轮子一齐转,发展乡镇企业的“耿车模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江苏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全省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产值年均增长24.5%、32.9%和29.7%。1984年江苏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达到54.4%。
(二)第二阶段(1985-1997年):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经济全面调整提高
1、实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业生产逐步迈向市场化。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1号文件,制定了十项经济政策,重点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粮食、棉花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双轨制,并逐步放开了水产品、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价格,农民开始进入流通领域。1993年江苏油料定购任务全部取消,苏南5市和南通市取消夏粮定购任务,放开价格。1994年全省全面开放粮油价格和经营,普遍推行购销合同制。1995年,确立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新体制,明确定购任务,并实行价外补贴政策。流通体制改革,有力地推进了农村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发展。1995年末全省城乡集贸市场总数达到4700多个,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320多个,农产品市场网络基本形成。
2、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多种经营迅猛发展。针对1984年后农业生产波动徘徊的局面,江苏坚持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建运服综合经营方向转变。199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3563.8万吨,油料、园林水果、水产品、禽蛋和猪牛羊肉产量分别比1984年增长1倍、3.8倍、3.7倍、2.2倍和50.3%。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84年3.1%上升到1997年8.6%。199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1984年增长6.2倍,其中林牧渔业总产值占整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4年23.9%上升到40.3%。
3、乡镇企业发展出现新高潮,农村非农劳动力规模日益扩大。1984年3月,中央下发4号文件,高度肯定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江苏适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并创造性地把农业联产承包的经验带进乡镇企业,使累积多年的能量得到迅猛释放,出现了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第一高潮。1984年到1992年8年间,江苏乡镇企业产值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4.5%。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江苏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开放重大机遇,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进行外向开拓,同时开始普遍推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乡镇企业整体素质跨上重要台阶。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8266.7亿元,达到全省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随着乡镇企业新一轮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规模迅速扩大。1993年江苏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创历史最高水平,达947.4万人。1997年末全省乡村从业人员中非农人员达1217.9万人,比重44.3%,比1984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
(三)第三阶段(1998-2007年):走“三化”带“三农”道路,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1、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江苏农村税费改革从2000年开始试点,2001年在全国率先全面推开,农民负担逐年减轻。改革后的2001年全省农民负担人均91.1元,比税改前2000年下降47.6%。2002年和2003年逐年降低“两工”和以资代劳,取消农业特产税,全省农民负担进一步减少到人均83元。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2005年比全国早一年实现免征农业税,免除农业税超过32亿元。实施税费改革的同时,我省还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从2004年开始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同年还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2007年全省承保水稻、小麦等面积占粮食面积的70%,其中水稻投保农户达905万户,实际参保面积2877万亩,占水稻面积的86.1%。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增收。2004年开始,江苏粮食连续4年增产,年均增幅达6.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4年增加,年均增长11.9%,农民收入以两位增长,达到11.5%。
2、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农村“三大合作”逐步兴起。1998年以来,江苏改革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效农业发展。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提升高效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和农业资源开发力度,夯实高效农业发展基础,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全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1999年粮食亩产突破400公斤。2007年,油料亩产创历史达179公斤;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占比分别达到80.9%和63.9%,比1997年分别增加5个和6.9个百分点;亩均耕地创造种植业总产值2171元,比1997年增长51.8%,亩均效益达到2000元以上的种植面积达1330多千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8.3%。进入新世纪,各地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社区股份合作纷纷兴起,有力地推进了土地要素流动市场化,提高了农业集约化生产和组织化程度。2007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7400个,成员260万人,带动农户380万户,占全省农户25.5%;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2700家,社员310万人,带动农户约90万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338家,入股土地41万多亩。
3、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开启。1997年开始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2000年制定并实施《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先后对10个省辖市的市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重点中心镇,逐步形成梯度辐射、层次分明、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现代城镇网络体系。2003年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至2007年底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3.2%。城市化进程加快,带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3年和2006年江苏实施了农村“五件实事”和“新五件实事”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极大加强。2007年底,全省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通公路行政村的班车通达率达89.7%;新增农村改水受益人口100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9%。这一阶段,江苏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和“送科普、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得到有力推进,促进了先进文化在农村传播覆盖。
4、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经过10年的改革、调整、巩固和提高,江苏农村经济再次出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粮食生产从2004年走出低谷,总产量连续保持4年增长,油料、肉类、禽蛋总产量分别创历史,园林水果和水产品分别突破200万吨和400万吨大关,并以年均4.8%和4.4%的增速保持增长。2007年,江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踏上3000亿元台阶,各行业全面增长。与1997年相比,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总产值年均增幅分别达5.4%、3.6%、10.1%、5.1%和7.6%。农业服务业逐步兴起,2007年总产值达到179.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居全国各省之首。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97年增长1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8.5%。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夯实了乡村经济基础,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江苏出现了华夏第一县——无锡县、“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和“江阴板块”等享誉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品牌。2000至2006年,国家统计局开展县域经济百强县测评,江苏由14个发展到17个。2006年江苏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的县达到7个,其中昆山、张家港和江阴分别位列第1、第3和第4位。
(四)第四阶段(2008-2017年):深化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发展出现新突破
1、财政支农投入增加,惠农强农力度加大。2008年以来,江苏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支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增加财政对“三农”投入。特别是近几年,认真贯彻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要抓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按照“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的要求,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推动形成多元支农投入机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增幅明显加快。2017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887.5亿元,比2007年增长3.6倍,年均增长16.4%;农业直接补贴57.8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8.7%。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提质增效明显。2008年以来,江苏坚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7年,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867.7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8.9%;高效设施渔业面积219.3千公顷,占渔业养殖面积29.8%;全省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60138元,比2007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9%。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至2017年,全省“三品一标”有效数累计达1834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834个,绿色食品2020个,有机食品10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9个;全省种植业“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产量的比重达40.6%,累计认证无公害水产品2101个。
3、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生产能力提高。2008年以来,我省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引导,加快推进土地集中型和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方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8年,我省在国内率先建立农村土地规模流转补贴制度,年底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280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2.2%。2013年江苏提出100-300亩的适度规模“江苏标准”。2015年出台《关于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土地流转价格年度递增机制。全省农业规模经营已初步形成以昆山为代表的种植大户及农地入股经营模式、以射阳为代表的联耕联种模式、以太仓为代表的合作农场集体经营模式、以高邮界首为代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以江都宜陵为代表的整村流转经营模式和以邳州为代表的“七统一自”发展设施农业模式。农业规模经营再次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017年,全省种植业从业人员比2007年下降25.6%,亩均耕地产出种植业增加值3830元,比2007年增长1.5倍。
4、发展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支持发展家庭农场。2008年以来,我省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农业平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我省先后4批认定112个省级现代农(渔)业产业园区,其中农业园区91个、渔业园区21个,已在全省实现农业县(市、区)全覆盖。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扶持发展家庭农场,我省连续三年在省委1号文件对发展家庭农场作出一系列部署,并通过设立省级家庭农场扶持专项资金、分级建立示范家庭农场、引导农村土地向家庭流转等政策举措,加强示范引导、强化政策扶持,推动家庭农场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省累计认定家庭农场4.42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总数达到1142个。目前农业园区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效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家庭农场已成为我省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职业农民培育和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主体。
5、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打造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我省围绕农业重大科技需求和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两个导向”,以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服务云为平台,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11年以来,全省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47个,农业行业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3项、省科学技术奖143项、农业部科技奖励106项,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170项,居全国第二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水平全国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布50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面积累计超1500多万亩次;完善农村科技服务超市体系,累计确认农村科技服务超市416家,实现全省涉农县(市、区)全覆盖。目前全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639家、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5家,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1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58家。
6、积极发展开放型农业,农业走出国门加快推进。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开放型农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开放型农业发展的意见》,下发了《全省开放型农业发展目标考核方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拓展海外市场,扩大江苏农产品知名度。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实施,给江苏开放型农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农业走出国门加快推进。截至2017年,全省累计批准境外农业投资项目100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3.8亿美元,其中2008年以后批准的项目91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3.7亿美元,分别占91%和99.6%。2017年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72.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9.1%,其中出口38.3亿美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8.9%,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
7、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一是培育壮大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示范引领,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2017年,全省累计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465家,比2007年增加4851家。其中:国家级60家,比2007年增加32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二;省级龙头企业675家,比2007年增加445家,辐射带动了省内46.8%农户;二是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方式。依托新型城镇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将农业(渔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将创意农业与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特色小镇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发展科技型、文化型、功能型、生态型、服务型创意农业。截至2017年底,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景点(包括农家乐)达8500个以上,年接待游客量1.5亿人次,综合收入超过420亿元,全省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其中农民92.3万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指数全国第一;三是扩大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土地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等统一服务以及种子种苗、统防统治、肥水管理等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业由单一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转变,提高农业附加值。2017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2.9∶1,居各省区第二位;四是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规范、创新、提质”为发展导向,着力推动农民合作社提升运行质量,实现转型发展,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引导和带动农民共同致富。2017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8.95万家,农户入社比重78.4%,累计创建国家示范社496家、省级示范社1650家,其中国家示范社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发展农机合作社8807个,经营服务总收入321.8亿元,培育渔民专业合作组织4600多家,渔户参合率超过65%。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201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58元,比2007年增长1.9倍,其中二、三产业经营性净收入比2007年增长1.7倍,增幅高于一产经营净收入77.7个百分点。
8、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08年以来,我省农村电子商务逐步兴起。特别近几年来,全省各地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工作推进,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加快发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2017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在25%以上,农村电商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农产品网店15万家。已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7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28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镇125个、省级农村电商示范村260个、乡镇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街)区50个、电商人才培训基地33个。已打造了一批像睢宁县“沙集模式”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村电商典型。
二、江苏农村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极大丰富历史性突破
农林牧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210.4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比1978年增长67.1倍,年均可比增长5.4%。1978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不足70亿,2002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8年突破2000亿元,2011年突破3000亿元,2015年突破4000亿,4个关口突破分别用时24年、6年、3年和4年。201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46亿元,比1978年增长61.2倍,年均可比增长5.2%。
农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全省粮食生产先后跨越2500万吨、3000万吨、3500万吨台阶,特别是2003年以后,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保持12年增产,有力地保证了全省粮食总量充分供给。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539.8万吨,比1978年增长47.5%,人均占有粮食441公斤,比1978年增加28公斤;油料亩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2017年达到205公斤,比1978年增长1.1倍,总产量达126.3万吨,比1978年增长2.4倍,人均占有油料16公斤,比1978年增加9公斤;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温室大棚的推广应用,使全省蔬菜产量逐年提高,丰富了城乡居民菜篮子。2017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07.6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14.4倍,蔬菜产量达到5540.5万吨,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651公斤;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肉蛋奶供应丰富。2017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生猪出栏2805.5万头,增长1.1倍,家禽存栏29550.3万只,增长5.4倍,猪牛羊肉类产量225.2万吨,增长1.4倍,禽蛋产量186.1万吨,增长4.8倍,牛奶产量59.9万吨,增长4.8倍。2017年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3公斤、23公斤和7公斤,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渔业产量持续稳步增长。2017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已达到735.2千公顷,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20.1万吨,居全国第六位,比1978年增长12.1倍。全省人均占有水产品产量65公斤,比1978年增长9.5倍,渔业产值的比重也由2.3%提高到22.5%。
(二)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017年江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8元,比1978年增长122.6倍,年均增长1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140元增长到2017年的15612元,年均增加397元。201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9%,比1978年下降33.4个百分点,全省绝大多数地区进入了富裕阶段。2017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6.6辆、摩托车39.7辆、助力车138辆、洗衣机97.9台、电冰箱(柜)104.1台、热水器94.7台、排油烟机39台、移动电话241.8部,彩色电视机158.7台、空调134.7台、电脑45.4台。农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57.3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4.9倍,其中钢筋、砖木结构住房比例达到99.8%。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16年末全省有93%的农户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87%的农户炊事使用燃气,58.4%的农户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90.6%的农户使用有线电视,46.7%的农户使用过互联网购物。
(三)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实现从单一务农向多渠道转移就业的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前,江苏的乡村社会结构是一个高度刚性且具有很大同质性的封闭型结构。改革开放40年是全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时期。多年来,江苏各级政府和部门把劳务输出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作更为突出的位置,将增加农村劳务输出作为现阶段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来抓。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江苏实施500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和百万农民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到2017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1927.9万人,转移率达74.3%,全省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比例超过50%。农村劳动力大面积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就业结构从单一务农向多渠道就业转变。2017年,全省乡村从业人员2589.2万人,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就业人员比重为27.9∶47.2∶24.9,农村从业人员就业趋于非农化,比重超七成。1978-2017年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90%下降到27.9%。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从相当薄弱到逐步完善的历史性进步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大力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56.9万户、104.2万人,平均保障标准达到611元/月。52%涉农县(市、区)实现城乡并轨,一体化率全国领先。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之比达到1.06:1,其中苏南地区已实现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2015年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居全国各省之首。2016年省政府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2017年底,全省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5017.9万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应保尽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并由新农保过渡到城乡居民保险。2017年底,全省城乡居保参保人数达1268.4万人,参保率99.8%,待遇领取人数1051.7万人,领取率100%。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全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标准由2009年实施新农保制度之初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125元,比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70元高出55元,全省1000多万60周岁以上城乡老年居民直接受益。
(五)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健全,实现了从长期供给不足到日益便捷全面的历史性发展
农村两轮五件实事工程的兴办,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江苏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16年末,全省99.9%的村和96.1%的自然村和居民定居点通公路,30.3%和20.9%的乡镇有高速公路出口和码头,农民拜访亲友、上学看病基本都不会因交通问题而发愁。2016年末,江苏农业普查范围内的行政村(含涉农居委会)中,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达到66.1%,村内主要道路路面为水泥和柏油路面的村占97.8%,通电的村和通电话的村达到100%,安装了有线电视的村和通宽带互联网的村达到99.7%和99.3%,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也达到37.4%。有94.5%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98.9%的村生活垃圾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36.5%的村生活污水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36%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79.3%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47.7%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73.9%的村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8.9%和79.3%的村有卫生室和执业(助理)医师。2016年平均每个乡镇拥有学校6.6个、医疗卫生机构18.3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8个。
三、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40年来,江苏农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得益于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切实贯彻中央在农村的各项重大决策,得益于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三农”问题开了近20次全委会,下发了数十个文件,特别是1982-1986年及2004-2018年接连发出了20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主题鲜明。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每年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发布相关文件支持、推动“三农”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顺应了形势的变化和农民群众的愿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江苏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争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创造了许多具有江苏特色的经验和做法,不仅推动了全省的发展,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坚持把“三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立足全局通盘考虑、精心谋划、统筹部署农业和农村工作。坚持不懈地增加对“三农”投入,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完成农村“五件实事”及“新五件实事”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坚持不懈地注重研究和解决生产关系变革过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强化实施以“一免三补”为中心的农业扶持政策,建立乡镇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制度,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微观调节功能;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生产,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广开农民就业渠道,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有力地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全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稳定。
(二)坚持深化推进农业经济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推行实施了许多农业经济制度改革,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不断完善,从放开水产、水果市场到全面实行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改革,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多种所有制加快发展,从减轻农民负担到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改革的每一次深化,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农村面貌。江苏40年农村改革的轨迹表明,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为取向,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目的,不失时机的加大改革力度,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才能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
(三)坚持以农村工业化为突破口,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各级党和政府坚持“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相应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关系。乡镇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发展之路,为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资金积累,大量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全省农村工业化水平,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苏南乡镇工业发达地区开始并逐步向全省推广,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措施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并逐步形成“以工保农、以工建农”、“工农互补”、“村企挂钩”、“城乡南北合作”的良性循环新格局,逐步推动了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初步实现了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四)坚持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过去的40年,江苏农村改革中许多成功经验,都是党的思想路线和农民实践创造相结合的产物,江苏农村改革发展的几次重大突破,都来自于基层和农民的探索和实践。全省第一家乡镇企业就是无锡东亭镇的农民自发创办的。改革乡镇企业承包产权制度和管理模式也是最先由基层起步的。发展专业合作、建立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行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等,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全省涌现出了江阴华西村、徐州马庄村等一系列先进典型。实践反复证明,活力和动力来源于基层,创新和创造来自于群众。坚持从实际出发,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探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保护基层的改革积极性,及时归纳、总结和推广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是农业和农村改革和发展不断推进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五)坚持科技进步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0年来,全省逐步建立了全面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资源的技术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治水改土;加强肥料建设和改进施肥技术;改革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和杂交组合;应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农作物和畜禽的综合防治;增加了化肥、农机具、机油、电力、农药及农用薄膜等物质投入,从而保证了农业的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不断提高。2017年,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比80年代初期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达98.4%,均居全国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使我省粮食在播种面积减少了904.5千公顷情况下总产量比1978年增加1139.2万吨,耕地面积在减少80.6千公顷情况下种植业总产值增加3719.8亿元,增长43.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