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百村调研行丨南京溧水芝山村:“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模式,让村民家门口致富

来源:现代快报网 日期: 2021-07-27

从偏僻荒凉的无名村庄,到游客慕名前来的网红打卡地,这个蜕变,南京溧水晶桥镇芝山村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芝山村通过成立芝山村综合社,建立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走出了一条生态观光旅游与特色农业互利共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道路宽了、环境美了、收入多了……在区、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阔步奔小康。

△芝山村风光

路通了、景美了,小村庄变成宜居家园

芝山村位于溧水区东南部,距南京主城区约80公里。现有住户1059户,人口3131人。四月一个工作日的午后,村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或在田间劳作,或在门旁修葺房屋,生活忙碌而充实。

△曾经的芝山村

谁能想到,一年前的芝山村,还是一个杂草丛生、泥泞满地的闭塞村庄。回忆起2019年初刚接手芝山村的经历,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村里的基础设施都不完善,就连污水管道都没通。”去年,随着芝山村“三口三化”(“三口”即村口、塘口、门口,“三化”指洁化、绿化、美化)行动的深入实施,芝山村的人居环境也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看现在水塘边上还有游客在休息,以前这里可是个烂泥堆积的水塘,村民路过都得捂上口鼻才行。”

要想富,先修路。自2019年起,芝山村综合社承接起晶桥镇135公里的农路管养工作,组建道路养护队、购买养护机械、承包“四好”(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路创建……宽阔平坦的村间道路一条接一条地出现,制约芝山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消除,村民致富奔小康有了新盼头。

△芝山村风光

“以前村里没修路,晚上出门都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大家晚上没事也会出来散散步。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村民周小白告诉记者。

信步村间石板路,赏田间阡陌、戏塘中鱼虾……夕阳已经落下,仍有不少游客在村间漫步,用心体验着闲适的乡村慢生活。

地盘活了、钱包鼓了,年轻人主动回村显身手

现在的芝山村,由原芝山、曹庄两村合并而成。在地处丘陵的曹庄片区,原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田未开荒,因此不少村民选择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为增加大米附加值建造的酒窖

“田荒下来就是犯罪”,李其军把老村干部的话记在了心里。去年,芝山村综合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通过收购、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了荒山、荒田等闲置资源。“我们花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对荒地进行复耕,现在稻田的种植功能已基本恢复。像去年我们栽种了近1000亩水稻,收获了近100万斤稻谷。”此外,合作社还对村里的自产稻米进行深加工,建设了小酒窖进行纯粮米酒酿造工作,大大提升了稻谷的附加值。

△为生态游打造的“玻璃餐厅”

在李其军看来,不少村民都是干活“专家”,只是没有人尽其用而已,“现在我们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不少村民都到合作社来打工。有建筑专长的让他们去搞建设,有种植专长的就去管农事。这样既能增加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又能把村民们紧密团结起来。”

李其军给现代快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仅去年一年,就有100多名村民被吸纳进综合社务工。村民在合作社的务工费、加上每亩700块的土地股金,580万元的务工和分红收入直接装进了村民的口袋,就连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252万元。

△现在的芝山村

“村子的变化太大了!”在芝山村种了近三十年田的村民芮茂信激动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以前种地一年最多挣上四五千块。现在把地租给合作社,合作社给的租金多,加上在那打工的钱,一年挣个两万左右足够了。”

芝山村的发展对村里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合作社需要技术工,从外地回村的年轻人也有很多。一年赚五六万、六七万的都有。”芮茂信说。(部分图片由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张福敏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陆雨潇 徐苏宁/文 郑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