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百家湖社区,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来源:《江宁新闻》 日期: 2021-08-19
在秣陵街道百家湖社区,64岁的张林老人享受着健康小屋免费体检带来的便利。“我的血糖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我建了健康档案,定期给我检查,如今身子骨比退休前还硬朗。”张林乐呵呵地说。记者从江宁区卫生局获悉,目前江宁区已实现了健康小屋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全覆盖,居民家门口就有了健康顾问。
2014年,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建设、构建“33518”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一件件民生实事成为江宁区委、区政府“主业”,这些努力也让普通百姓有了真切感受。如何更好地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晰的回答:2015年,将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把握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根本目标,扎实抓好民生改善和文化建设,着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回应百姓关切,努力让群众满意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业主苏女士前些年从浙江来江宁打拼,她的孩子今年就读永泰路小学一年级。宽敞的新校舍、负责任的教师让苏女士满心欢喜,“这所学校里有名校来的名师,把孩子交给他们,我们很放心。”将军路小学、永泰路小学分别加入百小、东小教育集团;潭桥小学和金箔路小学进入实小教育集团……随着江宁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此,江宁区积极回应群众的教育诉求,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建设。
据了解,未来两年江宁区还将再新建14所学校。加快推进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百家湖小学分校丹佛小学、东山小学分校湖西小学三所学校建设,并总结百家湖小学、实验小学、东山小学等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继续放大名校效应,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教育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医疗保障同样与民众息息相关。江宁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他们将在推动优质卫生资源下沉、完善“33518”医疗服务体系上狠下功夫,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医疗中心建设争取10月主体封顶,明德医院一期不久将投入运营,力争完成上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病房楼建设和土桥门诊、医技楼的改造。“不久的将来,随着全江宁区各级医疗机构的不断健全完善,广大群众享受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该负责人表示。
“民生厚礼”保障困难群体不“掉队”
“发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老百姓过得更幸福,‘民生天平’要更多地向困难群体倾斜。”江宁区残联早在2008年就开始对全区重残人员实施生活补助(救助对象为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员),从2013年开始,又对全区范围内“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困难残疾人家庭实行生活补助,有效保障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湖熟街道河北社区村民徐义艮是一名重度残疾人,如今他每月能领取到政府发放的救助金,其肢体四级残疾的儿媳每月也能拿到396元困难补助,一家的生活有了好转。“输血”的同时,江宁区还不断增强困难群众“造血”功能。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摸底调查,掌握辖区就业困难人员的数量和具体情况,对特困家庭采取“一对一、一帮一”的就业援助制度,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湖熟街道东阳社区居民章成就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家境困难的她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摸底调查时,推荐她到街道一家服装加工厂工作。对这份离家近、收入高的工作,章成很满意,真心感谢社区为她办了一件大好事。
为15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民政重点服务对象购买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和公共责任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660元/月,实现城乡并轨、同城同标……一串串数字背后,折射出江宁区民生建设带给百姓的关怀与温暖。
一年千余场惠民文艺演出让百姓乐开怀
一座座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让百姓有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一个个农家书屋,让农民闻着书香把钱赚;一台台群众文艺演出,点燃群众文化激情……一幅文化惠民、和谐发展的崭新画卷在江宁大地渐次展开。
2015年春节期间,谷里敬老院八十多名老人欣赏了江宁区文化馆送去的免费文艺演出,“如今不但吃喝不愁,还能经常看‘大戏’,这日子过得有滋有味。”69岁的李如寿老人感慨道。“2014年以来,我们开展送戏下乡、广场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1000余场,参演人员达1500人次。”江宁区文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立足“文化惠民”政策,2015年江宁区将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投入,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把30%的文化惠民演出任务交由民间文艺队伍完成,扶持民间特色文艺队伍发展壮大。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狠抓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文化资源数字化、书香江宁、图书一卡通和农家书屋建设提升工程,想方设法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坐享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更”目标,江宁区把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鲜明地写在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和健康、社保和住房,一个都不能少。做好农民、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占比提高3个百分点;牵头实施6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出新改造,完善49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提高五保供养、孤儿养育、大病救助等保障标准,新增养老床位250张……一件件民生实事工程正有计划、有重点地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