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山村建起污水处理厂

来源: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日期: 2021-06-15

从上方俯瞰,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红土村如一颗珍珠般镶嵌在绿水青山中,美不胜收。谁能想象,一年前红土村还是污水横流,更因水体污染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得益于江宁区2019年全面启动的“污水革命”,红土村村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在这里,污水雨水“同流合污”已成为历史,伴着绿水青山,当地村民阔步奔小康。

告别污水横流

过去污水靠蒸发,如今清水绕人家。2020年12月8日,记者来到红土村,只见村道平坦、村庄整洁,层层叠叠的灰色民居与砖红色的景观石墙勾勒出静谧与美好,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绿意盎然。

红土村是典型的江南小村庄,过去,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排村河。“以前我家里的污水管直通路上的排水沟,然后再排进河道。”谈及以前,村民张圆才连连摇头,家家户户如此,村里的水环境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一下雨还会污水横流,夏天排水沟里更是蚊蝇成群。

污水直排,也导致村中数十个小池塘水质每况愈下。张圆才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在这些池塘洗衣、洗拖把,各家污水和垃圾都往里面倒,一到夏季就臭气四溢、蚊虫乱飞。村民路过这些地方,都捂着鼻子边走边抱怨。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解决“雨污混流”这一历史难题,红土村请来污水处理专业规划师,经过前期调研、设计规划,去年9月22日,施工队正式进场,全村累计铺设污水管道近1300米,新建了两座污水处理设施,日总处理能力14吨。

2020年初,红土村雨污分流工程正式完工,当地村民彻底告别了夏日污水横流,解决了长期以来污水直排、靠天解决水污染的环境问题。

“拥抱”雨污分流

雨污分流是好事,但红土村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并没有那么顺利。“污水直排是农村传统,我们一开始都觉得没必要这么折腾,费钱费力不说,建好了就一定能发挥作用吗?”张圆才坦言。后来,承建方、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调,耐心劝导,终于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

“喏,现在好了,家里洗菜的水、洗衣服的水、厕所里拖地的水,都流进了家门口的窨井。”漫步村内,张圆才笑着说,现在村里环境一天更比一天好,家门口也没了臭水沟,干干净净。

污水进入窨井后,最终流向了何方?带着疑问,记者跟着张圆才来到了村头的污水处理站,蓝白相间的栅栏内,生长着繁茂的绿植,乍一看很像一个迷你版公园,很难和污水处理扯上关系,走近后才发现其中“暗藏玄机”。

绿植掩盖下,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等多个处理池正全天候不间断运作,污水在经过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处理后,最后流入出水井。

在出水口,记者取了一杯水样,此时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已经不能称为“污水”,十分清澈,肉眼看不到杂质,井内还有鱼苗在追逐嬉戏。“最后排放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淘米洗菜。”红土村雨污分流项目负责人夏志海说。

全域覆盖长效管理

为保证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江宁区采用“设施+管网”一体化运维的思路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区城建集团下属江宁水务集团负责,从6月份开始接管运维,实现专业化统一集中运维,有效解决了过去运维中服务单位多散、专业技术不精、监管难度大,以及“设施+管网”运维分离、“重设施轻管网”等问题。

如今在红土村,运维技术员、片区巡检员、专业保洁员每天巡查管网,查看井盖有没有破损、井口有没有堵塞、站点进出水是否正常,同时每隔2—3天清理冲洗格栅池等设备,防止杂物堵塞管道。目前,该村正计划搭建农污设备PLC远程控制设备和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运维监管。

和红土村一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已在江宁区全面开展。江宁区农村污水治理量大、面广、任务重,为缓解财政资金一次投入较大、分散推进耗时较长的痛点,江宁将10个街道“治污”任务交由区城建集团、交建集团两大国企具体实施,并严格落实管理方、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街道和村(社区)五方高效联动机制。截至目前,全区759个自然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新建任务全部完工,预计年底1463个自然村将实现农污处理设施全域覆盖。


记者手记

补齐短板奔小康

污水处理,长期困扰着乡村。和城市相比,乡村有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但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乱排,一直影响乡村颜值。

“污水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之一,目的是补齐乡村公共设施短板,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江宁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有力补齐乡村短板,擦亮全面小康的生态底色,更为全市农村雨污分流贡献了“江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