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南京江北新区:率先谋划“双碳”布局,书写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4-26

南京江北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2021年,新区全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600亿元,占南京市比重1/5以上,其直管区生产总值达到2562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领跑全省全市。作为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双碳”行动的主战场,江北新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减污降碳、绿色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争在“双碳”行动中走在省市及国家级新区前列,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双碳”目标,2021年,江北新区有关部门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碳发展研究院等成立了联合课题组,历时半年多,通过对新区碳排放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和“问诊把脉”,力求精准识别碳排放关键驱动因子,针对减排痛点“靶向下药”,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一条科学路径。

全面问诊新区排放现状,精准识别减排痛点

江北新区碳减排的“主战场”在新材料科技园。作为江苏省最大、南京市唯一的化工园区,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集聚了14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根据课题组调研,2020年园区碳排放总量约4850万吨,在新区占比超过85%,其中,90%的碳排放来自于钢铁、石化和化工这3个行业,6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以煤炭为主导的化石能源燃烧。园区行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高碳化”特征,是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难点和痛点。

针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难点痛点,专家组建议,江北新区必须立足园区实际,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全局谋划、整体推进、逐步实施。当前要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个核心,以深度脱碳技术、负碳技术开发应用为支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全面增强产业发展能级,构筑起绿色创新型产业体系。

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在四方面“做文章”

新材料科技园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钢铁、石化、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比重均在70%以上,电力消费比例不足20%。推动非化石能源对化石能源、低碳能源对高碳能源的稳步替代,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专家组建议,园区应在“减”“换”“布”“调”四个方面做文章:一是推动重点用煤企业减煤限煤。在保障原料煤消费及清洁化利用的基础上,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氢原料进口来源,推动原料轻质化;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鼓励重点用煤企业关停自备燃煤机组,实施天然气机组替代。二是以绿色电力替换化石能源。鼓励企业以电代煤、以电代气、以电代燃料,形成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就近消纳绿色电力。三是因地制宜布局新能源。适度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光伏发电屋面系统建设;加快煤制氢、零碳电力制氢技术研发应用力度,布局氢能产业。四是引导企业调整用能行为。鼓励企业利用废弃能源,推动低品位余热供暖发展,加强液化气等副产气体高效利用。

促进节能降碳增效,以点带面寻求突破

变革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对于钢铁、化工、煤电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意义显著。专家组建议,园区应从末端治理转向全流程系统发力,以点带面,倒逼粗放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面向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改造提升的技术难点和装备短板,研究开展降碳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重大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在重点行业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二是推进生产过程提质增效。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电机、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等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通过流程降碳、工艺降碳、原料替代等实现生产过程降碳。三是提升节能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推行用能预算和碳排放计划管理;提高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和排放在线监测;加强需求侧管理,合理调整用能需求转移或削减高峰用能负荷。四是加强节能减污降碳协同联动。把握好能源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系统谋划制定节能减污降碳管控方案,做好目标协同、对象协同、措施协同与部门协同。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做好产业发展“加减法”

目前园区近90%的产值来自黑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发电、化学制品行业,多为资本和能源密集型行业,具有“高碳化”特征和“碳锁定”效应。专家组建议,园区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增强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构筑绿色创新型产业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项目准入与存量管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严控稳妥有序发展;加强“两高”项目管理,严格落实存量优化与减量替代,至2045年实现无高耗能项目。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重化工业减量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鼓励企业布局低碳项目,提升高端产品供给;促进石化化工与煤炭开采、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协同发展。三是培育园区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新材料、医工医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促进化工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服务企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布局深度脱碳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布局CCUS等深度脱碳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园区规划到2030年和2055年CCUS总覆盖分别达到4%和19%,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布局:一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如研发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高效回收技术、电厂烟道气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技术、用于驱油提高油田采收率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以及将CO_2作为替代性原材料用于生产醇类、不同类型的塑料等,探索建设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的CCUS示范项目。二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双碳实验室和技术创新平台,适度超前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导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共建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建设一批产教融合技术创新平台。三是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鼓励设施、数据等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

探索智慧节能路径,打造绿色智慧园区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江苏省“十四五”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探索智慧节能路径、打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智慧低碳园区,是区域“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专家组建议,园区应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绿色智慧园区建设:一是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促进多种能源协同互进、能源供需双向互动;鼓励重点企业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节能降耗。二是建设园区低碳综合管理平台。部署实时数据库、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园区各企业及建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情况进行实时数据捕捉、分析与诊断,实现园区绿色低碳综合管理;构建集成在线电子地图,对园区内各监测点进行标注,并实时显示;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管理、调度和优化。三是打造智慧园区生态系统。促进能源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商业物联网等多数据平台的对接与整合;设立低碳联盟,吸引更多的企业共同打造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周德群 吴菲 王长波 王群伟 伍方仪(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软科学研究中心、“工信智库”低碳发展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综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