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谱写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科创力量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2-08
以全面数字化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南京大学教授、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钱志新认为,未来五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新技术将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力。江苏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以全面数字化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钱志新说,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到来,其核心是数字革命。江苏对于数字红利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树立全面数字化的新目标,全面推进新科技。以经济数字化、社会数字化、城乡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新四化”)带动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把全面数字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钱志新建议,江苏要立足新基建、新大脑、新人才、新机制“四个新”具体落实推进数字经济体系的高质量构建与发展。
“新基建”方面,主要是要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实现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新大脑”方面,正所谓“得数据者得天下”,数字化的基础在于数据源。资料显示,当数字化水平超过75%时,企业的价值将提高3-5倍。江苏应当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源是新的经济中心”,通过大平台将数据集中开发应用好。从省、市、县、园区到企业都要集中建设好“数字大脑”,并通力实现数据资源的大集中、大协同、大共享,如此才能真正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
“新人才”方面,江苏要大力发展创新型人才,主要是大量引进和培育创业人才即创客团队,大规模发展中小微科创企业,从而推动传统企业与创业企业融合发展。高度重视创新型企业家培育,特别是新生代企业家,着力提高企业家的“数商”,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
“新机制”方面,江苏应加快建立健全适合创新和数字化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新体制。以更富包容性的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试错的良好氛围。同时围绕大数据、高新人才、创新资本提供好的政策供给,以激励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人才研究中心主任、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戚湧提出,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是基础。未来五年,江苏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瞄准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更加匹配、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前沿领域高端科技人才引领作用突显、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具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断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推进创新人才更好地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注重科技和人才政策制度、政策落地措施和政策工具的创新再突破,推行“良才善用,能者居之”,充分释放人才在重点攻关项目中的创新自由度;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推行学科教育改革创新,打破固有专业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协同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江苏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针对基础研究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鼓励培养“长征式”自主创新人才,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探索科技创新源头和根基,实现源头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持续组织推进高端科技人才在前沿领域广度和前瞻技术深度方面的自主创新,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戚湧认为,科技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只有全面正确认识人才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江苏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数据显示,当前江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已突破10万人,人才贡献率超过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鉴于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水平位居国际前列,江苏在区域人才平衡发展、产才匹配、高层次人才集聚、人才供需结构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步入新发展阶段,江苏必须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夯实人才根基,充分发挥人才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引领支撑作用。
紧扣“创新赋能”提升江苏科技实力
全方位提升科技实力已成为江苏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在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李荣志看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双重优势,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招”是创新赋能。
具体来说,一要在创新生态培育上下足功夫。要客观认识到当前我们正处于“从产品替代向自主创新迈进的过渡期”,一方面尽快梳理出符合江苏现状的创新清单,形成我省“制造业创新产品”目录;另一方面努力摆脱惯性思维,强化创新问责机制,建立创新容错机制,依托包容性创新基金等手段,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二要在创新主体引导上下足功夫。要聚焦前沿领域,选取好龙头主体,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强化创新策源功能。要进一步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制度藩篱,通过实施人才全球战略,打造全球人才高地和聚焦型科创平台等手段,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三要在创新效能提升上下足功夫。要鼓励研究型大学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供给工作,不断增强服务创新的能力,同时多元激励科技领军企业家多提需求、多配资源、多领任务、多建网络,让创新链条真正顺畅起来。通过制定合理的导向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机制,向科技要贡献率,向创新要引领力,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形成可复制的创新转化经验。
四要在创新实践推动上下足功夫。加强创新政策设计,联合和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网络。特别是要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制造业信息化共享力度,建立服务协同机制,不断开拓制造业发展空间。既要面向共性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争取建设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要支持企业、研发机构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批量生产等打造江苏创新“一盘棋”。
本报记者 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