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9-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中坚力量,责无旁贷应当肩负使命嘱托。《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对加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提出高要求。然而,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与所应承担的时代责任还不相适应。高校应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规律,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推进交叉融合,筑牢人才成长根基。跨学科研究可以促进复合型人才的成长。因此,高校应根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构建能够反映学校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确定若干个与学校学科主线相关联的学科方向,集中资源推进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发展壮大、特色学科和应用学科与时俱进、新兴交叉学科异峰突起,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同时,应瞄准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意义的前沿领域,以研究院、智库等为载体,打破学科壁垒,依托一流学科、特色学科,推进文科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形成学科群,促进新文科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厚植学科优势,集聚人才成长资源。依托学科优势集聚资源可以加速优秀拔尖人才的涌现。鉴于此,高校应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借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涵盖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科研平台,丰富拓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基地载体,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高校应协调发展、统筹兼顾,设立哲学社会科学专项基金,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精品专著和教材、高质量论文等方面进行专项支持,或建立“文科人才特区”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高校还应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的合作,以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标志性成果的产出。

加强科研组织,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组织协同有序的科研可以促进战略性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形成。首先,加强政策协调,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组织模式,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在重点社科领域,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能打好科研攻坚战的“大团队”;推进协同创新,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的组织策划和协同攻关,承接能够实现学科集成和科研资政的“大项目”。其次,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集中优势资源,实行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的一体化配置。再次,创新校企联合的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通过联合承担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打造“官产学研金”融合平台等方式,开展高水平合作。此外,加强高端智库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社会服务效能,鼓励人才开展跨学科的应用对策研究。

健全培育体系,提升人才成长效能。完善的培育体系可以促进人才梯队建设。高校应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立足学校优势和特色,组建方向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创新团队,形成领军人才引领攻关、骨干教师牵头创新、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的协同攻关机制,在培育战略性人才的同时,加速中青年人才的成长,从而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且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强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同时,应注重分层分类培养,结合人才的成长阶段和成长需要,有计划、有目标地提供系统化的政策支持,形成资深教授、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学术新秀的人才梯队。完善青年人才发现与培养机制,通过“青年教授”等机制,搭建绿色快速通道加速青年人才的成长。

完善分类评价,激发人才成长活力。科学的分类评价机制可以促进人才分布均衡及多样化人才的涌现。高校应依据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考虑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交叉学科建设需要,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岗位类型,健全并细化学术评价指标体系,营造人尽其才的学术生态。高校还应科学设置评价考核周期和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团队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等评价考核周期。

(作者为河海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