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改革开放40年—综合篇:锐意改革勇立潮头 开拓创新谱写华章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 日期: 2021-08-17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光辉历程。4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江苏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波澜壮阔地全面展开,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江苏人民,抢抓机遇、创新探索、锐意进取,谱写了辉煌壮丽的时代华章。

一、奋斗历程

回顾40年发展历程,是一部思想大解放、制度大创新、动力大转换的历史,是一部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挫折中奋进、在困境中成长、在历练中成熟的历史。回眸这段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和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期(1978-1989年)

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会议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逐步推广,农业生产效率快速提升,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和乡镇企业大发展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推动江苏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江苏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9.2亿元提升至1989年的1321.9亿元,年均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从21.8亿元提升至320.2亿元,年均增长2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84.8亿元增加至509.6亿元,年均增长17.7%;进出口总额从4.3亿美元增加至38.4亿美元,年均增长22.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2%、17.1%。

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江苏的普遍推行,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1983年,全省有96%的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制,其中包干到户的占56%。1983年以后,江苏逐步撤销人民公社建制,进行了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价格体制、农村产业结构三项改革。进入80年代中后期,江苏建立乡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1987年中央确定无锡、吴县和常熟三县(市)建立“江苏省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试验区”,为全国推进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时期,江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迅猛。1983年江苏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至1989年达到3282.8万吨,比1978年增长36.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05.9亿元增加至1989年的522.3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55元提升至876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2.3%下降至50.2%。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从1978年的1937.1万人降至1989年的1714.7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从69.7%降至48.7%,劳均农林牧渔业产值从529元提升至3100元。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为江苏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江苏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产业、人口向集镇的大规模集聚,率先走出了一条城乡二元格局下城市化发展的新路,并由此形成了具有江苏发展特色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村工业为主导,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目标的“苏南模式”,为全省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这一时期江苏乡镇企业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探索摸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江苏乡镇企业冲破种种束缚,依靠“四千四万”的顽强意志和自身的灵活机制,获得了较快发展。到1980年,全省乡镇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形成了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二是快速发展阶段。1983至1985年中央连发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国务院也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1979)《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1981)。在此期间推广无锡县堰桥乡农民创造的“一包三改”改革经验,苏南乡镇企业凭借快人一拍的制度创新,呈现出发展的第二次高潮。1985年,全省乡村两级工业企业达8.16万个,完成产值比1980年增长2.31倍。

第二阶段:开放型经济和民营经济长足发展时期(1990-2003年)

1990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实施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主动对接服务浦东开发开放,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引导乡镇企业向民营企业转制,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和民营经济快速成长成为这一时期江苏改革开放最为显著的两大特征。1990-2003年,江苏生产总值从1416.5亿元增加至12442.9亿元,年均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3.1%、17.5%;进出口总额从41.4亿美元提升至1136.7亿美元,增长26.5倍,年均增长29%;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2%、12.8%。

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江苏及时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发展机遇,主动与其相呼应、相对接。1992年春,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明确要求“江苏等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就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江苏通过“三外齐抓、三外齐上”、推进开发区建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举措,江苏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1994年末,全省建立了10个国家级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以及一批省级开发区,当年实现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达117.6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1.84倍,年均增长29.8%;外商直接投资41.8亿美元,相当于1990年的29.6倍。1994年底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正式把经济国际化战略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进一步推动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二十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抢抓国际产业和资本向长三角转移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重点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到200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首超千亿美元,达1136.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5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9.8亿美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26.5倍、111.1倍和48.4倍。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江苏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与乡镇政府产权主动退出和集体经济改制相伴,一大批集体乡镇企业开始改制为民营企业。1997年底,全省有80%的乡村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2000年底,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私营个体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活放宽”的要求,并制定了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宽松的创业环境和有效的支持措施,使源于民众、植根本土的民营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成为创造民众财富的生力军、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2003年,全省民营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经营领域逐步扩大,结构层次明显提升,科技含量和开放度不断提高,三年间民营企业数翻了一番,民营经济上缴税收占全省税收的比重由13%提高到19.9%,增加值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6.2%提高到30.5%。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积极探索基本现代化时期(2003-2012年)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对江苏的发展要求,2003年7月,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作出决定,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新世纪之初江苏发展的总定位和总目标,确定了“两个率先”的基本目标和完成时序,明确提出了实现第一个“率先”的总体思路和工作举措,开启了全省迈向“两个率先”的新征程。这一时期,江苏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路径目标,有力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2003-2012年,江苏生产总值从12442.9亿元增加至54888.8亿元,年均增长1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798.1亿元增加至5860.7亿元,年均增长24.8%;城镇化率从46.8%提升至63%;进出口总额从1136.7亿美元提升至5480.9亿美元,年均增长19.1%;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2.8%、17.8%;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8%、12.5%。

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从2003年的2.39万家增加至2012年的4.59万家,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8万亿元增加至11.9万亿元。2012年,全省装备制造业产值是2003年的7.57倍,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4%,比2003年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行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规模均从千亿级迈上万亿级台阶。服务业发展迅速。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3年的36.1%提升至43.1%,年均提高0.78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从392.1亿元增长至3136.5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从447.5亿元增长至2992.8亿元。

发展动力逐步转换。创新动力逐步增强。全省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从2003年的1.21%提升至2.3%,创新投入规模从150.5亿元增长至128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7928.2亿元增长至45041.8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05年的24.2%提升至37.5%。经济总量中投资、进出口占比提升。2012年按支出法计算地区生产总值中,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比分别达50.4%、7.6%,比2003年分别提高0.7个、1.4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市场率先启动,2012年按支出法计算地区生产总值中,城镇居民最终消费占比达22%,比2003年提高2.2个百分点,政府消费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

开放型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规模再上新台阶。2003-201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从1136.7亿美元提升至5480.9亿美元,自2011年起一直稳定在五千亿美元以上规模。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3年的75.6%逐年提升至2006年的104.6%,随后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64%。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翻番。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从2003年的158亿美元提升至2012年的357.6亿美元,增长1.26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营业额从19.8亿美元提升至64.7亿美元,增长2.27倍。

社会民生稳步改善。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03-2012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262元增加至29677元,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从38.3%下降至35.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239元增加至12202元,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41.4%下降至37.4%。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每万人拥有医师数从14.5人提升至19.9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由24张提升至38.8张。教育水平持续提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自2006年始终保持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003年的83.2%提升至2012年的98%,每万人口中大学生在校生数从116.1人提升至228.6人。

第四阶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全面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时期(2012-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2013年全国两会,习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项重点任务。2014年底,习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的要求。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以后,习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苏时就“坚守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习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关注关怀,为全省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增强了动力。这一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目标,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项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12-2017年,江苏生产总值从54888.8亿元增长至85900.9亿元,年均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3个千亿级台阶,达到8171.5亿元,年均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8331.3亿元增长至31737.4亿元,年均增长11.5%;进出口总额接近六千亿美元,达5911.4亿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622元、19158元,年均分别增长8.6%、9.5%。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必须坚持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经济发展质效明显提升。2012-2017年,江苏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经济结构、发展质效取得显著提升,增长动力加速转换。自2016年起,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产业结构实现了“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2.63%,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2.7%,网上零售额(按卖家所在地计)突破七千亿元,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1.46万亿元,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蓬勃发展。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税收收入连跨5千亿、6千亿台阶,经济发展效益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探索,大力实施“不见面审批”,加速优化营商环境。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创业活力,2014-2016年全年新登记企业先后突破30万、40万、50万户,2017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增长13.8%、25.5%,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4184户。外向型经济持续优化。2017年,全省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8.1%,比2012年提高8.1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20.6%,其中出口增长16.3%,对全省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2014-2018年6月,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协议投资额达141.1亿美元。全省年均实际使用外资始终保持在300亿美元左右,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营业额从64.7亿美元增长至95.3亿美元。

城乡建设水平稳步提升。江苏认真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民生补短板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乡建设水平快速提升。2012-2017年,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3%提高至68.8%。铁路营业里程从2348公里增加至2770.9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4371公里增加至4688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5亿吨增加至25.7亿吨。邮电业务总量从1108.8亿元增加至2948.6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从7471.4万户增长至8807.7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从1400.7万户增加至3106.2万户。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至2017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增至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达53.63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8.2%;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9%。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断面长制,确保太湖流域实现安全供水、不发生大面积湖泛,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以及近岸海域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45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16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2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5个。

社会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江苏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明确将“聚焦富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着力缓解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注关心的民生压力,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显著进步。2012-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7:1缩小至2.28:1;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7.9个、8.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增长15.3%、14.8%。全省每千人口拥有医师数达2.71人,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5.46张。

二、辉煌成就

回眸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40年,是江苏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的40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的40年,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40年,是社会民生显著改善的40年。2017年,江苏以全国1.1%的土地,养育了5.8%的常住人口,创造了10.4%的GDP,实现了5.7%的粮食总产量、8.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的进出口总额和8.9%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综合实力连续迈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全方位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级改革,全面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交流,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江苏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总量规模迅猛增长。1978-2017年,江苏生产总值从249.2亿元增长至8590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82.68倍,年均增长12%,比全国年均增速高2.5个百分点。按当年美元汇率计算,地区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221.96亿美元提升至2017年的13181.8亿美元,经济体量从1985年处于世界45位左右提升至2017年的14位左右。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27.16倍、147.31倍,分别年均增长13.2%、13.7%。人均产出效率快速提升。人均GDP从430元增长至10.7万元,可比增长59.92倍,年均增长11.1%。按当年美元汇率计算,2017年江苏人均GDP达到15876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899.8元/人提升至180577.6元/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8.4%。地方财力显著增强。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1.1亿元增长至8171.5亿元,累计增长了132.8倍,年均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从35.9亿元增长至6484.3亿元,年均增长14.2%,人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05.3元提升至10196.6元,增长了95.8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8.4亿元增长至10621.4亿元,增长了373倍,人均拥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48.9元提升至13253.6元,增长了270倍。

(二)发展质效不断实现新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坚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做大做强产业基础,不断探索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科技创新、市场监管等各领域改革创新,“江苏制造”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加快打造“江苏创造”品牌已成为全省发展共识。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1978-2017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8%提高至50.3%,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从69.7:19.6:10.7调整至16.8:42.9:40.3,第二产业加快由大向强转变,第三产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供给的重要支撑。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从1997年的25.2亿元提升至2017年的22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0.38%提升至2.63%。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从1978年的22.18万人增加至2017年的119.34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1990年的2706件、1455件增长至2017年的514402件、227187件。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2.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1%。工业新产品产值突破万亿元,达1.46万亿元。企业规模持续壮大。至2017年,江苏有太平洋建设集团、恒力集团、沙钢集团和苏宁云商4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共有47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企业占据82席。2017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382家。

(三)改革开放持续拓展新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改革部署,从农业农村改革逐步拓展至乡镇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涉及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从抢抓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到加入WTO后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绘就了一张江苏人民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辉煌画卷。全面改革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活力得以充分激发。农业农村、经济体制、价格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等各领域改革蹄疾步稳,外商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多种经济类型蓬勃发展。至201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8326.7亿元,占GDP比重达67.9%。私营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44.1%、55.4%。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258.6万户,注册资本128648亿元;个体户510.4万户。全面开放拓展发展空间。1978-2017年,江苏进出口总额从4.27亿美元增长至5911.39亿美元,增长了1381.8倍,年均增长20.4%。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至2017年,江苏与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其中,美国、欧盟、东盟、日本分别占进出口总额比重17%、16.3%、11.5%、9.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1.8%。利用外资格局更加多元。江苏实际使用外资从1985年的0.12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251.4亿美元,年末外商投资企业数从1995年的24099家增加至2017年的58577家,企业分布也从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逐步拓展至批发零售业、科研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新兴领域。

(四)城乡建设接续展现新面貌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坚持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先后提出“以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以小城镇为纽带”,“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集约发展、规划引导、改善环境、保持特色”等发展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作出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部署,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和乡村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明显。1978-2017年,江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3.7%提升至68.8%,累计提高55.1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从800.8万人增加至5521万人,年均增加121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95年的1109平方公里增长至2016年的429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从1743人/平方公里增长至2057人/平方公里。用水普及率从1990年的91.3%提升至99.9%,燃气普及率从36.8%提升至99.5%。新时代乡村建设走在前列。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富有江苏特色的新时代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至2016年,江苏建制镇用水普及率(97.94%)、燃气普及率(90.18%)、排水管道密度(11.55公里/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29.42%)、绿地率(22.2%)均居全国首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68平方米,居全国第2位;人均道路面积18.2平方米,居全国第3位。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坚持统筹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全力补足城乡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至2017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28: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仅相差1.4个百分点,比1978年缩小5.8个百分点。至2017年,江苏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4%。

(五)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业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坚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加快提升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水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推进社会进步作用,全力讲好新时代的江苏故事。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方式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解读、教育实践等形式,切实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全省发展凝心聚力。至2017年末,全省共有10个设区市、7个县(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总数保持全国第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至2017年,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15个,比1978年增加37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8597.6万册;拥有博物馆322个,增加303个。2017年,全省群众艺术馆115家,文化站1279家;举办各类展览8884个,组织文艺活动6.6万场次,举办各类文艺类训练班近3万班次,结业人数达227万人次。文化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9%。2017年,全省出版图书共计2.9万种,总印数达到6.4亿册;制作各类广播节目时长达到57.8万小时,各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长达19.6万小时。

(六)人民生活持续获得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委在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明确提出“聚焦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确保江苏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民收支水平快速提升。1978-2017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3.7%、13.1%,比GDP增速分别高1.7个、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从55.1%、62.3%下降至27.5%、28.9%。居民生活处于较高水平。江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数量居全国各省区第3位,冰箱、空调、彩电等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均居各省区前列。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2017年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6.7%。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省每万人拥有医师数达27.1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4.6张,分别为1978年的2.8倍、2.9倍,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39.3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有力推进。2017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601万人、1583万人、1690万人和1582万人,分别为2001年的5.3倍、2.1倍、3.6倍、3.3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097.5万人。

三、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江苏发展进程中最为精彩纷呈的一个阶段,是江苏人民面对各项风险挑战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勇于突破的一个阶段,是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进步、民生不断改善的一个阶段。四十年来江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艰辛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四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江苏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根本动力。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试点、推广和施行,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再到“引进来、走出去”的全方位对外合作交流,众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都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持续不断的创新探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在加快推进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江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江苏人民的艰辛实践和勇敢探索;江苏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持续提升,也是江苏发展建设的最初动力和最终目标。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持续增强深化改革的源动力

四十年的经济腾飞中,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主动响应企业发展需求,用持续深化各领域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苏南模式”,到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抢占国际市场到高端装备制造享誉全球;从脱贫致富奔小康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探索。江苏始终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破除发展束缚,在改革探索中,抢抓机遇推进发展,在科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打造样板,为全国发展提供了众多的“江苏经验”、“江苏模式”。

(三)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共赢,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四十年的全球化经济浪潮中,江苏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合作交流。在主动呼应对接浦东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规划建设了一批开发区、高新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载体。积极招引外商投资,加大对外经济合作交流,在引资选资中不断提升外资质量;在加入WTO以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持续扩展合作领域。“江苏制造”从纺织、鞋帽等传统产品转向电子、成套设备、精细化工等高端产品,技术实力也从跟跑向并跑、在部分领域领跑转变。在国际市场中的深耕细作,为江苏发展拓展了空间、培养了人才、提升了能力,也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坚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努力凝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四十年的不断突破中,江苏始终秉持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主动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实现了从简单加工装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端设计制造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迈进的“江苏路径”。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江苏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在科技人才培养、海外人才引进、产业技术创新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持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思路,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加快转变。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探索环境友好的新路径

四十年的经济建设中,江苏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实现了全国第二的经济总量,但面对土地面积小、生态资源少等现实困难,江苏坚持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努力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划定生态红线,狠抓环保制度执行,系统开展监测评价,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不断浓厚,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构建城乡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四十年的全面进步中,江苏始终注重城乡间、区域间的统筹协调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逐渐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苏实际、富有江苏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道路。江苏高度重视南中北区域协调发展,南北共建、产业转移、沿海开发等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认真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重大建设举措加快落地,区域特色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江苏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保障。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四十年的成就来之不易,四十年的探索充满艰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江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不断深化的改革,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以不断扩大的开放,持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积极推进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