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南通通州:以“党建”摹底 擎画乡村振兴蓝图

来源:新华社 日期: 2022-01-07

党建引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决性条件。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党建强基、产业蓄势、生态赋能、文明鼓劲、治理融合,擎画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鲜红底色。

多方协同,农村党建描“红”提“亮”

立秋已过,但南通的天气仍闷热潮湿,偶尔下一阵雨,雨滴里卷着热浪。在这样炎热的天气炙烤下,东社镇的党员干部们汗流浃背,坚守在各自的防疫岗位上一刻不松懈。

七月以来,面临疫情防控的“大考”,东社镇坚持以党员带头参与、党建带群建的形式,让党建在防疫攻坚中描红本色,让党员在带头示范中提亮身份。

在战“疫”各个环节中展现出的速度和效率,是东社镇一直以来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农村党建工作走深走实的缩影。近年来,按照“分类施策、整体建设、全面覆盖、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东社镇加速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着力在增强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下功夫,使其更好地担负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村居强不强,关键在头羊。东社镇坚持多渠道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村级“头雁”队伍。通过开设书记论坛、定期开展务虚会进行“头脑风暴”,交流思想、碰撞火花,让基层党组织书记有思路,谋出路,勤赶路。结合今年以来的党史学习教育,东社镇组织各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参加党史学习、开展业务培训12次、领办全年的目标任务21件,以“开局就奔跑、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

除了选好用好党组织带头人,东社镇还积极拓宽村级后备力量来源渠道,把村级后备干部管理上靠一级,纳入全镇干部队伍整体规划。通过多渠道引雁聚才、多维度育苗强兵、多方面引贤回村以及切实提升待遇留人等措施,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育寻源头注活水。精心选派6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工业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以年轻干部的闯劲干劲赋能乡村振兴。同时为全方位锻炼年轻干部,由42名镇机关年轻同志组建而成的21个驻村攻坚小组,围绕基层党建、村营收入、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选题压担,交办攻坚任务43个,在推动年轻干部一线成长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增活力。

多头迸发,产业发展“花”香“果”硕

走进东社镇福利村的粮食烘干中心,只见宽敞明亮的厂房内,两排高大崭新的烘干机组整齐矗立,几辆货车一字排开,工人们正将烘干好的金黄色稻谷装车外运,一派繁忙热闹景象。“收割的稻谷经清选筛初步清选后,自动分批进入大型烘干机,经过20小时左右的循环烘干,达到设定的水分后,烘干机会自动报警,再通过输送带、流向转换器等设备将稻谷输送到指定位置,整个操作过程便捷高效,极大地节省了人力!” 福利村党总支书记张文飞颇为感慨地说。粮食烘干中心是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总投资310万元,日烘干水稻可达24余吨,日烘干粮食服务面积达600亩,不但有效解决了福利村周边农户及合作社“存粮”的后顾之忧,每年还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20万元。

近年来,东社镇抢抓扶农支农等有关政策机遇,积极主动向上争取各级政策性资金支持,强化项目带动和资金保障,形成基层党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横马村、五马路村、平和村、庆丰居等村居通过申请省级专项资金购买商铺委托公司运营获得租金收益。东平村通过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培育发展芦笋、草莓种植特色产业,通过“政府搭台,农民唱戏”,进一步提升了本土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形成了种植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经济高效化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充分激活乡村发展活力。严北村、香台村等村居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农田经过标准化改造,不仅改善了土地生产条件,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农机下田耕作,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且,积极引导农村通过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也解决了外出务工或劳动力丧失造成的耕地撂荒问题,实现了承租户和农户的“双赢”。唐洪村等村居引导辖区企业开拓网上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每天有上百万元电子商务成交订单,获评江苏省农村电子示范村。新街村等村居还积极与辖区内农业企业开展村企联建,依托辖区企业打造“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企业与村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展订单式农业,把大市场与小农户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发展,为村民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镇已形成20个村居21个项目的村企联建格局,总投资约14833.7万元(含区级投资)。近年来,东社镇先后获评江苏省耕地保护先进镇、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镇并创成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

多维整治,乡村颜值扮“靓”添“魅”

漫步在东社的乡村道路上,路面干净整洁,环境井然有序,田野里金色麦浪翻滚,村庄小游园设施齐全、布局清晰,逐渐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新去处。镇域内,绕城高速和安置小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与周边乡村的安稳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一座小镇“颜值”的惊艳巨变,也是一片美丽乡村崛起的强劲律动。在持续的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治污下,一座美丽生态宜居的小镇正逐渐呈现在面前。

数年蕴一镇,“绣”出美画卷。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东社镇深入推进专项整治,突出修复水系肌理,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东社镇坚持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镇级组建人居办负责全镇面上人居环境工作,各村居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村带户、发动农民,具体组织实施。通过整合城管协管队伍,壮大环境巡查力量,进一步理顺管理网络,落实责任到人。通过优化调整保洁员队伍,明确奖惩办法,调动保洁员工作积极性,切实提升保洁效率。同时通过每季度举行“村村看”现场观摩会,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季度重点工作考核,开展夺红旗、发黄牌等举措,进一步推动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形成正向激励机制,推动形成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东社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向纵深推进。聚焦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坚持闭环管理,建立长效机制。自“十三五”以来,东社镇累计关停化工企业8家、散乱污企业21家,锅炉改造20家,关闭砖瓦厂5家。开展南美白对虾整治,关停南美白对虾养殖户31户,封填地下水井63个,拆除虾棚78万平方。开展生猪养殖管理“百日整治”,关停养殖场74家,完成标准化整治63家。创建水美乡村4个,河道疏浚193.4公里、护岸58.18公里,租地造林1835亩。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8个,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2个,完成改厕11115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不断提高。2018年东社镇获得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称号。

多元融合,基层治理夯“基”垒“台”

排查近期外地来通返通人员,走访慰问网格内的孤寡老人,检查网格内垃圾是否日产日清、人员密集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东社镇兴隆灶村,总会看到一个身穿“蓝马甲”的身影穿梭在村里的角角落落,她就是兴隆灶村网格员张衡。坚持网格巡查,掌握网格信息,是张衡每天必做的“功课”。除了这些,张衡还兼职村居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偶尔还充当村民的“代办助手”。“有时候虽然很辛苦,但想到可以帮上老百姓的忙,心里就很踏实。”张衡说。

在东社镇,像张衡这样的网格员有77名,他们每天穿梭在东社镇的大街小巷、田间户头,采集信息、排查隐患、调处矛盾、收集民意,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上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基层一线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沿阵地。近年来,东社镇靶向聚焦基层治理这一命题,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通过细化网格、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做精基层治理工作,以“绣花功”织密“服务网”、织靓“治理锦”。按照全覆盖、无缝隙的原则,全镇共划分网格82个,其中综合网格77个,专属网格5个。网格担负巡查走访、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等各类事项责任,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东社镇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全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村(社区)总网格长、党支部书记“一肩挑”,实现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两网融合”格局。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模式,充分发挥乡村智囊团、百事服务团、法律顾问团作用,推动各村居组建以乡贤、党员、村民代表等为主的乡村智囊团,作为村级工程的监理员、村级发展的策划员、邻里矛盾的调处员,真正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激发群众参与村居事务的热情。整合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力量,组建村(社区)“百事服务团”,利用微信建立“邻里互助”朋友圈,及时掌握群众需求,提供义务服务或个性服务。组建以公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者、专职调解员、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为成员的法律顾问团,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夯实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任务。”东社镇党委书记曹顾涌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通州区东社镇正努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绘就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