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听他们的丰收故事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9-23
泗洪家庭农场喜获丰收。张笑 摄
海安农民在采收鲜藕。翟慧勇 摄
句容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本报记者 邵丹 摄
连云港果农采收葡萄。王健民 薛冬青 摄
今年9月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上,“丰收”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内涵?又饱含着哪些期待?稻花香里,我们倾听他们述说的丰收故事。
躬耕数十载,种出“好味稻”
今年,我省首次聘请“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著名水稻育种专家、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研究员是3位大使之一。
18日,记者联系上王才林时,他正在赶往基地的路上。“最近一直在各地跑。现在水稻正值灌浆期,要指导种植户,而且台风刚过,要注意稻飞虱。”王才林说。
在江苏的种粮大户和粮食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江苏“好味稻”与王才林密不可分——他潜心十多年培育出的第一个优良品种“南粳46”,已被业内人士公认为国内最好吃的大米;目前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用的是王才林团队研发培育的品种。
“30年前在日本留学时,导师请客吃便当。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米饭可以这么好吃。我就想,如果日本的品种能在我们江苏种,就能让更多人吃上这么好吃的大米了。”王才林说,想在江苏吃上好吃又高产的“顶配”大米,只能培育新品种,这是一场持久战。两个水稻品种杂交,至少要繁衍到第八代子孙,才有可能将我们想要的优良特性稳定下来。一年两代,也就是至少要到第五年。“我们的工作,就是跟时间赛跑。”
十年耕耘换来回报,王才林研究出适合太湖流域种植的“南粳46”,并于2008年通过审定,可以大面积推广。2007年、2008年,“南粳46”连续两年在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拔得头筹,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这以后,苏中、苏北的许多农民纷纷打电话咨询,想要种“最好吃的大米”。这深深触动了王才林,“老百姓喜欢这样的品种,一定要推出适合更多地区种植的品种。”王才林和同事又相继研发出了适合长江两岸种植的“南粳5055”,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南粳9108”,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南粳505”和“南粳2728”,从此,江苏从南到北都能种出口感绝佳的大米。
“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目前,南粳系列品种成了江苏地区优良食味粳稻的代名词,年种植面积近1200万亩,为打造苏米品牌,提升江苏优质稻米产业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养殖基地上马,鼓了村民腰包
最近一段时间,悬在赵勇程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经过9个多月的施工,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验收通过,正式投入运营,每年可出栏生猪1.68万头。这意味着,该基地将带动淮安市淮安区苏嘴镇吴码村16户村民家门口就业,每人每月收入4000多元。
赵勇程是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队员,现任吴码村“第一书记”。他告诉记者:“对我们村来说,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上马,是丰收节最大的喜事。”作为我省12个省级层面重点帮扶、帮促县区内的一个典型经济薄弱村,地理位置偏僻、耕地面积少、村集体资源匮乏,制约了吴码村的发展。
赵勇程和村两委经过反复调研分析,在逐一研究各种可能性后,他们将目光锁定在生猪养殖上。吴码村选择了生猪养殖龙头上市公司温氏股份在淮机构作为合作方,由村里参与投建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我们共整合资金约480万元,按照出资额比例对应持有养殖基地产权约30%,建成后的养殖基地租赁给温氏股份在淮机构使用,租赁期18年。”赵勇程说,该项目能让吴码村连续18年获得每年近20万元的租金收益。
“丰收既属于村子也属于咱们老百姓。村集体经济充实了,群众也分享到了发展红利。”村民尹林笑着说。
生态高效,稻虾菊综合种养
19日11时,太仓市浮桥镇丁泾村轩轩农场负责人张明轩站在水稻田里。他用力从水中拉出虾网,将网口一抖,活蹦乱跳的大堆澳洲龙虾便掉入桶中。“这几天是销售旺季,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催货电话。”他说。生态高效的农业模式让张明轩成为当地懂技术、爱钻研的新农人代表,也让丁泾村里约三分之一的村民亩均增收1.2万元左右。
张明轩是太仓沙溪镇人,从部队复员后于2017年尝试农业创业。张明轩发现,小龙虾养殖户多,市场竞争大。他便寻思差异化竞争,引入了澳洲龙虾。“小龙虾只能长到1两多重,澳龙能长到4两,亩产更高。且澳龙更高端,销售收益更好。”张明轩说,5月上旬开始投放澳龙苗种,8月下旬开始捕捞,最晚可捕至11月底。
同年6月,他了解到金丝皇菊不需打药、不易生虫,适宜生态种植,便从江西九江引入种苗栽种在稻田边的闲散地块。至此,轩轩农场的稻虾菊综合种养模式正式形成。
张明轩说,他们种的水稻是“南粳46”,亩产600-800斤。龙虾亩产450斤,市场批发价约55元,多销至高端餐饮业。金丝皇菊每年可收获1万株,每株约80朵花。三类产品均销往全国多地,如今农场年产值超60万元,一支小团队也逐渐形成。
张明轩感慨,“看到土地上长出大米、鲜花,塘里养出鱼虾,带着乡亲增收,我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脱贫摘帽,稻花香里说丰年
“再过一个月,这片水稻就可以收割了。看这长势,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站在田垄上,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种植大户杨勇望着一片片挂着沉甸甸稻穗的水稻喜不自禁。
“今年指定又是个丰收年!年初,家里种的小麦就获得了大丰收。现在看水稻的长势,我估摸着,亩产平均可达1400斤,好的话没准能1500斤。”摸着一把稻穗,杨勇算起了另一笔丰收账:一年种植一麦一稻两季庄稼,收成近40万斤,年收入七八万元,这样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一下子就让他家跨过了低收入农户家庭的门槛。
身为家里的顶梁柱,几年前,杨勇不幸患上肝炎,几乎丧失了劳动力,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一落千丈。
“十三五”期间,经过政府多项帮扶和救助,杨勇在住院治疗后身体渐渐好转。他暗下决心:“我不能就这样一辈子穷下去!”
杨勇先是利用家前屋后林地尝试散养土鸡、鸽子和猪,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后来,家禽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高峰时他养过3000多只鸡鸭。2019年,杨勇家人均收入超过省定标准,一举摘下贫困户的帽子。
“环保设施投入太大,我就响应环境保护号召,把养殖场给关了。”去年起,他租下村里流转的160亩连片土地,种上小麦和水稻。没有本钱,扶贫干部为他上门办理了小额免息贷款;人手不够,帮扶队员帮他购置农机,联系无人机飞播和机械化收割。“有了本钱和农机设备,信心更足了。”
千年古堰村,成为网红村
近两年,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千年古堰——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焕发新活力,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这些变化,离不开省水利厅驻村干部、淮阴区高家堰镇党委副书记、高堰村第一书记蒋咏。
2020年3月,蒋咏被省委选派至高堰村担任第一书记。
对症方能下药。蒋咏提出把建强党支部作为脱贫攻坚的“原动力”,选拔引进1名返乡大学生、1名本地退伍军人充实村“两委”班子,同时制定完善高堰村“两委”党员干部坐班值班、结对帮扶等制度,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为农村党员讲党课,筑牢乡村发展的思想根基。
蒋咏发现,高堰村位于生态红线、蓄滞洪区内,工农产业发展受限,但拥有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洪泽湖古堰等独特文旅资源,适宜走乡村旅游这一发展路子。他鼓励村内受疫情影响停运的动力滑翔伞、卡丁车、马术、稻虾养殖园等文旅项目复工,组织一批抖音短视频创作爱好者拍摄制作宣传视频,展现特色乡土乡情。
很快,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农事节庆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如今,高堰村已形成日摊位350个以上、人流上万的古街夜市,带动餐饮、小吃、住宿、小商品等200余户经营户增收致富。
守护一朵菌,大棚里开出“花”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市场价值极高,多生长于四川、云南等地的深山老林中,人工种植难度大。徐州90后农民刘欢欢带领乡亲,首次在徐州铜山区种植出羊肚菌。如今该地羊肚菌种植面积已达约300亩,年产值超1000万元。
9月16日,记者来到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新庄村菌尚棠溪羊肚菌种植基地。刘欢欢笑着说,“最近是中秋国庆假期,很多人会购买羊肚菌礼盒作为节礼送人,我们仓库里的货供不应求。”
刘欢欢2015年从江苏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曾到上海从事互联网和金融相关工作。他在2017年放弃上海的高薪工作,返回家乡从事农业。顶着家人不解和埋怨的压力,他尝试用家里的一亩地种植羊肚菌,第一年收获了380斤,卖了近4万元。刘欢欢主动到其他地区向种植户和专家求教,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出本地化的种植管理流程。他还成立了徐州琅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带领村民种植,为大伙免费分发菌种,并做技术培训。
刘欢欢说,如今他带领村民共种植300亩羊肚菌,亩均产出600多斤,亩均利润超2万元。羊肚菌采收完还可以种植两茬蔬菜,进一步增加百姓收入。
本报记者 王建朋 颜颖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