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三茅村产业富口袋 文化富脑袋

来源:仪征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8-25

大棚基地,忙忙碌碌,绿色蔬菜日进斗金;小游园内,健步如飞,笑容时刻挂在脸上;舞台上,歌声飘扬,台上台下其乐融融……江苏省仪征市新城镇三茅村多年来被列为经济薄弱村,考核年年全镇倒数,这些曾经在村民心里想都不敢想的景象,如今化为了“新三茅”日常最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

三茅村东风组鸟瞰图

“蔬菜”生金 村民腰包鼓起来

在三茅村党支部书记朱再勇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新城镇三茅现代农业园的蔬菜大棚基地。一排排的白色大棚整整齐齐,各类蔬菜长势喜人,菜农在大棚里来回忙碌。“以前村民种菜卖菜,一年忙到头,挣的钱就够零花。都是勤劳的人家,可是日子就是红火不起来。”回忆起三茅村曾经的光景,朱再勇直叹气。

汽车工业园的不断发展,让三茅村看到了巨大的商机。2016年下半年,村里以园镇融合为契机,由村干部牵头、村民参与的三茅蔬菜合作社应运而生。

秦桂芳是三茅村永二组的村民,也是最早一批与村里签订大棚使用协议的农户。过去秦桂芳家的日子过得苦,母亲谢万珍和丈夫焦祥春都因患病丧失劳动力,儿子秦焦才也查出得了肺结核,种种困境让这个家庭举步维艰。

签订协议后,村里分配给秦桂芳5个大棚,合作社对她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进行扶持指导。种植收益归秦桂芳所有,风险由园区承担。秦桂芳在蔬菜园区种起了蔬菜,还在园区做杂工增加收入,一年下来,秦桂芳一家能挣5万多元。“现在日子可好了,越过越有盼头!”秦桂芳查看着蔬菜的长势乐呵呵地说。

秦桂芳在大棚内种植菌菇

“目前农业园已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从事蔬菜种植,解决了300户农户就业,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朱再勇介绍,如今三茅村村集体经营收入年年以10%的速度增长,去年实现经营性收入98万元,今年将突破百万元。

三茅现代农业园的蔬菜大棚基地

“游园”遍村 村里景色美起来

“经常来锻炼,现在精神足了,身体也棒了。我今年七十多了,人家看到我都说不像,最多就六十!”面对镜头,三茅村村民程兆才笑皱了一张脸,他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着上面的步数记录,说道:“以前吃过饭没事做、没地儿去,只能在家里窝着。现在家门口建起了小游园,我天天都要来走走路,每天至少一万步。”

让程兆才屡屡竖起大拇指的小游园位于三茅村东风组,园子不大,只有5亩多地。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健康步道、休闲桌椅、绿意盎然的花带、温馨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一应俱全。

“村里的小游园有大有小,都依照原有的地形来打造。就像东风组这个小游园,它选址有塘,那么我们就以这个水塘为中心进行造景、添置设施。这样建设小游园不仅凸显出每个庄台的特色,还能节省工程量,减少开支。”朱再勇笑着告诉记者。

三茅村游园

为让乡村更美,村民生活得更舒心,三茅村还对160户房屋外立面进行了整修出新,设置文化墙10面、竹围栏300米;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3000米,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启动庄台内雨污水管网项目建设,铺设污水管道4500米、雨水生态沟300米,实现雨污分流。村容旧貌换新颜,三茅村村民由此过上了绿色新生活。

居民在游园内拉家常

“舞台”热闹 精神文化富起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走进三茅文化大院,一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出正在这里上演。舞蹈、旗袍秀、小品等各类节目精彩纷呈,中间穿插的有奖问答环节更是调动起了全场观众的积极性,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物质和精神共同迈向“小康”才是真“小康”,如何丰富村民的精神家园成了三茅村下一个急切要解决的问题。“要是有个地方,既能举办活动把村民们聚起来乐呵乐呵,也能让村民在农闲时晒晒太阳、唠唠嗑就好了。”村干部们把目光投向了三茅村的中心——三茅文化大院。

三茅村文化大院开展文艺演出

三茅村文化大院鸟瞰图

以实现“老人晒太阳 小孩捉迷藏 红白喜事有大食堂”的基本功能为立足点,三茅村改造建设文化大院,增设文化广场、村情村史馆、村民活动中心、景观廊架。面对记者的来访,村民徐爱华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生活非常单调,如今村里变漂亮了不说,文化大院里还时不时有演出,别村人都羡慕我们村的好光景。”

如今,三茅村的文化大礼堂、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一个个大“舞台”也逐渐搭建了起来。它们成了村里人文化娱乐的好去处,也成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礼堂,在给予村民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给养的同时,也让三茅村更加和谐。

腰包鼓了,村庄美了,文化生活丰富了。这是三茅村在逐梦小康的路上交出的一张漂亮答卷。“大家的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对于三茅村的未来,朱再勇充满了信心。

三茅村党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