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浏河:从捕小虾米到种鸡头米,渔民老谢“上岸”奔小康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11-12
江南金秋九月,来到“江尾海头第一镇”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浏河镇,和紧张施工中的南沿江铁路一样,何桥村的水田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
头戴宽檐草帽、脚蹬齐膝胶靴的工人,脚踩淤泥,在池塘中慢慢移动、摸寻,不多时,一颗颗外形像鸡头的芡实果实堆满了网袋。工人的身旁,大而圆的绿色芡实叶层层叠叠,铺满整个水面,丰收的喜人心情溢于言表。
农民在水田里采收鸡头米
“盘里明珠芡实香”,很多人对芡实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餐盘里。作为苏州“水八仙”之一,民间俗称鸡头米的芡实,无论是做成桂花芡实糖水,还是清炒虾仁芡实,都是一粒粒乳白色、浑圆的“珍珠”的样子,咬上一口,软糯无限。
浑圆的鸡头米像一颗颗珍珠
谢学平是这片芡实田的“主人”。初见老谢,他刚从苏州送完一批芡实回来,黝黑的皮肤真实记录着烈日下的风尘仆仆。
在老谢之前,太仓还没有人大规模种植过芡实,想要吃上新鲜的芡实,得去苏州买。去年,老谢和他的妻子瞄准了这一块空白,成立了太仓金浏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向村里租用了100亩水田,大规模种植芡实,这是太仓迄今为止唯一一块也是规模最大的芡实田。
想要种好芡实,获得好收益,首先得学会怎么种植。没有种植经验的老谢到盛产芡实的苏州车坊地区向老师傅们求教、贴身学习。“学成归来”后,老谢再不断试验、探索、巩固,第一年种植的芡实产量就有12000斤。
别看现在成了种植芡实的“土专家”,以前老谢可是个地地道道的渔民。
老谢是江苏淮安洪泽人。1981年,他开船来到太仓浏河,开启了和小虾小鱼打交道的渔民生活。“船开到哪里,哪里就是家。”他这么回忆。
撒网就像撒下一片希望。到了20世纪90年代,老谢在浏河镇落了户,还购置了一套自己的房产。这样以渔为生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
2002年,经省委、省政府决策,太仓要造航运干线大港,建设规模性集装箱码头。正因如此,太仓的长江岸线不断开发利用,渔民的“阵地”逐渐减少,以老谢为代表的一批渔民陆续转岗“上岸”。
“上岸”后,老谢回到了老家洪泽,围网2000多亩,“下水”养起了螃蟹。同一年,洪泽湖受到了洪水的袭扰,经济损失不小。但老谢不死心,在朋友介绍下,又到安徽宣城养了两年螃蟹。2005年,老谢又回到了“第二故乡”太仓,买了一条船,在杨林塘上开起了水上餐厅。后来杨林塘拓宽,他第二次“上岸”,又到浏河镇、太湖光福等地折腾开饭店等。
老谢的每一段经历,都离不开水。这一次,老谢和生长在浅水中的芡实“过了招儿”。如今,他的芡实布满方塘。8月以来,他领着十余个工人,包括4户“上岸”渔民,每天凌晨4点下塘采摘芡实果。
刚刚采收上来的芡实果实
辛苦与收获并存。这般收获的的光景,是老谢三四个月前就开始期待的。“每年4月份开始育苗,6月份种上小苗,8月迎来采摘季,时间只持续到9月底。”在他看来,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不能错过。
离水田不远处,就是老谢的芡实加工厂。在这里,要变成一颗乳白色、软糯清香的鸡头米,需要经过很多道“关卡”。
还没走近,便听到两台机器轰鸣运转。眼前,工人们正在搬运刚采割下的鸡头米果实。在他们口中,这个果实叫做“鸡头苞”。老谢向记者展示刚“出水”的“鸡头苞”,大小和成年人的巴掌差不多大,呈球形,触感类似石榴的外壳,尖端顶着翠绿的“鸡喙”。剥开“鸡头苞”,一粒粒硬度较高的黄褐色果实排列如石榴籽,挤得满满当当,细看周围还布着一层半透明的嫩黄色光泽。
谢学平在分拣鸡头米
老谢介绍,脱去第一层外衣后,果实被倒入一个圆筒状分拣器。在这里,大小不一的果实将经过“命中注定”的挑选,通过分拣器的筛选,不同大小的果实会从不同的分格中滚落,被贴上“价值标签”。
分好“等级”后,一筐筐弹珠般大小的黄褐色果实紧接着进行第二次“命运洗礼”。一粒粒果实被甩进“鸡头米剥壳器”中,一个圆孔对应一颗果实。进去时裹着坚硬外壳,出来时,就是一粒粒清香鲜嫩的芡实果肉。
一粒粒鸡头米,珍贵如一颗颗“黄金豆”。经过采摘、打苞、分拣、去壳的流程,接下来鸡头米还要浸泡、真空包装、冷冻保存,再销往太仓、苏州、上海等地的饭店,还有客户慕名上门采购。这不,临近中午,一个苏州买家开车来到这里,买走了总价800多元的鸡头米。
虽然今年气温很高,雨水也比往年多,老谢的鸡头米产量受到不小的影响,但他对未来依然十分乐观,“长江大保护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这些年我‘折腾’了不少工作,生意也有赔有赚,但是我们‘上岸’渔民只要愿意去尝试,努力掌握一技之长,生活一定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