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话乡村振兴 | 冷红明:在红色土地上种出“七彩梦想”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日期: 2021-11-02
泰州靖江市人大代表、利珠村党支部书记 冷红明
靖江市生祠镇利珠村,因纪念革命烈士浦骊珠而得名。在靖江市人大代表冷红明的带领下,利珠村传承“骊珠精神”,创新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强村富民工程,实现了从负债90多万元的贫困村到现代农业明星村的完美“逆袭”,在红色土地上耕耘出“七彩梦想”。
积极建言献策 助力乡村旅游
生祠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拥有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刘国钧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庙、传统民居思岳老街等文化景点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东进村、利珠村。在生祠镇规划文化、农旅一体化旅游线路时,冷红明提交了《关于加快生祠文化街区建设,打造西部农旅核心区的建议》,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统筹农旅核心区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街区风貌更新,农旅道路、桥梁等设施建设;制定3年行动计划,持续完善生祠全域旅游的标准化道路框架。
随着生祠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步入正轨,冷红明又开始思索如何推动靖州市乡村旅游业进一步深化。于是,他提交了《关于全面梳理和规划乡村旅游建设和发展的建议》,建议相关部门明确各乡镇旅游景点的定位和特色,统一布局,全面开花;推进民宿、公厕、标识牌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景区形象;加大宣传力度,与旅行社、协会、研学机构等平台做好“链接”,编制乡村旅游地图,拍摄宣传片,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这些建议有力推动了生祠镇和靖江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明确发展规划 打造示范基地
作为一个以传统种植为主的行政村,利珠村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村容村貌及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冷红明带领村党总支成立“党员猎头”小分队,赴山东寿光、安徽砀山等地取经,邀请上海果蔬研究所、农科院等专家教授及周边地区的“乡土专家”开设“田间课堂”。
2013年,利珠村党总支通过摸底调查村情村况、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等举措,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向全体村民递交了一份《利珠村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五年内集体收入翻三番的目标;着重抓好农业结构调整与村庄环境整治;力求在工业项目招引、高效农业打造、富民创业带动上实现新跨越。
利珠村先后招引培育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0多家,引进彩叶枫树等新品种60余个、新技术20余项,成功打造枫茂科技、精品果园、花卉苗木、畜禽养殖、无公害蔬菜等7大示范产业基地,周边配套2000余平方米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形成了“彩色农业花园村”。同时,借助“产业营销服务站”建设“党员创业示范基地”,打造成集创业示范、学习教育、农技培训、产品展示、营销直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
建立服务联盟 叫响旅游品牌
近年来,利珠村党总支建立起“农资农技、电商创业、劳务合作”三大服务联盟,联手“绿色邮政”搭建“红色利珠”销售平台,与4个物流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农产品年销售额实现293万元。针对农业项目“用工荒”的难题,采取“实境培训”等形式,开展“点对点”菜单式培训,为产业提档升级提供精准服务。
2018年,利珠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立江苏利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数十万元,沿着果蔬基地新建了5100多米观赏路,将桃园、玫瑰园等串联起来,还修建了利珠大桥,举办“七彩利珠采摘文化节”,叫响了“花海果都、七彩利珠”等农旅品牌。
“利珠是农业大村,又是革命烈士浦骊珠的家乡,我们要围绕‘绿色+红色’深度融合做好乡村游文章,让市民在采摘之余真正‘游’起来。”冷红明介绍,目前,村里已经重建了浦骊珠烈士纪念碑,今年还将建设革命精神红色传承馆,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