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令人向往的江苏韵味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 日期: 2021-08-1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有财富,也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这片自古令人向往的土地,将“环境美”体现在“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不断追求里,印刻在水韵灵动、宜业宜居的城乡画卷上,让“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小康答卷充满了“诗和远方”的无尽韵味。
江苏台记者陈超说:“我手里这张江豚‘嬉戏’的照片,就是前不久热心市民在长江五山滨江段拍摄的。过去这里散货码头、‘散乱污’企业林立。经过一段时间生态修复与保护,如今已经成为了老百姓亲江亲水的美丽岸线和城市‘生态客厅’。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就发出了‘沧桑巨变’的赞叹。”
外地游客说:“环境好,空气好。”
南通市民说:“环境好了,我们的幸福感也更强了。”
南通五山沿江地区的沧桑巨变,映射出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阶段性成效。从力破“重化围江”到推进“还绿于民”,从打造特色示范段到落实十年禁渔,长江江苏段在一系列“硬核”举措中重焕生机。
“经济总量大、环境容量小”,鲜明的反差让生态环境质量一度成为江苏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环境美”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要内涵,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双赢”。
从把“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大目标之一,到全面部署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系统谋划碳达峰、碳中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年年部署、层层推进,高度自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立行立改到省级环保督察动真碰硬,从“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雷厉风行到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雷霆万钧……全省各地向“最痛处”亮剑,向“最难处”攻坚,一批群众身边久拖不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吴昌子说:“综合监管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加快速、精准发现环境问题。”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综合业务处副处长陈晓曦说:“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的先行先试,让江苏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不要带污染的GDP’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在南京江宁,园博园遇见最美江南,金陵小城穿越浪漫六朝,温泉民宿感受乡野恬静,游乐场里尽享夏日乐趣……让外地游客在炎炎夏日慢下来、住下来,源于这里村村是景点、处处可游览。
辽宁游客王莹莹说:“我是从东北来的。来了感觉这边特别大,一天都玩不完。”
南京市江宁区副区长伏进进说:“小康路上,我们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释放的巨大‘红利’。从五朵金花的盆景到美丽乡村百花园,各美其美中留住了人气、也鼓了大家的腰包。我们将以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为内涵,创建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田园乡村。”
协同推进苏北农房改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让农村承载美丽乡愁。整治背街小巷、打造“口袋公园”、完成老旧小区出新,让城市升腾浓浓人情味和烟火气。如今的江苏,以绣花功夫绘就城乡新画卷,让生活处处可见精致美。
打造长江下游最美岸线、让千年运河展时代新姿、唱响新时代的“太湖美”、建设沿海生态风光带。
如今的江苏,以江河湖海为脉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让水韵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交相辉映。
如今的江苏,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蓝天白云已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长江干流总体水质为优,太湖连续13年实现安全度夏,消失多年的桃花水母、地衣开始回归。
如今的江苏,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全国第一;绿色建筑占全国四分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自觉和广泛共识已经形成。
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村民王秀英说:“这个地方原来就是一个采煤塌陷地。经过生态修复以后,成了美丽的大花园。”
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护鸟员李梦露说:“在我们的守护下,前来栖息繁衍的候鸟越来越多。我们会继续保护好这片世界自然遗产地,为鸟儿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江苏绿色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黄贤金说:“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从江苏来看,我们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之后,不仅使我们绿色福利基本普惠,还使得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支撑力,得到了更好增强。在新的征程中,我们江苏要继续按照总书记所提出来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要求,以美丽江苏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注重绿色制度的建设,来实现我们江苏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琎 陈超 尹美又 杨国 冯水清 龚俊杰 魏玉卿 徐州中心站 镇江中心站 无锡中心站 供片台/盐城台 昆山台 编辑/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