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人才·聚丨吴传万:论文写在大地上 成果留在农民家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8-10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农民家,答好乡村振兴这份答卷就是我的使命。”淮安市农科院办公室主任、第五支部书记吴传万打造了“党员大户带富”产业帮扶、“基地+科研单位+企业+低收入户”科技扶贫的模式以及“支部建在科研链上”的党建模式,指导10家企业发展富硒高钙稻米,助力3个省级贫困村脱贫,研制出4个新产品,推广超2500万亩次,培训镇村技术人员1870人次,帮助增产稻谷43.3万吨,减施氮素养分19855.1吨、农药8820.0吨,节支增效161.46亿元,淮安市农科院第五支部获评市级“星级党支部”。

吴传万告诉记者,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要勤学习、强素质,敢于破除僵化保守思维。他创新学习方式,组织开展专题辅导、心得交流等活动,坚持每月编印学习参考资料,召开党课分享会。“科研人员一定要重研究,支委要多带着问题沉下去‘解剖麻雀’,为农民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调研后一定要做好‘下半篇文章’,形成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吴传万说。他厚植学风,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以真学力求深化、以真懂力求净化、以真信力求消化、以真用力求转化。

为解决创新不足问题,吴传万坚持抓创新建机制,把党小组建在创新团队上,将党小组主题党日实践活动与科技创新服务密切结合,通过到示范基地龙头企业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使党建工作更规范、科研成果更显著。“我们每月固定的党员活动日,打造了‘一小组一主题、一小组一课题、一小组一特色’的党建特色模式,增强活动对党员职工的吸引力,使党建工作真正成为科研工作的助推器,擦亮了‘支部建在科研链上’党建品牌,推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多项成果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农业推广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担当作为、勇当先锋。”吴传万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党员助农战“疫”先锋队,累计线上服务、指导农资经营户200多户,编写农业生产指导课件和生产技术方案9套。与沙吉村党支部结对,将支部建在农田一线,开展“党建助推科技扶贫”主题党日活动,打造“党员+科技”“党员大户带富”“帮强扶弱”“一帮四免”帮扶模式,推动种植大户、党员参与西瓜基地建设。在沙吉村实施乡村振兴专项课题,建成配套完善的设施西瓜—优质稻米轮作示范基地300亩,示范种植苏梦5号、苏梦6号、苏梦7号、苏创3号等西瓜新品种和南粳9108、淮香粳15号等优质稻米品种,实现平均每亩收入7860.5元,与传统稻麦种植相比,每亩增收超过5000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0多万元,帮助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以“苏梦”“苏创”系列品牌西瓜为主栽品种的“苏嘴西瓜”已顺利打开市场,沙吉村还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八批“一村一品”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