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四条路”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走前列
来源:淮安新闻网 日期: 2021-09-22
近年来,我区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制定了一揽子惠农政策,实施了一大批农业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攻坚活动,走“四条路”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三农”工作呈现出“农民更有尊严、农业更有效益、农村更有吸引力”的良好局面。
农村发展的产业之路越走越强。推进农业发展“接二连三”,建成多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园区,粮食、园艺、畜禽、水产、芡实等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施河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镇,车桥镇、施河镇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家,2019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51.3亿元;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3个,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701个,培育国家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32个。
乡村建设的宜居之路越走越美。我区累计创建20个省级美丽乡村、1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创成83个美丽宜居村庄,全区美丽宜居村庄达标率居全市第一,山阳街道小岗村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千村万寨展新颜活动”。特色小镇创建遵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理念,施河智教乐享小镇、河下非遗小镇分别入选省第二、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实现所、站、点全覆盖,鱼市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农村改革的品牌之路越走越响。“党建引领、集成振兴”农业农村改革成为我区农业农村改革的金字招牌,今年我区加快推广已有改革模式,新增15个试点村居,实现涉农镇街全覆盖。深化改革内涵,推动原有“五试”向乡村振兴“五大维度、五大振兴”延伸。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2019年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25.22亿元。
人民生活的幸福之路越走越好。2019年底,全区11.65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37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18万元以上并达到新“八有”标准,扶贫开发重点县(区)顺利“摘帽”。农村住房条件加快改善,围绕233国道“脊梁骨”、348省道“金丝带”两条主轴的“两带三圈”格局,打造一批留得住乡愁、彰显地方特色的改善项目,今年计划竣工项目24个,预计改善住房条件5968户。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2019年发放富民创业贷款2833万元。
下一步,我区将以“强”为支撑,持续提升农业产业水平;以“富”为目标,持续增进农民群众福祉;以“美”为底色,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高”为内涵,持续营造社会文明风尚。充分发挥农业大区优势,统筹调动农业农村发展要素,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确保我区高水平全面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基础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