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党建+产业”,连云港渔村走出小康路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6-21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红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寒冬,记者走进位于连云港市最东端的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84岁的胡希伦正兴奋地和访客讲述切身感受的变化:“我十几岁起就在附近海上捕鱼了,那时候我们村是周围有名的贫困村。这些年村子的变化可大啦!现在我手头也宽裕了,吃不愁穿不愁,家里还买了小汽车。”

黄窝村全貌

村民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是黄窝村近20年发展成绩的生动体现。从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负债300余万元,到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3.5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02万元,并先后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黄窝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由贫困小渔村到美丽小康村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全村凝心聚力的小康之路。

一张紫菜带动村庄发展

20年前的黄窝村,村民主要靠捕鱼为生,村子是连云区的贫困村。

“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村集体没钱,再这样下去,只会陷入恶性循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立祥说。2001年,黄窝村“两委”班子下定决心:必须通过发展改变村庄面貌。

由于当地生态环境不适宜,加上大家缺乏经验,黄窝村尝试网箱养鱼、栽培羊栖菜等均告失败。愈挫愈勇,张立祥又将目光投向紫菜养殖,村“两委”一班人冲在前面带头干。

“张书记把家里的房子抵押出去贷了30万元,和村里没有能力出海的困难户结对,率先养殖了100亩紫菜给我们作示范。”村民金立贵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形。结果超出所有人的预期:张立祥等人在养殖紫菜的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不仅还了贷款、给工人们发了工资,账面上还盈余1万多元。

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查看紫菜加工情况

就这样,在村“两委”成员、党员的带头示范和大胆探路下,黄窝村村民找到了“靠海吃海”的“正确打开”方式,用紫菜养殖产业替代传统捕捞渔业。紫菜养殖户从最初的10家到如今近百家,2017年黄窝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紫菜第一村”,紫菜养殖面积从起初的500亩发展到3.6万亩,目前年产值突破1.9亿元,村里90%的人口从事紫菜养殖和加工业。

随着紫菜养殖产业渐成规模,张立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单一养殖紫菜,会造成抵御风险能力较低,万一产量出现问题,将导致村民遭受巨大损失。如何规避此类风险?村“两委”班子讨论后,决定借助科技创新,全方位拓展养殖空间,使有限的近海养殖不断增产增效。一方面,黄窝村主动与市水产研究所等本土科研单位对接,在养殖户中积极推广海参、江蓠、坛紫菜等新品种,实行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刺参沉箱式养殖等新模式,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黄窝村开始为规模化养殖探路,从紫菜玻璃钢插杆试验开始,经过反复和改进,探索扩展紫菜养殖海域。

一张紫菜,带动了这个昔日贫困小渔村的发展。为了提高紫菜产业附加值,张立祥又带领村民新建了占地2600平方米的紫菜加工厂,投产当年就实现盈利102万元,黄窝村紫菜养殖向紫菜深加工转型。

美丽乡村,软硬环境两手抓

产业兴旺了,还要村庄更美丽、乡风更文明。通过发展紫菜产业走上致富路的黄窝村,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改善村庄面貌。2015年起,该村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村“两委”带领全体党员和村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拉开了村居环境整治的序幕。

通过“民居出新”工程,黄窝村对全村民居2600平方米瓦面和2900平方米墙面统一刷新,凸显“红瓦白墙”苏北民居特色。靓丽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黄窝村逐渐成为连云港市乃至苏北知名的美丽宜居村庄。

黄窝村民宿 张琦摄

“我们还开展‘最美党员’‘最美村民’评选点赞活动,对村里好党员、好村民进行海选评比,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善行义举,凝聚起建设‘美丽黄窝’的精神动力。”在黄窝村新建的凤仪广场,党支部委员刘晓丽和同事定期更换典型宣传内容。

变美的,不仅仅是村庄环境。近年来,黄窝村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在保留乡村风貌、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倡导良好社会风尚。2016年,黄窝村投入120余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打造党员教育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科技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

“要管好党员、建强支部,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增强村庄发展的后劲。”张立祥告诉记者,结合黄窝村渔民党员多的实际,村里还打造了“海上红帆实境课堂”示范点。在建设“海上红帆”党组织、拓宽党建服务领域的基础上,黄窝村将渔业生产现场变成党员教育课堂,将党员带头致富和示范表率作用延伸到海上生产一线,让党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让渔民时时刻刻感受温暖。

绿水青山,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黄窝村全体党员给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写了一封信,汇报村庄的发展。“娄书记的回信肯定了我们的成绩,勉励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张立祥一脸自豪地说,“当时我给党员和村民们念回信的时候,大家都很骄傲,表示一定要继续奋斗、把黄窝村建设得更好!”

“努力把黄窝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令人向往的现代化海滨小镇,让乡亲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娄勤俭的鼓励,让黄窝村村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干劲更足了。在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素质的同时,黄窝村积极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乡村旅游,持续提升村庄生态环境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的民宿虽然开设时间不长,但是环境好、性价比高,平时有不少游客来住,周末和节假日如果不提前预订,都住不上。”顺着张立祥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掩映在山间树木中的一家家民宿。当地村民利用自家院落和房屋打造的农家乐,当地也叫“渔家乐”。“我们村山海结合,环境好、空气好,等到春暖花开时,景色更美!让游客来了以后走不完、看不够,穿越时空感受‘乡愁’。”张立祥说。

黄窝村夜景

黄窝村“两委”重点引导扶持村民发展民宿、渔家乐等休闲服务项目,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使乡村休闲观光游在黄窝村落地生根,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引领村民勤劳致富。如今,作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黄窝村全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对于下一步发展旅游的计划,村“两委”已经有了更多思路:“我们计划新建集渔村赶海、海上垂钓、海上观光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休闲体验游项目,建设紫菜二次加工厂等,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更大程度满足游客需求。”张立祥和黄窝村村民畅想未来、信心满满。

(新华日报记者 卢晓琳 部分图片由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