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滨湖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区战略 建设长三角科创新高地

来源:无锡日报 日期: 2021-08-20

2020年9月,无锡市颁布《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旨在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为抓手,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合作体系,协同联动沪苏浙皖“环太湖”城市群,共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全面建成“拥湖生态标杆区、科产城人融合示范区、新兴产业策源地、科教智力集聚地、创业创新首选地”,为长三角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作为无锡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建设国家级新区和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为目标,范围以太湖岸线为界,北至范蠡大道、分范线、钱胡路、高浪路、沪霍线,西至长深高速,东至周万路、人民路(宜兴)、贡湖大道、通锡高速公路(S19),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滨湖湖岸线约108公里,从东向西经过新吴区、经开区、滨湖区、宜兴市主要板块,致力构建“一核、十园、多点”拥湖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核”即太湖新城,以经开区、滨湖区山水城科教产业园等为核心,突出新城首位度、体现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打造无锡产业技术创新的“中枢”和“内核”。“十园”即太湖湾科创带沿线各市(县)区发展潜力较强的园区平台,突出产业承载主导功能,以特色化、集约化为发展导向,重点推动未来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三类园区建设,推动重点园区围绕主导产业,以造链、强链、补链、延链为核心,率先打造标志性现代化产业链。

“多点”即太湖湾科创带沿线的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突出科技研发、创新孵化、文化教育等功能,其中滨湖境内集中了无锡90%的科创资源。

科创带将坚持产业主导,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跨界融合,带动无锡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一廊四区打造科创引领区

滨湖区作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布局中的核心区域,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区战略,着力做优湖湾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产业体系,致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城市形态的新展现、科产城人融合的新样板,努力成为无锡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引领区和长三角科创新高地。

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总体定位是,努力成为太湖湾科创带的原创先进技术策源区、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区、国家重点产业重要功能区、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发挥好引领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围绕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总体定位,滨湖区在谋划空间布局上将重点构建“一廊、四片区、多节点”的发展空间布局。“一廊”即环梅梁湖科创产业发展走廊,“四片区”即雪浪科学城、马山健康岛、蠡湖科创湾、胡埭智造镇等四大创新产业片区,“多节点”即重点打造国家生命科学园、国家智能交通测试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关键创新节点。

当前,滨湖境内11公里长的太湖隧道(连接马山和雪浪)正加快推进,2021年建成通车。在其助力下,滨湖地理走向未来在科创带上将形成一个完美“圆环”。围绕这个“圆环”,滨湖正紧抓科创带建设机遇,“一廊、四片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将催生创新要素集聚,加快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

作为滨湖区全面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和长三角科创新高地的“总蓝图”,《滨湖区打造长三角科创新高地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实施意见》立足科创资源集聚、自然生态禀赋、城市功能配套、特色人文底蕴和地缘区位等独特优势,围绕“打造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总目标、总定位,推动“四区”建设,从优化空间布局顶层设计、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活力、瞄准创新靶向提效升级、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支撑、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打造宜业宜居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创新运营机制七个方面全面推进实施。

滨湖区科创带引领区“产业空间3·3·3战略”中明确:到2025年,实现产业用地存量更新3平方公里,打造产业新空间3平方公里;到2035年,实现产业用地保障约3万亩目标,全域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方向,优化配置产业用地资源,优先、高效、充足保障太湖湾科创带产业发展空间需求,聚焦打造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

到2025年,滨湖区集成电路设计、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海空核心部件、智能装备、数字文化六大优势产业集群规模从2020年底的522亿元提高至1500亿元;科创带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75%;高层次人才总量翻番,突破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