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人大代表话小康丨于清荣:种粮致富带头人 逐梦小康领头雁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8-31
海安市人大代表、海安市供销合作总社理事 于清荣
“不让一个人在小康的路上掉队,尽我所能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这是于清荣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通过农业合作联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引领和党员“双带”作用,以“头雁效应”携手农户共同演绎了一首增收致富的圆梦曲。
将希望播种在田野上
2019年,海安市供销合作总社探索创建了“海安俞湾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主要从事小麦、水稻种植及稻米的加工与销售,同时开展农机作业、维修服务等。
为了使联合社朝着“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于清荣坚持科技引领,在稻麦生产上集成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与高校院所合作,试验推广稻麦新品种30多个,实施稻麦标准化栽培。近三年,农场共承办省市现场会10多场次,每年接待种粮大户考察观摩1000多人次,为全市稻麦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农场年产值达450万元,收入超过100万元。
“当农民虽然辛苦,但是有甜头、有奔头。”这是于清荣经常对农户说的一句话。他用这句话不断激励农民实干,也用这句话托起大家的小康梦想。在于清荣的带领下,俞湾家庭农场获得“江苏省扶贫项目实施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托起农民种粮致富梦
联合社成立后,于清荣始终坚持在产销衔接上动脑筋、想办法,以一流的稻米品质打造大米品牌“俞之佳”,并成为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的推荐产品,2020年被授权使用“海安大米”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俞之佳”大米品牌声名远扬,于清荣向前来参观的省领导介绍联合社发展情况
“好种子种出好粮,好粮食卖出好价。”为了让好米卖出好价,于清荣带领联合社与省农业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加价协议,严格按照公司指定的品种种植,用公司包销的方式,帮助周围种植户卖粮,每公斤比正常收购价多出0.1元。通过订单式生产,将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种植户联结起来,更好地适应需求、对接市场。
为了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他坚持“线上线下”的双赢产销模式。线上,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电商平台“供销e家”和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电商平台“地平线”进行对接。线下,发挥供销社农资经营主渠道优势,以供销合作部实体门店为平台,依托供销社龙头企业惠民农资公司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业务。
联合社的影响逐年扩大,于清荣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强。他联合村“两委”,每年结对子帮扶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来农场务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他还注重“传帮带”,在他的带动下,2名青年党员分别注册了300多亩的家庭农场和75亩的蚕业农场。同时,他更关注教育扶贫扶志,每年出资帮助当地贫困生重燃读书梦。2017-2019年三年间,共资助学生14名,资助金额近9万元。
“小康生活不是等出来、靠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人大代表更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这是于清荣一直以来的信念。他因地制宜找准路径,带领着村民一步一个脚印,踩实走稳每一步小康路。
为民代言竭力鼓与呼
“人大代表不是一个虚衔,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不能辜负人民的重托!”于清荣总是这么强调。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勤勉履职,时刻不忘回馈社会。
于清荣在田间进行管理
“我把参加每一次会议、视察、调研、检查、评议和培训等活动,都当作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摸实情、察民意、听民声。”农民出身的他,拿出了钻研农业技术的劲头,参政议政、履行职责,于清荣先后提出的“扶持农业保险的建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建议”等涉农问题,都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市财政加大农业保费补贴惠农力度,有效减轻农户的自缴保费支出。市政府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进行路、渠、田、林综合治理,全面提高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挖掘农田增收潜力。
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南通市“双带”型党员标兵、南通市劳动模范……于清荣的付出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但他却很谦逊地说:今后,将坚守着自己的“种粮梦”,以更好的服务回报社会,以更高的标准开展代表工作,当好乡邻逐梦小康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