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海:产业精准扶持喜丰收 托起移民幸福新生活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日期: 2021-08-31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梁河镇胜泉村,一排排大棚格外醒目,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大棚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大多数游客都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在采摘的同时能够尽情享受亲子乐趣。58岁的村民吴自成感慨地说:“多亏了后扶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宜居乐业’的好日子。”
游客在采摘葡萄
胜泉村位于石梁河镇最北部,海陵湖南岸,是东海县的整体水库移民村,全村共10个村民小组933户3820口人,耕地面积3530亩,其中葡萄产业面积约3000亩。葡萄产业的发展,成为胜泉村移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希望。
“国家的移民扶持政策真是好,明年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村民王红兵夫妇指着自己的葡萄园高兴地说。在东海县移民办的帮助下,他引进的“阳光玫瑰”“夏黑”“金手指”等葡萄品种品质优,亩产量最高达到5000斤以上,一上市就销售一空。
村民喜获丰收笑开颜
“产业扶持可以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是助力移民增收的‘金钥匙’。”东海县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牛飞介绍,结合胜泉村的产业发展定位,水务部门利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购置水泥支柱、棚膜等建棚材料,帮助移民户建设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大棚500栋,提高了产品品质,每栋大棚增收约5000元。
据东海县移民办负责人介绍,结合乡镇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该县还争取1800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重点打造胜泉村“美丽库区、幸福家园”,进一步解决村内部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差,村庄整体环境有待提高,现有葡萄种植产业过于分散、产量低、品种及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精准帮扶,胜泉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产业村,有“华东葡萄第一村”“苏北吐鲁番”之称。
胜泉村的变化,是东海县严格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大力开展精准扶持的一个缩影。
石梁河镇胜泉村葡萄产业园
东海县是“百库之县”,境内共有大中型水库9座,移民人口10.06万人,核定扶持人口5.65万人,总量居全省第二,水库移民村167个,人口较为分散,各村情况千差万别,一个模式“打天下”,往往事倍功半。围绕解决好“如何扶”的问题,东海县水务部门根据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分类指导、统筹发展,瞄准“精准”二字做好产业扶持文章,初步探索出一条增强内生发展活力之路,“扶”出了村庄新面貌,“扶”出了群众新生活。
丰富的文化生活
据统计,东海县使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建设了以石梁河镇胜泉村为中心的万亩果品基地,以平明镇南场头村为中心的万亩优质稻米基地,以曲阳乡赵庄村为中心的水晶加工基地等。基地建设不仅促进了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也带动了区域移民增收。
在号称江苏“海外领地”、“鸡鸣闻三县、狗叫听两省”的苏鲁交界的移民村石梁河镇西朱范村,附近的产业扶持园区项目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水库移民在产业园务工
依托后扶资金的支撑,西朱范村通过打造移民创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了更多的移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目前,已有5户移民投资办厂,8户外地企业前来库区投资建厂。
在村民王晓宾经营的水泥预制板厂,一辆辆货车正在装车等待发货,预制板从这里出发送到连云港市、临沂市等地的建筑工地。“在我这儿工作的村民,年薪都在10万元以上。”王晓宾介绍,预制板的销路很好,年利润在100万元以上。
西朱范村在东海县移民办的大力支持下,每年开展5次以上劳动就业培训,进一步解决全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技术难题。通过培训,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全村约200人在附近的工厂打工,工厂不太忙的时候, 还能照顾自家田地。西朱范村还利用村里的土地和水面资源,组织部分村民从事水面养殖、家禽家畜养殖等项目,每人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