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村庄变迁 带领村民奔小康 老支书开辟乡村致富路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8-18
吴模村,以前叫“吴墓村”,因为旧时村里有不少坟墓,但“墓”听着有点吓人,后来就改成了“模”。吴模村,意思是争做吴江模范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吴模村通过土地包产到户、兴办村级企业等方式,发展村级经济,村民的钱袋子也随之鼓了起来。
今年75岁的顾阿根是吴模村原党支部书记,村里人都习惯喊他“老支书”。他是吴模村农田包产到户、兴办村级企业的带头人之一。退休后的他继续发挥余热,为村、社区的建设管理贡献力量。
分田到户 村里开始大变样
“北面到笠泽路,南面到高新路,东面到现在的苏信学院,西面到苏州河路,这一块围起来,就是以前的吴模村了。”顾阿根说,过去的吴模村以农业为主,村上种了很多水稻,光圆通寺往东就有1700多亩。秋天到了,成熟的稻谷金灿灿的,一片连着一片,很是好看。
但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迈入改革开放的吴模村村民依旧吃着“大锅饭”,拿工分换口粮。顾阿根回忆,村里的土地归集体,一年下来收的水稻换成钱有八九万元,村里800多个劳动力分一分,去掉换口粮的钱,能落进每个人口袋的,也就两三百块钱。有的村民家里人多,几个劳动力挣的工分不够吃,临近年关了,还得跟亲戚朋友借钱,才能把年过过去。
当时顾阿根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分管农业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顾阿根和松陵镇其他几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一起,到江阴去学习先进的农业建设经验。
“去江阴就是学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在江阴学了一个礼拜,我们就回到了地方上,把这种方式推广下去。”顾阿根说,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土地包产到户后,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稻谷连年丰收。村民们还利用自留地种植蔬菜、养鸡养鸭,发展家庭副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为村上的干部,顾阿根也分到了一块地,农忙时,他和村民们一起插秧、打药,农闲时,他带着村上的人修缮水利工程、开着农机翻地,为来年的耕种打基础。
“那几年我们村还一直被评为种粮先进村呢。”顾阿根自豪地说。
兴办村企 乡亲致富带头人
在推广分田到户的同时,村委领导班子开始带领村民创办企业,一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一方面在农闲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持续增加村民收入。当时,顾阿根被指派负责建厂、办厂。
“一开始办了一些小作坊,后来厂子就一个接一个地办起来了,有缝纫机配件厂、纺织厂、五金电器厂、电扇厂、印刷厂。我们村里有人才,我就喊那些能干的村民当厂长,拉出了一支又一支管理队伍。”顾阿根说,那时候村委领导班子对于办厂的事决心很大,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到处跑业务,广交朋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村办企业不仅办了起来,而且越办越红火,五金厂、配件厂还接到过来自上海、南京等地大企业的订单。
一家家拔地而起的村办企业也给村民们开辟了一条致富的道路,“虽然村里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工业,但大家干劲都很足,进厂里干一个月就有300块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错的收入。”顾阿根说,很快村上就冒出了好几个“万元户”,在上世纪80年代,这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随着村办企业的兴起,吴模村的村级经济也在上世纪80年代走上了巅峰,“那些年就是挖空心思跟村民们一起赚钱。”顾阿根说,有一年村里的经济总量在整个松陵地区20多个行政村里排到第三名。村里有了钱,就开始修路、修桥,改善居住环境。
发挥余热 操心村里大小事
时间来到90年代末,在村委会和村办企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顾阿根退休了。退休后的他依然关心着村里的大事小事。
2006年,和村里的很多村民一样,顾阿根也拆迁去了高新花园,但只要村里需要帮忙,他一定不会推辞。
2017年,原吴模村和苏河社区合署办公,成为一个村社融合的新社区,小区内房屋出租、乱搭乱建、开设饭店等情况比较严重,社区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小区进行全面排查。顾阿根作为社区老年志愿者,时常参与其中。
“2018年的‘331’整治、2019年的‘三治’,去年的垃圾分类,老支书常常跟着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做工作、发传单。”苏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陆许诚说,老支书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顾阿根说,这几年来,社区里环境好了,街道整洁了,有自建房的人家种树、养花美化环境。社区还常常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最近还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提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到这些变化,他发自内心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