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年轻人为何热衷“看展式社交”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9-23

这个中秋假期,95后的于帆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参观了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馆内各具特色、琳琅满目的文物令他和小伙伴们备受震撼,也深刻地感受到大运河所富含的文化价值。因为喜欢看展览,于帆结识了很多文博爱好者,每逢假期,大家会相约打卡省内各大博物馆,一起看展,一起交流,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

近来,“看展式社交”逐渐兴起,成为当下年轻人喜爱的社交方式。何为看展式社交?顾名思义,就是去美术馆和博物馆观看各种新奇独特的展览,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顺带交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

根据“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其中青少年是主要人群。携程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1月至5月,最受欢迎的景区前十类中,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排在第四位,95后预订博物馆订单达到了25%,而在搜索博物馆的人群中,95后占了近30%。

这个夏天,在省级机关工作的王雪瑞一口气打卡了南京6家博物馆。工作之后,王雪瑞很少有机会扩大交友圈,却因为看展结识了一群很投缘的朋友。最近,她又和朋友们相约去南京博物院的晋国特展,当站在晋侯温鼎、夔龙纹编钟、玉组佩这些精美的文物前,王雪瑞感受到了波澜壮阔的600年晋国伟业。南京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王雪瑞每次去博物馆,都能碰上很多文博爱好者,大家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分享当下热门的博物馆展览信息,并相约下次一起看展。她说,“现在看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通过看展览接受文化熏陶,提升美的鉴赏力,同时也能认识、了解不同行业的朋友,收获了友谊也得到了自我成长。”

每个代际都会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社交生态。对于95后和00后新生代而言,更加倾向于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构建新的人际关系,志趣相投成为了彼此能否相谈甚欢的第一要素。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看展式社交”的出发点基于兴趣,摆脱了社交的“功利性”,彼此结交的是一群“同频”的人,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大家一起讨论,相互分享,寻求的是一种精神共鸣,从而达到“有效社交”的目的。

逐渐流行的“看展式社交”,彰显着年轻一代精神需求的提升,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以及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今年26岁的张辰宇是一位IT从业者,标准理工科出身的他,之前对艺术的了解仅仅停留在高中的美术课堂上,因为有朋友经常约他去美术馆看画展,由此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张辰宇觉得,日常的生活被工作和压力填满,看展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一场展览里,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碰撞、交流,能激发彼此的灵感和再度思考。

“看展式社交”流行的背后,其实也标志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博物馆建成开放,不断增加的文博场所使得“看展式社交”有了更为广阔的物理空间。而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看展愈发变得触手可及,有时候,你甚至不必专程赶往博物馆、美术馆,打开手机搜索,便可以在购物中心、社区看到丰富多元、新奇古怪的展览。

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加持让很多展览成为“网红”,这也使得看展的社交属性不断增强。拍照、上传、打卡,每次看完展览,90后的公司职员朱欣悦都会发送一条朋友圈,也由此引发了朋友的点赞。朱欣悦坦言,自己是一位标准的“社恐”,平时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圈子日趋小众化,通过各种展览,她和很多朋友有了很多共同话题,“每次看展前,我都会做一定的功课,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看展之后,大家在网上畅所欲言地交流,有的时候会发现自身的渺小,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在豆瓣、小红书上,很多年轻人分享着博物馆、美术馆的讯息,也用图像、照片表达着自己对于文化艺术的思考和感受。互联网上的分享,吸引来了相同兴趣的人,形成了同质化圈层,从而催生了更多年轻人“种草”,把原本馆外徘徊的人吸引进来,让文化和艺术的社交属性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看展式社交”的流行,也给当下的文博场馆和艺术场所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优化展览的内容和陈列,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展示艺术的魅力,成为很多策展人办展的一个重要考量。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策展人林书传,曾经策划过很多“网红”展览,他认为,现在年轻人会花一百多元,购买展览门票,这在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事。热情背后,反映出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也可以看出,美术馆、博物馆正在改变以往的高冷面孔,以更加年轻的姿态,拥抱当下年轻人,让传统文化走向普通大众。

不过,林书传提醒说,面对“看展式社交”带来的“流量”,文化艺术场所不能一味地以“好玩”来迎合年轻观众。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在满足公众需求的同时还应该适当引导,“博物馆、美术馆必须要坚持展览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因为,展览的意义不仅仅是展示,更需要给年轻人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