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南京江北新区长芦街道:看!这里建起了一座“数字乡村”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11-17


面积90余平方公里的长芦街道,是南京江北新区内的涉农街道。街道面积几乎是主城秦淮区的两倍,下辖10个社区(村),这些村庄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并且,辖区内还有大型工业园区,租房的流动人口较多,更是加大了基层治理难度。

近两年,大胆尝试数字化技术,让长芦找到了解题基层治理难题的“秘钥”。

“千里眼”24小时护村

10月27日下午2点半左右,长芦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队员张道骁在进行当天的第三次例行“巡查”。如今的“巡查”不同以往,他坐在街道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的大屏前,不断挪动着鼠标,不停地放大、挪视角……跟这位从业多年的基层城市管理人员合作的,是长芦街道的600多路监控探头。

“与城市社区不同,我们面积大、住户散,探头看得远,可以充分利用智慧探头进行日常巡查。”长芦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副主任朱红玉边说边为记者点开一路探头查看,只见大屏上,房屋、田地、河道、道路等一览无余,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工作人员可放大查看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现场查看处置。

将张道骁的专业经验与智慧探头的技术结合,这是长芦街道探路“数字乡村”建设,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一角。朱红玉介绍,长芦街道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将“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形成“横向到点、纵向到面”的“无缝”巡查,解决基层治理中问题发现不及时、取证有效性低和治理成本高等难点,实现人员配置合理化,工作效率最大化,让管理“指挥棒”更精准。

目前,长芦街道在各网格主要交通道口及广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共计安装600多路社会面监控探头和28路高空高清视频监控,通过探头对全域 “十年禁渔”、秸秆禁烧、环境卫生、违章建设等工作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平台坐席人员每日利用监控探头对全域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后通过平台流转至相关职能门或社区进行处置,可大大节约人员巡查力量。疫情期间,街道利用视频监控探头对4个核酸检测点、20个防疫检查点全程监控、实时调度,让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运转。

每一个部件都有“身份证”

“电线杆倾斜,存在隐患,主管单位不详,需尽快处理。”近日,长芦街道玉带村网格员邓育伟在巡查中发现问题,几张照片一拍,现场情况简单描述,通过手机应用一键上传,信息由社区书记审核后,很快传至街道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当天问题得到解决。

然而,电线杆具体位置在哪,主管单位是谁,邓育伟并未上报,为何问题可以这么快处理完成?秘密就在电线杆上的“二维码”。

今年,长芦街道对全街城市部件进行“落图”,通过梳理排查、现场拍照、地理定位来核实录入相关信息,每一个部件拥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识别标识——二维码,并最终一一“落户”街道一体化平台。

覆盖路灯、健身器材、宣传栏、公交站台等10大类多路城市部件,就这样在长芦“持证上岗”。邓育伟通过扫描“二维码”上报电线杆倾斜信息,平台接收信息后,工作人员便可直接依据已有数据联系主管单位处置。

“不论再偏僻的地方,只要告诉我你在哪根电线杆附近,我马上就能找到你。”朱红玉介绍,为做好“部件落图”工作,街道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工作人员,花了两个月时间,一处处跑、一件件定位,就是为了做到“精准”。

“落图”的不仅有部件,还有长芦街道的每一条河流。今年4月,街道在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的基础上,完成水务治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将水务治理的四类人员即河长、网格员、河道巡查员、汛期防汛力量纳入平台纳入网格分组统一管理,根据人员移动端应用的定位信息,查看辖区内巡查人员的区域分布情况。平台还将涵闸、泵站等7类防汛设施,3类物资仓库,抢险物料、救生器材等6类防汛物资在地图上展示,并建立防汛物资管理系统及泵站管理模块,解决水务治理的“后顾之忧”。

让“铁脚板”少跑路多服务

近年来,江北新区推动各街道建设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探路“网格+网络”基层治理新模式,长芦街道是先行者之一。“街道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人、房、企、物、事等各要素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共享使用、集成分析,提高基层治理的精确度和靶向性,让‘网格+网络’真正成为街道治理的‘魂’。”长芦街道主要负责人说。

“育伟,有个材料需要你们提供素材,麻烦你介绍和展示下相关情况。”通过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朱红玉直接连线网格员邓育伟,十分钟的简单交流后,邓育伟又投入到网格工作之中。

在庞大的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中,“云上会议”是当中一个较为简单的功能,却让网格员少走了“长长的一段路”。邓育伟工作在距离街道办事处最远的玉带村,开车来回要1个多小时。有了视频会议,既可以节省他的时间,又可以保证面对面准确沟通、传达信息。

网格员是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关键,让网格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精准服务居民、预测预防各类风险隐患等,才是网格化治理的初心所在。在长芦街道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上,可以精准查询到地图中任一人口、房屋、企业,红、橙、紫等9种颜色对应标记着残疾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不同类型的特殊人群。网格员则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登录个人账户,掌握自己网格内数据,这些数据是网格员服务居民的“最佳指南”。

“叔叔,您的苏康码好了,医院人多,你早点去哦。”10月28日一大早,方巷小区网格员赵树梅便将打印好的苏康码纸质件,送到了居民方勤召手中。此前疫情期间,为方便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出行,赵树梅和几位同事便每天为老人们提供打印苏康码的服务。“之后,一些有慢性病的独居老人经常要到医院看病拿药,我们就把这项服务延续了下来,老人有需要会提前打电话联系,第二天我们就送上门。”赵树梅说。

用“网络”激活“网格”。长芦街道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实施网格任务下派和事件上报“双轨并行”的运行模式,“一轨”是结合街道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形成网格巡查走访任务清单,方便网格员“周期性”巡查;“另一轨”则是网格员可通过手机应用进行问题上报,推动矛盾问题在网格内形成痕迹化管理、信息化流转、整合式交办的闭环,形成事件上报“定制化”闭环处置。

今年3月,长芦街道将全体机关人员编入网格,壮大网格组团式服务队伍,在网格内开展服务时亦可通过手机应用进行问题上报;那一个个标记了“二维码”的部件,网格员可以扫,居民同样可以扫,并将问题上传至街道的“中枢神经”城市治理一体化平台。数字化技术走进了乡村、深入了网格、覆盖到每一个人,长芦正在描绘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