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放歌小康路|三代“娘子军”,传承“小巷情”
来源:新华日报 交汇点 日期: 2021-08-11
在江苏省扬州市有这样一个独特的社区——琼花观社区,它不仅是扬州组建的第一个居委会,也因为婆孙一家三代“娘子军”都在这里做了居委会主任,代代传承“小巷情”而广为人知。婆孙三人在小小的街道中,做出了一番事业,带领居民们走出一条别样“小康路”。
1952年,扬州市组建了第一个居委会——广陵区东关街道琼花观居委会,热心的谢学珠被居民推选为居委会主任。当时,条件困难,居委会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谢学珠就把“办公室”搬到家里来,家里逐渐还变成了社区的养老济困中心,经常有生活困难的人到家里吃住。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人为此向谢学珠表达不满,可她说:“给别人帮助,说明你有能力、有价值,一个人如果连力所能及的帮助都不能给别人提供,那就属于无用的人,毫无价值。” 这句谢学珠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女儿。
谢学珠的女儿李华,本来是厂里的一名技术工人。1991年,在母亲的劝说下,31岁的李华来到社区和母亲一起服务居民。起初,对于做社区工作李华是抗拒的,不愿意年纪轻轻就每天和大爷大妈家长里短打交道。在实际工作中,每天遇到处理不同的事务让李华越来越觉得社区工作不仅不枯燥而且充满了挑战。
母亲退休后,1999年,李华开始担任琼花观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她连续创下扬州十多项社区建设“第一”的纪录: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里的退休教师创办的“阳光学堂”,让孩子们放学以后有个好的去处;她创办的“老年助餐点”、“慈善超市”等模式一直到现在都在为社区老年、困难群体服务并被争相效仿;在社区邻里矛盾化解方面,她主张“网格化”,邀请各个网格里居民信得过、有信誉、有威望的人做调解员……社区工作被她做得风生水起,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转眼间,李华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她成功动员儿媳王静投身社区工作。2013年,儿媳王静通过招录考试成为社区工作者,她先后在何园、个园等多个社区历练、入党,后成长为新仓巷社区“当家人”,把社区打造成了“明星社区”。琼花观社区换届时,王静又被推选为第三任社区书记。
此时的社区,在谢学珠和李华两代人手上做得已十分有声有色,接过这个沉甸甸的担子,王静既紧张也激动。每每遇到难题,她就会寻求婆婆的意见,这家人的饭桌常常变成“工作会议”,老的小的一起为社区工作出谋划策。
“婆婆的‘六字真经’一直影响着我:爱心、细心、包容。”王静说,其实这“六字真经”也是谢学珠传授给李华的,她们的工作态度逐渐内化为“家风家训”,影响着一代代人。
时代在变化,居民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王静利用“铁脚板+大数据”的工作方法,用最快的速度去熟悉了解社区居民的情况。上任初期,她便开启了“996”工作模式,拿着笔记本,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各个巷道,挨家挨户去了解情况。近一年时间,她走访2000多户,完善了居民信息,逐步实现了社区网格化管理。很快,就有不少居民和这位年轻的书记成朋友了。
“社区工作虽然面面俱到,但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老、小、困’上……只要真诚待人,只要富有爱心,什么挑战都不可怕。”王静深深感受到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社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责任越来越大,我们的操作更智能化,为民的心还一样真诚。今后要通过我的工作让居民脸上有更多笑容。”王静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策划:沈峥嵘 统筹:杨频萍 本期文字:蒋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