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9-23
“吃饭”“恋爱”“母亲”“父亲”……18个关键词的接力叙述,4位文坛领军作家的回忆与追思,展现出一个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种种“混搭”的中国社会。9月19日,由贾樟柯执导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内地上映,南京首映式在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荔枝店举行。电影以章节形式,交响般书写,讲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折射了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影片一开篇就借贾家庄年迈村民之口,向观众描绘了一块土地从贫瘠到丰饶的过程,引出了第一位在影片中“出现”的作家马烽(1922-2004)。马烽是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之一,贾家庄则是该片导演贾樟柯的故乡。以前,贾家庄的地全都是白茫茫的盐碱滩,庄稼难以成活,人们生活困苦,贾家庄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光棍村。后来,马烽来到这里,带领村民“治水改碱”,卓有成效,粮食产量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许多剩余向国家出售。生活富足起来的人们心头少了压抑和拘束,谈起了自由恋爱。如今,马烽早已去世,这一段故事留在女儿段惠芳的记忆里,也经由贾家庄九十高龄的老村民之口,一代代地讲述下去。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导演贾樟柯邀请了几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相当分量的作家来充当叙述者,构成影片主线。他们分别是出生于上世纪50、60、70年代的贾平凹、余华、梁鸿。影片的镜头诚实地记录了时光、疾病和过往操劳留在他们身体上的沧桑痕迹,他们没有过多地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讲述更多的是自己作为时代背景下社会个体的生命体验。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对话文学,回望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历史,是贾樟柯30年来创作后沉淀下来的一种好奇与欲望:“我希望能够通过四代作家的表达,谈一谈中国人的心事。”
影片中,贾平凹像一位喋喋不休的父亲,面对自己的诗人女儿,他告诫她“警惕诗化的生活方式”,“要先做好妻子、好母亲”;他又像一位说书人,回忆过往,讲述自己年轻时回到家乡商洛“最痛苦也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其间的观察和记录,成就了他的成名作《浮躁》。余华在家乡海盐一家小餐馆接受访问,自述本是牙医,但苦于“每天看别人张开的嘴巴,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羡慕马路对面文化馆里的写作者,决定改行。当时,他与文学相关的经历只是传阅到手中的破书,“没有封面甚至没有前几页、不知道书名、不知道作者、不知道故事怎么开始以及怎么结束”,于是不得不为书籍进行二次创作,无意中养成了他的写作素养。这些看似“不着调”的回忆和叙述,却以质朴、真实的表达展现出了坚持和梦想的力量,以及个人身处时代变迁之下表现出的韧性和坚强。
至于梁鸿的部分,导演把更多篇幅给了她苦难的亲人。不同于她作品中的理智和冷静,面对镜头,梁鸿几次哽咽“真的不能说了”。观众与她同哭、同笑,感受她半植物人母亲对孩子无声的爱,感受她父亲和新伴侣之间不为村民所理解的情感。当采访到梁鸿的儿子,贾樟柯的声音第一次在电影中“出镜”。这个14岁的男孩如大多数人一样,只在逢年过节才会与故乡有交集。贾樟柯特意要求他用河南话作自我介绍,已全然忘记方言怎么说的他,跟着母亲一句一句地复述,好像回到牙牙学语那一刻,在音韵中遥遥唤起对故乡的记忆。
“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真正获得故乡”,怀着这样的情感,故乡始终是贾樟柯创作的主要命题——从他的“故乡三部曲”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4位作家都以书写乡土而闻名,甚至影片本身的拍摄就是从贾樟柯的故乡,同时也是马烽常年工作和生活的贾家庄起步,一路走到其他3位作家居住和生活过的陕西、浙江和河南。家乡的风貌、生活的苦与乐、人的状态,被写实与写意相互融合的镜头语言展现出来,成为更广阔意义上的每个人的故乡。无数回忆的碎片汇聚起来,故乡之于生命、创作的意义,在话语、情感的不断开掘和释放中浮现出来。这恰好是贾樟柯创作的一个愿望:“我希望这个电影像索引一样,让大家回忆起一些往事。就像一份文学备忘录,或者一则随手记下的笔记,记载着文化脉络、社会心理、时代特征,以便我们在未来某些时刻将视线重新投向出发点,给予巨大的反刍和思索。”
影片最后一章“游泳”,贾樟柯已然把自己作为叙事主体搬到台前。“游泳”这一段源于余华儿时一次奇妙又惊险的经历:他小的时候见书本上写的海水是蓝色的,但在海边生活的他看到的海水却都是浑浊的黄色,于是他便试着一直往海的深处游,险些被淹死。贾樟柯因此替换了原片名《一个村庄的文学》。这个充满了浪漫和诗意的改名很像一种命运的隐喻与回答——置身于历史的河流,这条河不断向着深蓝色的、美丽的未来绵延,所有人置身其中,拼命翻起手臂,既是当下所需,更是为了找到那个遥远浪漫、令人愿意为之献上一生的未来。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