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征程 | 老城创新的秦淮实践

来源:秦淮发布 日期: 2021-07-29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全省面积最小的城区,秦淮区地处南京老城核心区,人口集中、建筑密集,城市拓展、开发、建设空间极其有限。如何激发老城创新活力,推动老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直是秦淮区思考探索、谋求突破的重要课题。

“十三五”以来,秦淮区紧扣省委、市委关于科技创新决策部署,全市城区率先成立区委创新委员会,全市首创“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全市首破城市硅巷发展课题,全市首推高新区“8+1”扁平化大部门管理架构,连续三年新年“第一会”聚焦创新名城建设、连续三年在“第一会”上聚焦创新出台秦淮区委“一号文”、连续三年将集聚创新要素与全区发展相融合,聚科创、树标杆、塑名城,探索形成了一条推动老城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打造特色独具的老城创新“秦淮名片”。

秦淮硅巷鸟瞰

率先探索,秦淮硅巷激发老城新动能

晨光1865科技创新产业园原厂房,改造后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为高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具有航天特色的创新型智慧园区。其中,已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普旭在仿真、动感平台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解决了这个行业原来完全被加拿大和美国公司“卡脖子”的问题。

晨光1865科技创新产业园

2018年9月,秦淮在全市率先破题,提出在老城区打造无边界创新园区——秦淮硅巷,通过对现有老写字楼、老厂房、棚户区加以改造,释放出创新空间,嵌入式地在大街小巷容纳创新创业者。秦淮探索以城市社区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新模式,晨光1865科技创新产业园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城市硅巷,改变了秦淮老城区的产业生态和城市面貌。两年间,秦淮硅巷6.6平方公里“谋篇布局”已定,构建形成核心区、拓展区、协同区三区联动空间格局,集聚了南航、55所、金城集团等一批大院大所大企,实现政产学研金融合发展。

南航秦淮区创新湾区启动建设

今年9月23日,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正式揭牌,拉开了南航秦淮创新湾区的建设序幕。这是对“老城突围”的再闯关,更是创新融合的再突破,进一步构筑了创新创业强磁场,深入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在2020南京创新周期间,南航“校友企业家联盟”落地秦淮硅巷,38家校友企业意向入驻,其中10家已签订入驻协议,形成了校友企业创新力量涌流、创新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

秦淮区以硅巷统筹项目,按照“无边界”理念,集中改造55所、第一机床厂、门西片区等现有载体,释放创新空间;累计新增国际创新广场等科创载体54万平方米,提前半年建成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城南智慧总部基地;开工建设土城头1号商办楼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以OPPO全球研发中心为依托的至美科技广场……新建、提升、启动、储备的创新载体梯次供给模式已日趋完善,截至目前,秦淮硅巷新增科技型企业352家,2019年底区域科创产值超过250亿元,成为老城更新、老城创新的典范。2019年,秦淮硅巷名列南京市硅巷建设第一,多项秦淮硅巷元素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

转型升级,百亿级产业群强势崛起

在白下高新区,5G无线网络已顺利开通,南京市省级车联网先导区东至运粮河、西至双麒路、南至紫云大道、北至光华路,占地面积约1.62平方公里,覆盖15条道路、30个路口,总计10.67公里的城市公共道路。

省级车联网先导区项目落成

车联网是秦淮区重点打造的百亿级产业项目之一,也是“4+4”主导产业体系中重要一极。今年4月,秦淮区启动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创建,重点发展新型智慧交通产业集群,打造车联网产业地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基地。为此,秦淮区与百度、亚信合作成立南京市车联网产业联盟,同时落户百度区域总部、亚信创新研究院、百度智能网联创新学院等项目,形成贯穿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生态系统。12月21日,南京首个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在白下高新区正式落成。

短短8个月,交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建成这份优质“答卷”:获得南京市第一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完成30个路侧点位基础设施建设、40个应用场景建设、云控平台、高精度定位和差分基站应用支撑建设等,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正在阔步向前!

在培育发展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和大健康4个新兴产业的同时,“十三五”以来,秦淮区以产业聚焦和主体功能区改革为主线,重点打造现代金融服务、商务商贸、文化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4个主导产业,新街口金融商务区、老城南文化旅游区、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南部新城高铁枢纽经济区四大板块布局不断优化。以南部新城为例,3年内高效平稳完成13平方公里征迁工作;通过EPC模式拉开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建成了医疗中心、纬七路东进、苜蓿园大街南下等一批市级重点工程;开工了南外、夹岗学校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奥特佳总部大厦、银城国际医疗健康城、华夏幸福中心等一批重大产业载体落户并加紧建设,产业集聚效应和总部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新城发展进入到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阶段。

建设中的承天大道跨外秦淮河大桥

五年来,秦淮区通过各类重大项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龙蟠商业中心等23个商务商贸类项目的建设,为打造高端商务商贸中心提供有效助力;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等4个金融载体的建设,为建成现代金融服务中心提供有效补充;科举博物馆等20个文旅类项目的建设,为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有效保障;紫云智慧广场等25个科创项目的建设,为厚植科创森林提供有效支撑,其中,悦动新门西等项目的实施带动了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全区重大项目投资额从2016年的131.66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200亿元,五年预计完成重大项目投资850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25%。

“十三五”以来,秦淮区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金融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19.3%上升至2019年的25.9%,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撑产业;商贸业占GDP比重2019年达23.5%,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423.6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672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7.3%增至2019年的8.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从2015年219亿元增至2019年357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全区高端商务商贸产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3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430亿元。

大咖云集,完善科创森林体系

今年6月,江苏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在白下高新区揭牌成立。这是南京市首家双院士持股建设的新研机构,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共同打造,将解决关键新材料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计划5年内孵化和引进总计30家以上企业,纳米石墨硼复合材料等一批新型技术有望率先投入应用。

江苏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仪式

“十三五”期间,秦淮区重点打造硅巷人才高地,创新硅巷人才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与区域内大院大所大企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高薪聘高人”,引入社会化服务机构,推动高校、院所、企业、政府多方联动,为人才引进培育、优质企业孵化注入新动能,交出了一份优异成绩单。截至目前,秦淮硅巷已吸引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省“双创计划”人才3人、省“双创计划”博士40人、省科技企业家4人、市科技顶尖专家1人、市创新型企业家3人,市区高层次创业人才21人。

构筑创新创业“强磁场”,各类创新资源蜂拥而至。今年10月30日,由江苏省科协和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共建的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在白下高新区揭牌成立,由曹春晓院士团队领衔,合力攻克高精尖技术装备重难点问题,促进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秦淮区1+X公共服务中心

五年来,科创森林培育体系更趋完善,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创新主体阶梯式的培育体系。秦淮区已落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95家发展到310家,增长226%;累计新增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科创孵化载体24家,新增孵化面积9.8万平方米,白下高新区成功入选江苏省众创社区备案试点。同时,突出新型研发机构及孵化引进企业产业化培育,逐步推进新型研发机构从“数量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产业集聚度超过92%,全市获得绩效奖励的新研机构中,秦淮区5家获得优秀奖,1家获得初创成长奖,获奖率全市第一,获奖数主城区第一。

为保持资源集聚汇聚的强劲磁性,秦淮每年制作《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政策一本通》《创业南京人才计划宣传册》等宣传资料,梳理政策、解读政策。结合区情实际和企业需要,出台《秦淮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区措施》,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出了40条具体措施,着力解决企业开办、运营、退出全流程各环节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成立创新产品推广平台,发布《秦淮区科技创新产品推广示范实施办法》,目前已经形成第一批区级创新产品示范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