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市德积街道永兴村:爱水护绿成为“最美乡风”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9-05
6300公里长江,一路奔腾,在张家港冲刷出了入海前最后一道湾。坐拥3.6公里江岸线,张家港市德积街道永兴村这个“江边村庄”,曾经人口外流、发展乏力。
如今,勤勉笃行、爱水护绿,成为永兴“最美乡风”——近10年间,全村近500多人在村党组织带领下,相继加入“绿色生态”志愿者队伍,清理、疏浚村内24条河道,确保“一汪清水”入长江;累计种下4万余棵树,撑起一片郁郁葱葱“忆乡林”。
“新农人”:
办乡村旅游不能丢了乡村“风貌”
今年暑假期间,永兴村“鱼禾”农家乐负责人黄胜良承接了不少“亲子游”生意。他每天一早就在鱼塘边忙碌,给垂钓的游客准备鱼饵;临近中午,又熟稔地支锅生火,下厨给客人们准备一桌桌鲜美爽口的农家菜。“鱼是塘里钓的,蔬菜是地里摘的。客人们在我们这里吃饭,就图个鱼虾鲜活、瓜菜新鲜!”
一手颠锅,一手掌勺,50多岁的黄胜良满是干劲。他曾经是个裁缝,前往浙江、上海“闯荡”过一番,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吸引,3年前归乡做起了农家乐。“好山好水滋养出鲜鱼甜果,也涵养出美好的人情村貌。”黄胜良乐滋滋地说,农家乐一年收入有30多万元,吸纳了本村10多位村民就业,大家每月收入稳定在4000多元。永兴村拥有优质的环境资源,且民风淳朴、村落古朴,他曾听很多“回头客”感叹,在这里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鱼米之乡风味。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不能丢了乡村的风貌,绿色生态、民风民俗是一笔宝贵财富。”黄胜良介绍,凭借农家乐、长江科普等特色文旅项目,永兴村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0万人次,这为村民带来人均1000元的年增收。当地人明白,如今惬意红火的生活,除了靠自身奋斗,也有赖于村里祖祖辈辈的传承。旅游旺季时,黄胜良和10多位村民热情待客,积极宣传“长江大保护”;淡季时,他们自发组成爱水护绿志愿者队伍,江边巡逻、排查隐患、清扫垃圾……“美好生活需要接力奋斗,有了绿水青山,才能转换出‘金山银山’。”
村干部:
讲好乡愁故事守住“根”与“魂”
在农村,许多人家屋前有棵老树,它们往往承载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记忆。在注重传承的永兴村,老树更是家家户户心中的“根”。
5年前,永兴村推进宅基地改革,很多村民心有不舍:老宅子要拆,能不能留住那些老树?永兴村党总支书记黄学贤提出,在村西北角开辟出一片3.5万平方米的空地,带着大家将自家老树移栽成林,并将其取名为“忆乡林”。“林中每一棵老树都附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就可以看到相关家庭成员、家规家训等家族信息。”黄学贤介绍,近10年间,他和全村上百名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栽苗种树,不断为“忆乡林”添新绿,截至目前,林中已栽有150多个品种、4万余株树木。
每逢过节尤其中秋、清明、春节,永兴村都格外热闹,从这里走出去的老人、年轻人,因为这片“忆乡林”,多了一个回“家”看看的理由。“他们感谢村里留下了老树、留下了念想。”黄学贤感慨,“忆乡林”拉近了干群关系、扎紧了党组织和百姓的情感纽带,众多乡贤因此更加心系永兴发展。
乡风文明,正让这个江村焕发更多活力、充满更多温情。坚定不移做好长江“守护者”,近年来,全村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万平方米,清理疏浚河道24条,内河水从5年前的“五类水”跃升至如今的“三类水”。
接续讲好“乡愁”故事,永兴村正酝酿“升级”。黄学贤说,今年计划打造“非遗艺术村落”,以“忆乡林”为基础,结合沙泥圩特色田园村庄建设,系统挖掘传统艺术、生活场景并进行文旅化改造开发,生动还原“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传统生活,还将引进民谣音乐、文创艺术等,不断提升乡村文化魅力。此外,持续打造江南长江文化走廊,以浪漫江景为底蕴,形成格局多元、层层递进的古宅园林景观,重点打造一批“小而精”文旅项目,建设凸显“竹”“柿”“松”等文化符号的主题廊道,形成一批生态景观。
黄学贤期待,相关部门能结合基层村情实际,在国土规划、项目建设、农房改建、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同村一级的常态化联络议事机制;同时加强文旅运作方面指导,提高乡村文旅服务水平。
“原住民”:
“一汪清水”造福子孙后代
年近七旬的方金付是土生土长的永兴村人。如今他不时去“忆乡林”,看看自家那棵有42年树龄的老榆树。
2019年,方家宅基地拆迁,方金付便将这棵老树移栽进了“忆乡林”。之后逢年过节,全家人便来看看这棵老树。“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就常在树下跟他念叨方家家训,‘以勤俭为德,以诚信为要,以仁义传家,乃能长久’。”方金付拿出手机,扫了扫树上的二维码,这句家训连同家庭成员信息等一一跃然眼前。
“守好每个‘小家’,‘大家’才能好,国家才能建设得越来越好。”方金付说。作为一名党员,他积极响应并参与“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和疫情防控工作,带头清退自家的畜禽养殖,带头做好家前屋后卫生整治工作,并在疫情最严峻时守在第一线协助卡口执勤,为外来返村人员测温登记。
如今,方金付和老伴住在乡镇,儿子儿媳带着孙子孙女在无锡市区工作、学习。“我们把永兴村建设好了,孩子在外说起家乡,也有自豪感,说不定还愿意回家乡发展。”他说,自己将带头以好家风涵养好乡风,为子孙后代留下长江边“一汪清水”。
【专家点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刘爱军:
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张家港市德积街道永兴村全民爱水护绿、守住农村风貌,为村里人留住“根”、为远行者守住“魂”,实现乡村生态与产业、文化、人才、组织的共同振兴,经验值得借鉴: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在文化建设上形成积极向上的乡村生态文化,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在经济建设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