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谱都市农业曲 圆绿色海陵梦——泰州海陵农业发展综述

来源:泰州日报 日期: 2021-09-09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百业兴。

海陵区现有总耕地面积11万亩,其中水稻约8万亩,小麦约8.5万亩,常年保持水产养殖面积近2.5万亩,蔬菜面积2.2万亩。

耕地面积不算多,有点“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味道。

海陵区农委主任周社明一语道破这螺蛳壳里的“大文章”:“海陵区地处主城区,有其独特优势,农业农村要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打造都市型城郊农业,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1年,海陵区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2012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4%以上,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5元,同比增长17%以上;2013年,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左右。

聚焦园区发展 谱写转型前奏

一座座白色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连线成网,一片片葡萄园硕果累累,果农们正在采摘、装箱,忙得不亦乐乎……一副美不胜收的海陵现代农业画卷。

海陵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坚持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核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3.5万亩,已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业产业园,2011年成功获批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每年获得国家、省、市财政专项农业开发工程资金近2000万元。全区每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建成了国家级四季白萝卜、紫莴苣、苏陈农业示范园等30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园区及周边基地建设,大大提升了农业科技和效益水平。

近年来,海陵区充分发挥城郊优势,休闲观光农业从无到有、由弱及强,从青涩走向青春,走向成熟。目前,海陵区已形成了以海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的智能温室、高档花卉园、牡丹园、农耕文化园、儿童乐园为主的休闲观光项目18个,以丰源农庄为主的农家乐15个,以利民草莓园为主的市民采摘园10个,以五亭垂钓为主的休闲娱乐点20个。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农业旅游观光节。 

聚力产业升级 唱响特色旋律

泰州市梅香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有3家企业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4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称号,5家企业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4家企业通过了HACCP体系认证。农产品质量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农产品检测中心设备齐全,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共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认定通过了18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69个国家级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5%。

海陵区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共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2011年,实现销售总额9.34亿元,同比增长22.71%;2012年实现销售总额近11亿元;2013年预计实现销售总额12.5亿元。全区已形成花卉、蔬菜、生猪、奶牛等产业化生产基地,涌现出梅香食品、凯利达、卫岗乳品等一大批经济实力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聚智项目建设 圆绿色海陵梦

实施高效农业项目建设是瞄准海陵无粮区建设的前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2008-2013年度,海陵区农委共实施财政支农项目171余项,上争市级财政资金1277.3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6269.085万元、中央财政资金2211万元,合计上争财政资金9757.425万元;区级财政配套及支农资金2364.635万元,合计财政支农12122.06万元。

自2011年获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区)以来,海陵区每年的国家级中低田改造工程、省级高沙土治理工程、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等都有效实施,每年可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改善了农民群众田间的生产条件。今年仅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省级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就可以利用财政专项建设资金3000万元左右,工程质量获得省市好评。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比重已达73%以上。

海陵农业的发展进步让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全区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约9.6万人次,现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150家,入社社员7.2万人。

乡间田头笑颜欢、绿色海陵梦欣然。焕然一新的村落、洋房式的农家,无不印证着农业农村的新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截至2011年,全区所有的农村(涉农社区)均已达到小康村的建设标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65个,全区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为230.33万元。全区70个村居均通过了省、市康居示范村星级验收,其中80%的村成为“二星级”以上康居乡村。2012年,全区所辖的三个乡镇均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镇。2013年上半年,全区夏粮种植面积8.75万亩,小麦亩平产量410公斤,比去年亩平增产23公斤,实现“十年增”,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15.12%,全面小康村建设工作和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也正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