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指尖技艺”创造“指尖经济”

来源: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日期: 2021-06-16


“扎花灯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一人日子过得还算红火,不仅能挣钱,还获得不少荣誉。儿子现在停薪留职专门创作花灯。”78岁的陆有文说。“20多年前,我带着85元钱只身来南京打工。现在被大家称为‘金陵绣男’,在南京有家,有房子有车子,我很知足。”45岁的高瑞雷说。

随着时代的变迁,机器快速取代了人工,也让一些老行当发生颠覆性变化。老手艺人在困境中坚守,精神富有却生活大多清苦。但在南京,老手艺人却在守正创新中焕发生机,能够凭本事让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更为城市留住了记忆,为人们留住了乡愁。小康路上,他们和每一位南京人一样,怀揣梦想,努力奔跑在“春天里”。


守正创新,花灯鼓了手艺人腰包

“来来来,先坐下喝杯茶,再慢慢聊。”引记者进门后,78岁的陆有文动作利索地倒水泡茶,身体不显老态。十几平方米的客厅里,一张简陋的桌子上摆放着糨糊、剪刀等制作花灯的各种工具,家就是陆有文创作秦淮灯彩的工作室。客厅上空,一根根铁丝横穿而过,主要悬挂制作好的花灯,如今所剩无几。“都卖光了。”陆有文笑着说。

今年,陆有文也曾忧心忡忡。一年中,灯彩销售集中在春节至元宵节这半个月。受疫情影响,今年正月夫子庙灯市暂停,让花灯艺人一年的心血全部积压在家里。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年3月15日重启秦淮灯会和灯市,花灯销售逐步回暖;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熙南里街区恢复笪桥灯市,营造了新的消费场景,游人如织大大回补了花灯销售。“以前屋内挂满了花灯,走路都弯着腰避让,现在都卖掉了。”陆有文说。

和今年困境相比,30年前更难。陆有文回忆,大概在1984年,花灯行业呈现井喷态势,但到1990年左右,由于花灯品种单一造成审美疲劳,整个行业迅速走向萧条。后来通过创新,生肖花灯顺势而生,让秦淮灯彩焕发生机。“做花灯这一行,不要指望大富大贵,但通过努力把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是可以的。退休前,我白天上班,下班后做花灯补贴家用。二儿子陆敏是我的徒弟,现在已办理停薪留职,一门心思从事花灯创作。”陆有文说。除了挣钱养家,他们还获得了不少荣誉,陆有文是秦淮灯彩省级非遗传承人,陆敏获得南京工匠、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这让他特别自豪。

据介绍,秦淮灯会和秦淮灯彩已实现生产开发市场化,并与企业、高校共建设计营销平台,实现研究传承与生产性保护一体化发展,灯彩传承人年收入大幅提升,高达几十万元甚至突破百万元。


困境逆袭,打工者成“金陵绣男”

早上8点,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记者见到了高瑞雷,他就是“金陵第一绣男”,这里有他自己的工作室。曾经一贫如洗的高瑞雷,凭借民间布艺一路打拼,在南京成家立业,买了车子和两套房子。“从外地农村到南京闯荡,对于现在的生活很知足。”高瑞雷说。

1992年,16岁的高瑞雷揣着85元钱离开农村老家,怀揣梦想到南京闯荡。但因没有技能,他见识了现实的残酷。“最难的时候,一天只吃一碗面条,只有面没有菜。没有地方住,有一次蹲在街上哭了一夜。”高瑞雷说。凭借从小到大跟随母亲学习的刺绣,高瑞雷决定创业。

创业过程少不了艰辛,马路边、天桥下都曾有他摆地摊的身影,遇到人就递名片……而他一双巧手制作的布艺饰品,在地摊上别具一格,逐渐被更多人喜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年辗转打拼中,他一直坚持提升自己的手艺,如今是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布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南京唯一一名绣花男手艺人。近年来,他用传统手艺开发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饰品,研发出工艺小鞋挂件、小靴子、零钱包、手机袋等工艺品,并将作品带出了国门,“我去过20多个国家,很多外国人惊叹于中国民间布艺”。

同时,高瑞雷与街道社区合作,教失业人员手工、编织,还在多所学校开设刺绣选修课和兴趣班,普及布艺刺绣的知识。而且,高瑞雷创办了手工坊,他的母亲和妻子加入其中,还有十几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路前行,未来会越来越好。


自我造血,推进生产性保护

陆有文、高瑞雷等老手艺人的一路前行,一方面是他们以匠人精神不断提升技能,创新创作现代人喜欢的作品;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社会多方推进的非遗生产性保护密不可分。以秦淮区为例,拥有非遗项目总量93项、各级非遗传承人226人,拥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基地11处、区域内展示场所21处、传习所30余处,打造非遗特色校园19所、南京白局校际联盟18所。

老手艺是城市的记忆,更牵挂着市民对故土的乡愁。在传承发展中,老手艺等非遗项目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比如,传承人收入不高转而改行;技艺要求高、学习周期长,年轻人不愿学,传承后继无人;产品与市场需求以及现代人审美衔接不够等。为此,秦淮区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区级非遗工作意见,对秦淮灯彩、金陵刻经、金银细工、传统医药、传统小吃等独具秦淮特色、传承状况良好、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代表性项目实施有效的生产性保护,大力实施“本土非遗人才育成计划”,保证重点非遗项目传承人“老中青幼”有序衔接;搭建平台、培育龙头,形成集展示展销、互动体验、培训传承、活化利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意+非遗”产业生态链,把非遗从儿时的记忆、橱窗中的陈列品、单一的纪念品,转化为可供大众参与享受和日常消费的“文化体验”。如今,秦淮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区,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南京白局、古琴艺术、秦淮灯彩、绒花、夫子庙风味小吃、戏曲脸谱、布艺等20余个项目精彩亮相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英国伦敦设计节“南京周”、纽约时装周、美国罗利中国艺术节、俄罗斯中国文化周、对非文化交流等活动,秦淮非遗成为南京对外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