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一线救援日记:逆行,从死神手中抢救生命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9-03

编者按

驰援湖北,白衣天使是最美“逆行者”。他们治病救人,为身染疫疾者送去生的希望;他们义无反顾,用慷慨前行书写家国情怀;他们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筑起战疫长城。

截至2月底,江苏已派出13批共计2804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是全国派出医务人员最多的省份。他们在一线的工作强度有多大?他们如何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里抢救生命?他们和湖北同行结下了怎样的生死之交?他们与患者又是如何共命运、心连心?本报与交汇点APP联合推出“一线救援日记”讲述前方故事,透过这些讲述,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也记住他们如何冒着危险,为我们每个人而奋战。


驰援武汉,为每一个中国家庭而战 

2月20日 多云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口述: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危重救治组组长 惠亮亮

17号那天,如果不是一大早妈妈和儿子给我打来生日祝福电话,我都忘了当天是我41岁生日。身处武汉,我们危重救治组全体成员每天都在死神手里抢夺生命,晚上的诊疗会经常开到十点、十一点,除了每天给家人打个电话报平安,想到自己的时间真不多。

往年,妈妈总会在我生日那天的早上给我做一碗面条,按老家规矩,这寓意“平安长寿”。那天,她叮嘱我早上一定要吃面条,此时此地这份叮嘱尤其暖心。听妈妈的话,我打开一桶方便面,这个生日我吃的是“长寿泡面”。

我是江苏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此次淮安共派出29位医护人员,其中我们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有9人,除我之外,还有领队李淑艳以及队员陈亮、付鹏、孙兵、葛慕莲、李旭然、史妍妍、夏慧。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我们和当地的医护人员成了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战友,每天穿脱防护服都是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确保穿上时全身没有一寸皮肤裸露,脱下时也不会有皮肤碰到污染面。这个病毒太厉害,它像是田野中的苍耳,一旦“挂”在人的皮肤和黏膜上,就很难清除。我们从病房出来时,防护服外面布满了肉眼看不到的病毒,危险时刻包围着我们。

当然,这个细节我们都不会跟家人说。

对家人,我会发照片,让他们看到我穿着防护服保护好自己,但我不会说防护服一穿上就开始浑身冒汗;我会跟他们说出于感控需要,住地不开空调,我们用电热毯和热水袋取暖,但我不会说上班前四五个小时我们就不喝水以减少排尿;我会给他们看我才理的光头,但不会说前几天如何眼睁睁看着一位患者在我们全力抢救下离世,组里好几位“战友”无奈落泪……

我们治疗的都是危重病人,紧张、惊险的抢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截至2月19日,我们所在病区累计治愈了32名新冠肺炎患者,他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父母、孩子、爱人,他们身后还有更多亲朋好友关心的目光,每治愈一个人都会减轻病区内其他人的恐惧,增强更多人的信心。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8岁的儿子时,他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爸爸越来越安全,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生日那天,他给我画了一幅切好的生日蛋糕,家里9个人一人一块,那块最大的属于我,这份等我回家才能拿到的礼物太珍贵了!而妻子,她不仅支持我写“请战书”,帮我收拾行李,还给我采购了最贴心的物品:成人尿不湿。她知道少脱一次防护服,就意味着多一份安全。

我真的很想念他们,前些天夜深人静时,一边思考着新冠病毒可怕的传染力,一边想到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儿子,偶尔也会有不安甚至恐惧,但一到天亮,勇气就会重新涌上心头。大疫当前,我们在为每一个中国人而战,为每一个中国家庭而战,也是为我们自己的父母妻儿而战。

现在武汉的天气仍然很冷,但春天就要到了。希望春暖花开的时候能回到家里,因为那意味着武汉、湖北乃至中国战胜了疫情;我也希望在暑期带家人再次来到武汉,来看看这座无数“白衣战士”挺身而出,付出热血、挥洒过汗水的美丽城市。


让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2月10日 晴转多云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大厅A区

口述: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陈旭锋

短短两三天,这里核定的614张床位已满满当当,这一区600多个患者由我们队的5位医师——梅勇、左祥荣、王兆露、李勇和我统管,5人一班的护理团队轮班照顾,在这里每个人都要负责上百位患者。

也许是天气突然转阴的缘故吧,今天总感觉患者情绪不高,有的人甚至晚饭都是草草吃过,连续两三个病房走过去,我发现有好几位患者都有剩下的食物。经验告诉我,心情和食欲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前者建立信念,后者提供能量,缺一不可。但病患的情绪,让我内心隐隐有些担忧和不安。

同时察觉到这些情绪的,还有我的亲密伙伴,号称“小诸葛”的梅勇医师。他提醒我必须想个办法提振一下士气,但最麻烦的是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人,一个个安慰过去我们都得累趴下,因此得想个“群嗨”的法子。

不知道“武汉客厅”的哪位工作人员突发奇想,竟然用客厅自带的音频播放器放起了音乐。

火红的萨日朗!居然是这么带劲的歌。

我灵机一动,想到了曾经占领大江南北无数广场的广场舞。这种不需要特殊场地,仅需要几首歌,就可以让无数人嗨起来的舞蹈形式,不正适合我们现在这种情形吗?而且音乐从天而降,正所谓“万事俱备,东风又到”啊!

我连忙问一旁的护理组组长,看有没有人能领个舞,带领大家一起跳起来。尽管护理组没有人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也没有人接触过广场舞,但仍有三位护士直接来到场地中央,一点不怯场地先跳了起来。

很快有患者走出来了,接着不断有人汇入,还真有几个很“专业”的广场舞专家,围着姑娘们翩翩起舞。

几乎所有人都出来了,能跳的跟着跳,不会跳或者不好意思跳的跟着踮脚或者哼歌。全场欢歌曼舞!

更可贵的是,欢乐的浪潮并没有泯灭这些患者的理智,他们戴着口罩,每个人都刻意和身边的人保持着一段距离,在我眼里这段距离是这个大厅里最美丽的风景。我们的民众即使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都已经学会了自觉地和病毒战斗,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保护他人,多么可爱的人啊!

我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幕。在病毒的围困下,简单的几首歌曲,甚至没有什么舞韵的舞蹈,就是我们医护人员和患者一起对病毒发起的一轮精神冲击。有人可能因此多吃半碗饭,有人可以更容易入眠一些,有人也许会想起往日与好友相聚的美好时光。

曲终人散后,我走向我们美丽的护士们,给她们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握手致敬。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医务人员穿的是三层防护服,足足十几斤重,层层叠叠包得像个粽子,尽管她们的舞姿谈不上妙曼,却是我这辈子见到的最美的舞蹈。戴着镣铐的舞蹈,甚至透着一股凄美的味道,因为我知道那一层层防护服里早就汗流浃背了。

每逢大难有真情,这份真情很多时候不需要开天辟地的雄壮,更多的是这样的点滴关怀,润物细无声!


武汉保洁员阿姨突然向我鞠了躬 

2月28日 中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口述:宜兴市中医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 叶丽敏

我是无锡援鄂医疗队防护组的一名护士,自进驻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以来,我和组里同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协助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穿脱防护服。无论有人上班还是下班,我们都必须一丝不苟地协助、监督他们,确保万无一失后,工作人员才能身着“重甲”进入污染区与病毒鏖战,或离开医院回到住地。

每次帮同事穿脱好防护服后,他们都会笑着说声“谢谢”,我们也会轻松地回一句“不客气”。大家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感谢的话哪用得着说。

可是,E—18病区保洁员陈阿姨连珠炮似的“谢谢”,和那猝不及防的一鞠躬,却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分量。

陈阿姨名叫陈凤姣,武汉本地人。当初,本院的保洁人员可以自愿选择是否留下。最终,包括陈阿姨在内的3名本院保洁人员选择坚守岗位,和医护人员一起战斗。可别小看了保洁阿姨,要知道,在武汉市累计确诊的4万多病例背后,是难以计数的感染性医疗废物、各种被污染的生活垃圾,以及弥漫着病菌的各类医院空间。就是在这样高危的环境下,勇敢的保洁员们做起了“清道夫”。

很多医护人员都记住了陈阿姨风风火火、做事麻利又认真的样子。每天早晨,陈阿姨要从缓冲区将医疗垃圾经由专门的污物通道运输到外面,然后对一间间病房进行清洁,包括打扫、擦拭、运输垃圾……时间长了,阿姨和我们熟识起来,每次见到我们,总要热情地打招呼,也很健谈地说起自身的情况。原来,疫情发生前她就在这个病区工作,对这里已经有了感情,疫情突然来临,她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留下来帮忙。心理负担也是有的,但她说,每次上下班时有无锡防护组人员细心地帮她穿脱防护服,她顿时觉得“安心多了”。

就在前两天,我帮她脱防护服时,她突然向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阿姨说:“非常感谢你们来到武汉支援,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你们在,我们就觉得安心。这两天,我在病房里听到了笑声,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

好感动。阿姨的话也太催泪了吧!

这还没完。当阿姨脱好防护服,准备开门出去时,她轻轻地对我说:“谢谢你,叶老师。你也要多保重,我们大家都要平平安安回家。”

嗯,一定会的!

来自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的刘敏老师也对陈阿姨印象很深。她说有一次,她对阿姨坚守岗位的行为表达了敬意,谁知阿姨的眼泪刷一下就流下来。阿姨边流泪边说,她是本地人,留下来是应该的,可是你们……

一直想给陈阿姨拍几张照片留念。只可惜,手机不允许拿进污染区,在清洁区遇到阿姨时,她往往步履匆匆,拎着包就要离开。好不容易请同事帮忙拍了几张——阿姨穿着防护服冲着镜头比“V”,多像胜利归来走出舱门的宇航员!

细数在武汉的日子,这样的闪光时刻是疲惫生活里惊喜邂逅的小小宝藏。

不光保洁员阿姨,所有武汉人都是我们的战友和后盾。每次去酒店前台领取医院寄来的物资时,不管包裹有多沉,快递小哥一定会抢着帮我们拎到前台,走之前总要和我们说一句:“我替武汉人民谢谢你。”在酒店里,无论我们需要什么帮助,酒店工作人员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当我们道谢时,也一定能收到最真诚的一句:不是谢谢我们,而是谢谢你们!

其实,他们也是英雄呀。疫情面前,有的人选择了逆行,有的人留下来坚守,他们在地图上“位移”的方向不同,却都是勇敢地迎向疫情,用奉献精神铸起了一道血肉防线。


出院时,72岁老人写下“活着真好” 

2月28日 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口述:无锡援鄂医疗队队长 无锡人民医院ICU副主任兼心肺ICU主任 许红阳

一早,微信上就收到一封感谢信,是1床的赵阿公发来的。他和2床的老伴罗阿姨一起住在重症病房,经过18天的治疗,今天就要出院了。

我查了下记录,两位老人是11日凌晨4点24分入院的。头天傍晚,我们进入医院接管重症病区,一下子就涌入一大批病人,短短10分钟内就收了32位病人。此前当地床位太稀缺了,武汉一地的医疗资源根本无法应对这么大疫情,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还好各地医疗队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驰援武汉,缓解了这种状况。

两位老人入院后,医疗队的同事发现赵阿公晚上睡不着,罗阿姨倒是很放松。大家轮流陪赵阿公聊天,慢慢才了解到,前些天阿公拼尽全力照顾罗阿姨,两人被感染后,阿公带着阿姨在医院等候门诊,有时遇到重症病人,阿公会搂着阿姨,用手挡住她的眼睛,不让她看到那些悲惨的景象。他现在的紧张和失眠,是一种经历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胆怯和紧张源自他对妻子深沉的爱。

既然两位进了我们无锡医疗队的病区,那么,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们吧。

转眼已是18天,两位老人要出院了,他们向每位医护人员道谢,跟他们合影,医疗队送给他们一人一只苹果,祝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平平安安。

办完出院手续,两位老人还要去隔离点继续隔离14天。前几天,赵阿公给负责护理工作的副队长张燕发了一条微信,那是他的出院日记,题目叫《活着真好》。

这位72岁的老人写道:“活着真好,这是我和死神擦肩而过的切身体会。

在千万人群中,我是一棵无名小草,一场空前疫情几乎将我连根拔起。有一段时间真难,在医院看病,总会看到有人倒下。医疗资源已经承受不起那么多的病人,医院到处都是带着被子睡在地上、走廊、大厅里的病人,到处是垃圾无人清理,恐惧绝望吞噬着每个人的心。

虽然我满眼看到的都是伤痛,但心中却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排队打针,我闭上眼晴,心里默默地哼着歌,想着别的事情,不让病情牵着我的心走;听到响声,人群骚动,我知道有人倒下了,我不睁眼去看,顽强地坚持着;我删除了手机里安排后事和告知家人各类密码的留言,我要活下去,不言弃,不放弃。

每天在儿子的接送下看病吃药打针,9天后,终于盼来了政府应收尽收的爱民好政策,我和老伴感到温暖,迎来了希望,我心中又添了一份活下去的信心。在江苏无锡援鄂医疗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我和老伴病情明显好转,虽然中途有反复,曾发热达38.4度,但是我心里坦然,一点都不慌。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宽大的护目镜,我看不清你是谁,但我知道你是冲锋在疫情一线的英雄,你是一名逆行者,你是勇士,你每天与死神顽强拼搏,只为让更多的人活下来,有你们在,我坚信不疑自己一定能走出这里……”

日记挺长。虽然常年从事重症救护,见过很多生离死别,但读完这篇日记,我的眼睛还是模糊了。这是一篇凝聚着苦难与希望、绝境与新生的日记,记录了一个生命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心路历程,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份史料。同时,我也从来没像现在这样,身处驰援一线的滚滚洪流中,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和他的国家是如此密不可分,深深感受到“国泰民安”这四个字里穿越时空的祈盼。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王宏伟 冯圆芳

本报通讯员 周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