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相城:蓝天绿水铺就致富路
来源: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 日期: 2021-06-12
卜训青种的鸡头米陆续成熟
太平街道沈桥村整治前
成方连片的鸡头米水田
鸡头米,也叫芡实,因果实形似鸡头得名,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咱们苏州人的“心头好”之一。凌晨两三点,当城市中的人们还在熟睡之时,苏州相城太平街道沈桥村的田埂上,已经亮起了一盏盏探照头灯。趁着夜晚凉快,采摘工们在广袤的水田中抓紧时间采摘鸡头米。
忙碌了大半夜,当阳光洒上圆圆的叶片,这片鸡头米的主人,53岁的卜训青招呼大家上岸休息,自己则开始清点当晚的收获。“每天大概能摘1000斤左右的大果实,果实要先分离出果米,再剥出果肉,跟莲子一样。”卜训青说,每10斤果实最终只能出1斤果肉,而且鲜嫩的鸡头米只能手工采摘、手工剥离,生产速度比较慢,这也是鲜鸡头米价格一直偏高的原因。
已经种了八年鸡头米的卜训青,是江苏省连云港人。“当初来沈桥种鸡头米,也是因为苏州鸡头米市场需求量大,就想着承包一块地种种看。”卜训青没想到,这一种,不仅种出了一颗颗白糯的鸡头米,还种出了一条蒸蒸日上的小康路。
一开始,卜训青从村里承包了30多亩地。“几年摸索下来,鸡头米的品质上去了,客源也稳定了,产量可以说供不应求。”尽管卜训青很想扩大种植面积,但2017年以前的沈桥村,村内集聚着100多家“散乱污”企业、作坊,不仅没有闲置的土地,连周边的环境也多少受到了影响。
“我们在这边种地,经常呛得不敢说话。”卜训青回忆,当时的沈桥村,一眼看去全是密密麻麻的小作坊,尤其像家具、五金作坊,有粉尘、喷漆的气味,非常难闻。2017年,相城区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沈桥村工业区以此为契机,完成淘汰关停“散乱污”企业167家,腾出土地340多亩,并对土地进行复垦复耕。
一直生活在沈桥村的卜训青,眼看着周边的厂房没了,绿油油的土地回来了,不由心动了。2018年,听到复垦土地在公开招租,卜训青立刻带着个人证件到街道进行登记,并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功竞标租到复垦土地。
如今,卜训青在沈桥村共承包了198亩土地,其中120亩用来种植鸡头米,78亩种植水稻等作物。“复垦土地的肥力比较弱,种鸡头米正好可以养地。”卜训青笑着说,现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水汪汪的,看上去舒服多了,空气、水质也比原先好了很多,每亩的鸡头米产量也比原先高了10斤到20斤。
借着“散乱污”专项整治的东风,沈桥村的不少村民和卜训青一样,不仅住得舒心了,而且收入也有了提高。去年,沈桥村村民周小弟也承包了复垦复耕的142亩农田,夏天种鸡头米、水稻和西瓜,冬天种小麦、油菜和蔬菜。虽然劳作辛苦,也要靠天吃饭,但收入比在工厂上班多了不少。
不仅如此,像卜训青、周小弟这样的种植大户,还会在农忙时节雇佣周边村民帮忙干活,这也为其他农户带来了额外收益。“像现在鸡头米上市,一直到10月份,一个工人采摘一天能挣300多元。”周小弟说,给水稻拔草等轻点的活儿,一天也能挣七八十元。
如今,鸡头米刚上市,卜训青、周小弟接到的电话几乎不断。除了苏州本地的客户,还有上海、安徽等省外的客户争相订购。卜训青还在家人的帮助下开始了网上销售,把新鲜鸡头米通过冷链运输卖到全国各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曾经脏乱差的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绿色农田、新鲜空气再次回到村庄,村民们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苏州相城,沈桥村是集中清理的61个村级工业园之一。如今,随着一批落后产能的淘汰,越来越多土地恢复了生机盎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