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让绿色成为美丽新北最靓丽标识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1-26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美丽江苏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江苏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常州实施“532”发展战略主战场、跨江融合桥头堡,常州高新区积极践行长三角生态中轴战略,坚持控增量和减存量并举,重点围绕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美丽新北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鲜明底色。

“生态细胞”构筑“生态绿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今年5月,新龙生态林核心区正式建成开放,标志着常州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新龙生态林全线开放。

10月,孟河小黄山一期盛大开放,“一心一环八宕”的规划布局,让新北区又迎来一处绝美“森林氧吧”。

打开常州市新北区生态版图,一个一个“生态细胞”构筑“城市绿肺”,扮靓城市最美颜值。新北中心公园,既有超300年古银杏树,又有樱花、梅花、合欢树等,水域面积1.6万平方米、公共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绿化率77%;飞龙运动休闲公园,体育运动设施与绿色生态景观有机结合,滨水草坪美如画卷;高铁生态公园,百草丰茂,鸟语花香,设有“千岛拥翠”“怡情雅趣”等滨水生态景观带,水域面积达150亩,绿化覆盖超过80%。

人在林间行,林在城中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目标。常州高新区持续实施生态源保护、城乡公园绿地、生态廊道、生态绿道、特色主题建设等六大“生态绿城”建设工程,把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与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江边污水处理厂是常州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厂区北侧建有人工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污水厂尾水经湿地生态净化后排放至长江。项目建成以来,有效提升了尾水水质,在湿地净水的基础上,还构建了樱花堤、水上森林等特色景观,同步建设了集科普、宣传、休闲为一体的邻里中心。污水厂由此从“邻避”变“邻利”,与市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该项目也被评为省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目前,全市共有2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运行或在建尾水生态湿地达到12座,生态净化规模达到39.1万吨/日。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构筑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格局,做好生态绿城建设加法。持续实施小黄山、新孟河等重点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优化完善以长江、运河、藻江河等为骨架的“四横四纵”生态廊道构建。新龙湖湿地公园等23个公园绿地建成开放,连通城市公园和生态片林等点状分布的生态细胞,让绿色生态元素覆盖全域。按照“应拆尽拆、应绿尽绿”的原则,完成沿江一公里范围内3000亩生态复绿和5公里生态廊道,生态岸线占比全省第一。城乡绿色开放空间在推进中不断拓展,实现“增核”9264亩,“扩绿”3958亩,“联网”近50公里。

“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

全面攻坚持续“亮剑”

打开全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新北区按照“分类实施,逐步接入”原则,1740家产废单位全面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产生环节包装、称重就生成二维码标签,到入库、出库、转移、处置全流程一码贯通,实现新北区危废管理横向联动企业、纵向贯通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监管。

“系统对企业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危废产生量、贮存量不仅进行了登记入账,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库存超过贮存设施可容纳量、贮存时间超过30天,超过24小时转移未签收等情况进行实时预警。”常州高新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新北充分利用该功能,实时定向督促企业减少库存量,库存降幅连续2年达10%以上,降库存工作保持常州第一梯队。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常州高新区在持续“亮剑”治污过程中,不断提升信息化防控手段,推动监管形态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查究、治污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截至11月30日,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低碳转型升级、生态保护修复、碧水保卫战等共计8个专项、1729个子工程,目前已完成1655个子工程,完成率高达96%。

为“擦亮”蓝天,新北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到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从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到精细化扬尘管控;从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到移动源污染远程在线监测。完成“一企一策”整治企业222家,燃煤锅炉超低排放11台、低氮改造163台。推进重点区域整治,重点对在建工地、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汽修行业等开展巡查治理。充分应用热点网格精准溯源系统、激光雷达扫描、走航等科技手段,提升精准治气、科学治气能力。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全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白云“大片”频刷朋友圈。

为保卫碧水,新北区扎实推进长江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三水统筹”。开展骨干河道“消劣奔Ⅲ”行动,按照“一断面一策”编制汛期防范应对方案。开展全区2274家企业涉磷调查,率先在浦河片区进行试点工作,逐步摸清工业总磷污染情况。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加大重点河道排污口溯源排查力度,年内完成10条主要河道的排污口溯源排查,形成全区排口“一张图”闭环监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全区累计建成城镇污水管网786公里,全面实现污水主管网全覆盖;累计完成村庄污水治理441个,获评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示范县。

为守护净土,新北区坚持“控源头、防新增、重监管、保安全”思路,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巩固提升土壤生态风险分类管理,有序推进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切实保障“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落实92个关闭化工遗留地块的土壤风险管控,完成太平洋电镀、关辉电镀、红旗化工涉镉排查及凯顺电镀等重点企业土壤修复工作。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题,新增危废收集处置能力3000吨/年,区域全覆盖的收集体系基本成型。

砸笼换绿有序低碳,

构建“流金淌银”的“生态银行”

绿植成荫、鸟鸣啾啾、步道条条。再回首,常隆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平已认不出他曾工作数十年的厂区——除15.5亩的办公楼保留改造成了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外,常隆化工其余土地均实施了生态复绿。

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25.8公里,是江苏沿江城市中岸线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均位于常州高新区。这个曾一度集中了常州45%重大工业危险源、安全隐患一触即发的沿江地带,成为掣肘当地生态保护的突出短板。

是墨守成规固守原地,在生态环保“高压线”下艰难维持;还是革故鼎新转型搬迁,勇往直前闯出一片新天地?

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要坚决拿下!听闻新北区决策层壮士断腕的决心,李小平决定将企业搬迁转型,瞄准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材料项目,继续在常州扎根发展。

“破”与“立”之间,高新区探索“空间补偿”机制架起桥梁。“厂区生态复绿后,形成的林地、草地等非建设用地,将置换形成相应比例的专项规划空间流量指标进行易地使用。”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副局长齐晓宇表示,化工企业关闭与厂房拆除、腾退地块污染调查、评估与治理、权属调整、生态复绿、评审验收、财政资金保障,这“七位一体”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流程、闭环操作的办法,正是新北探索出的化工企业用地综合性治理新路径。

砸笼换绿,产业转型促低碳发展,构建“流金淌银”的“生态银行”。今年冬天,被住建部列为“科技示范工程”的高铁新城智慧综合能源站集中“智慧供暖”。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新龙分公司负责人张益林介绍,常州高铁新城智慧综合能源站为长三角规模最大的区域集中供暖项目,该项目设置“1+2+x”个能源站,运用9大原创核心技术、21项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热泵系统从江边污水厂的排放水、藻江河水提取热量,或通过这些水释放热量,实现对高铁新城内新建用户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75%。

“项目全部投产后,可供应高铁新城600多万平方米建筑使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万吨。”张益林说,项目建成投运后可以解决近2万户居民和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供暖制冷问题。

凝聚“红色”力量,

“生态先锋”领跑绿色发展

今年10月,常州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新北工作站正式揭牌,这也是常州首个区级汽修行业工作站。该站由常州市交通执法支队新北大队党支部、新北生态环境局党支部、常州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党委联合打造,依托“先锋绿源通”党建联盟平台,是交通运输、生态环境部门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落实落细党建协作机制的具体举措,也是“党建红”“交通蓝”“生态绿”携手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以“红色”引领“绿色”、以“红色”推动“绿色”、以“红色”保障“绿色”,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今年以来,新北生态环境局以“六着力六带头”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领作用,将党支部分类达标建设与环保业务深度融合,广泛汇聚基层党组织在污染防治攻坚一线战斗力,奋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治污攻坚,创建“高新生态先锋”党建品牌。把党建联络点共建结对、党建联盟等亮点工作融合到“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传统党员活动载体中,结合爱国主义、拥军优属、亲子活动、文明实践等活动主题,创造性地丰富党内生活。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分别在三个环保所建成党建工作室,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下沉到执法第一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思想保障和组织保证。通过以点带面、双线联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清洁城市、清洁乡村、清洁水源、清洁空气、信访调处、六五宣传、直连企业、环保惠企、助企培训、走访基层等“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行动;组织“党员网格走亲”活动,慰问帮扶困难群众39户,走访信访户45家,协同推进社区基层网格管理。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守住金山银山,又要恢复绿水青山,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推动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危化企业全部“清零”,建成滨江十里绿廊、新龙生态林等重要生态屏障,绿色生态底色愈加彰显。

持续优化生态空间形态。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持续实施长江重要湿地、小黄山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加快形成沿江生态林、新龙生态林、沪蓉高速防护林,以及澡港河、德胜河、新孟河生态廊道“四横四纵”生态格局;循序渐进实施常泰高铁、大运河、新孟河等生态廊道工程,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景观风貌。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紧扣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双向发力,加快实施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做好雨污管网建设基础性工程。全面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持续巩固长江大保护成果。全力攻坚破解“化工围江”难题,科学布局新材料、新医药等优势产业,争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试点。建设“江边森林”“滨水生态景观长廊”,打造最美长江岸线。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兼具满目翠绿“外在美”和提升可感“内在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北正在靓丽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