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规律更是担当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1-07-21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坚持“绿色发展”,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是对民族未来的担当。如何在推进新一轮跨越中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洪泽?这个问题,实则是要求洪泽不折不扣地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积极践行“绿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中央把“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从全局高度谋划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将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变革。洪泽区怀抱洪泽湖,东挽白马湖,水域面积占55%,森林覆盖率达41%,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后发崛起的绿色优势。洪泽应用足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在制定政策、培育产业、招引项目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首先考虑生态保护,优先安排绿色空间,聚力打造苏北生态旅游首选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努力走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发展既是新理念也是新空间,更是保持经济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新动力。近年来,洪泽区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并重,注重优质项目集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以机械电子、现代纺织、食品加工等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以绿色稻米、生态渔业、健康食用菌为优势的农业产业和以湖滨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按照“两聚一高”新要求,洪泽将更加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税收贡献高、产业关联度强的“三高一强”项目,扶持现有传统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持续对高能耗、高污染、低质态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置换清理,确保经济运行质效。
加快建设“绿色城市”。绿色生态是幸福生活的构成要件,也是影响群众幸福感的关键要素。随着南京江北新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和省级战略实施,宁淮城际铁路启动规划建设,洪泽城市发展迎来新一轮机遇期。洪泽将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以发展旅游提升城市品质为路径,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化湖滨生态旅游新城。坚持绿色规划引领,强化旅游功能在城市建设中的统揽作用,精心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引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与产业规划等,实现“多规融合”。打造千年古堰洪泽湖大堤、河工风情蒋坝、养身温泉老子山、传统村落龟山等一批核心景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真正把历史的遗存、自然的馈赠、现代的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城市中。
大力弘扬“绿色文化”。理念只有转化为文化,才能被信仰和坚持。洪泽区注重绿色文化培育和绿色生活习惯养成,广泛开展绿色创建行动,引导群众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创成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习惯养成必须时时恪守、久久为功。要继续致力构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全民行动体系,认真落实生产环节生态责任,支持绿色生产,鼓励环保循环技术应用;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推荐绿色产品,提倡绿色出行,持续开展绿色生活方式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理念,让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群众的行为自觉。
严格落实“绿色制度”。实现绿色发展,严苛的环保制度是保证。洪泽区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全区40%以上的区域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确保洪泽湖、白马湖两大水源地和南水北调水质安全,荣获全省生态红线区域监管第一名;坚守生态底线,完善项目环保准入机制,实行新招引项目准入先期评估制度,将资源消耗、生态效益、科技含量、税收贡献作为项目准入的重要指标,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环保执法,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按照全省“263”专项行动部署要求,洪泽区将进一步完善环保准入制度,对超出区域环保容量、不符合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落地,对排污不达标企业进行重点整治、限期达标,不能达标的坚决予以关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打好治水、治气攻坚战,全面推行河长制,突出抓好浔河、洪新河等重点河道生态保护;全力整治工业废气、工地扬尘、秸秆禁烧等痛点难点,有效提升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碧水蓝天。
(朱亚文 作者为淮安市洪泽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