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汤泉苗木“致富经”传向苏皖边界村庄
来源: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日期: 2021-06-15
每逢清明前后,安徽省和县香泉镇龙山村都会迎来“苗木招聘会”——来自周边多个自然村的千余名村民,带上毛巾、草帽、水壶,早早从家里出发赶到苗木基地,等待着苗木老板“面试”将他们领走。而这些苗木老板,大都来自南京浦口区汤泉街道。汤泉是著名的“苗木之乡”,随着苗木产业扩大,汤泉的苗木大户将眼光投向了紧邻的安徽马鞍山和滁州,不但扮靓了一座座荒山,更为当地提供了致富“样本”和工作岗位,带领更多的百姓走上小康路。
荒山披绿,2000亩苗木扮靓和县龙山村
沿着浦乌路一直向西南方向行驶,进入002省道,导航便开始语音提示:您已进入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进入001乡道后,只见道路两旁的农地里长满了一排排整齐的雪松苗,熊明斌的苗木基地就坐落在此处——龙山村。
熊明斌是土生土长的汤泉人,但却对龙山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看来,这里不仅是奋斗事业的地方,更是自己的第二故乡。
龙山村是和县香泉镇下属行政村,下面还有小仵、大仵等30多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9000多亩,林地面积1万多亩。“你能想象出来吗,一个村子面积超两万亩是什么概念,真的是地广人稀。我刚来时很多土地都荒废着,村民只种一些口粮,尤其林地,基本没人打理,很多山头都光秃秃的。”熊明斌回忆。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里荒山很多,一旦遇到干燥天气,整片山林的防火形势就十分严峻,“也有村民提议大家种植经济果林,但我们一没技术,二没销售渠道,哪个敢干呢?还不如到县城打工。”
2015年,熊明斌来到龙山村,流转了约2000亩的山林种植苗木。经过一年多的拓荒,这片山头上演了一出“变形记”。如今,走在山中,仿佛穿行于花卉苗木的长廊中,雪松、玉兰、榉树、红枫、红叶石楠等几十种苗木迎风摇曳,红的绿的紫的,像彩色的地毯铺展开去。
捧上“新饭碗”,老夫妻年收入10余万元
今年56岁的乔德福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一条洗得略发白的藏蓝色毛巾搭在左肩上,刚挖树回来的他坐在屋檐下休息,不时用毛巾擦拭鬓角的汗水。
作为龙山村本地人,乔德福和老伴的收入,在村民当中完全算得上是“佼佼者”。
而在2015年之前,乔德福夫妻俩的生活还过得紧巴巴。过去,乔德福的主要工作是伺弄家里的口粮地,夏季则天天晚上出门抓黄鳝补贴家用,每到夜晚,乔德福的老伴总是担惊受怕,“就怕出点什么事,我一个人在家里根本睡不着,基本上都会等他回来才能去休息。”
随着熊明斌的到来,乔德福将家里的十几亩地租了出去,并在苗木基地找到了工作,他负责挖树,老伴在食堂负责做饭,夫妻俩双双捧上了“新饭碗”。
记者了解到,挖树一活虽然时干时停,但收入十分可观,一年挖树200余天,乔德福收入可达8万余元,老伴在食堂一年收入2万余元。“再加上租金,你想想,我们老两口一年10多万元呢,工作就在家门口,搁以前想都不敢想。”乔德福一脸笑意地说。
产业转型,周边纷纷建起“绿色银行”
存进绿色,收获幸福。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样的“绿色银行”不仅存在于和县,在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苗木已然成为主导产业之一,不少当地人在汤泉苗木大户的示范下也走上了这条致富路。
1999年,汤泉苗木大户周仕涌受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政府邀请,在当地租下了300亩土地种植苗木,基地很快发展到2000余亩。当地不少村民在他的指导下,也开始“试水”种植苗木。
吕希民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作为袁庄村老村长,2000年,吕希民通过整合、流转等形式,承包了30亩土地种植苗木。“承包土地搞种植是头一遭,心里没底。”吕希民说,没经验是最大的“心病”,但很快周仕涌就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从栽种到施肥,从排水到修剪,什么都教,还带着我们一起销售。”如此一来,吕希民就把家安在了山上,建起了“绿色银行”,不仅将荒地全部激活,一年收入更高达20余万元。
同步激活的还有同村及邻村村民的致富热情。锄草、浇水、施肥、喷药等维护管理都需要人手,苗木基地里固定员工有近30人,农忙时节,站在茫茫山林里,放眼望去,山头上常常可见农户干活的身影,山林间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务工务农两不误,钱袋子越来越鼓。”村民乐呵呵地说。
记者手记
传好“致富经”,种出“绿富美”
苗木,是浦口区汤泉街道的名片。汤泉因苗木而兴,村民也因苗木发家致富。如今,越来越多的汤泉人走出去,将这本“致富经”传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通过种苗木种出“绿富美”,让更多人认识到广阔山林大有可为。
近年来,随着浦口区与和县、南谯区等地深入推进一体化发展,汤泉苗木越来越深入地将这些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跨界合作的背后,是众多老百姓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