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南京鼓楼: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让世界听见东方“回声”

来源:南京日报 日期: 2021-12-01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花杯”金奖,德国红点奖至尊设计奖,首位获邀以个展登陆米兰三年展的中国设计师,主持完成多个国家、省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在“江苏省劳动模范”马聪身上,有诸多荣誉光环。在这些光环背后,是他近三十年来,对非遗技艺的当代化传承、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表达与中国故事的产业化落地的不懈研究和有益探索。

南京鼓楼: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让世界听见东方“回声”

“个人理想要契合时代脉搏”

致力“非遗传承”,传统技艺实现活态传承

1994年,马聪毕业于厦门大学油画专业,带着成为画家的梦想回到南京,没想到却在设计行业闯出了名堂。入行的第二年,他主创的作品就获得了业内两项大奖,马聪对设计行业的热情就此点燃。此后三年间,马聪主创的作品陆续获奖,他对行业的热情也越来越旺。

南京鼓楼: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让世界听见东方“回声”

从独创云水纹样的手工双面绣落地屏风到形似青衣水袖曼舞的紫砂茶具,在马聪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一个元素贯穿始终,那就是“非遗技艺”。谈及非遗情结,马聪介绍,在早期设计中,他发现诸如希尔顿、凯悦等知名大牌对时尚元素早已司空见惯,他们更希望在设计中融合非遗技艺等独特的中国文化。在走访学习中,马聪又发现很多老手工艺人技艺纯熟,却不懂得用当代语言讲好传统故事。虽然非遗需求日渐兴盛,但非遗技艺却日渐式微,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只有个体愿望和时代脉搏相统一,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相契合,我们的理想才更有价值。”非遗技艺如何实现活态传承?马聪用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创新结合的方式作出回答。

2020年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无锡召开,马聪肩负为此届博览会打造IP的重任。在任务之初,他就将目光聚焦在“惠山泥人”。“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特产之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其传统的“阿福”形象虽然经典,但应对当代的多元化需求却稍显乏力。

南京鼓楼: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让世界听见东方“回声”

如何在打造IP的同时兼顾非遗技艺、地方文化和市场需求,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马聪向创新要答案。于是,泥人形象“福运来”“喜运来”诞生了,从魔法师到宇航员,从孙悟空到猪八戒,100款突破传统形象的泥人角色被应用到手办、T恤甚至是手机壳上,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实现了在地文化、在地技艺、在地生产,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非遗,并爱上非遗。

2016年,马聪发起了“百工造物”创新非遗手工艺众创平台,吸引全国各地60多位省级以上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加盟。三年后,在省、市、区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马聪将工作室搬到鼓楼区古林公园内,打造江苏省非遗创意基地,致力于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当代活态转化手段,努力实现“文化遗产”向“文化财产”的转化,无形价值向有形资产的转化。

“勇于创新也是劳模精神”

发扬“劳模精神”,非遗创新彰显文化自信

2018年荣获“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21年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一路走来,马聪始终以创新推动非遗传承,以创新彰显文化自信,生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南京鼓楼: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让世界听见东方“回声”

“埋头苦干不是工匠精神,也不是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勇于创新才是其中应有之义。”在发扬“劳模精神”推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马聪逐渐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传承和创新不是先后顺序,是与时俱进、齐头并进的关系,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彰显文化自信。”

将“水·风·鸟·鱼·丝·梭”等视觉元素,以刻漆技艺生动呈现在嘉兴永欣希尔顿酒店;把剔红漆器、金银细工、云锦等数十种非遗技艺巧妙搬进天津世贸希尔顿……近年来,马聪和团队成功将数十万件非遗创意创新作品引入国际500强企业。

南京鼓楼: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让世界听见东方“回声”

在文化服贸领域,马聪带领团队更是实现了多项中国文创产业在国际文化创意交流和文化服贸中“零”的突破,为国争光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带着“文化自信”走向世界。2018年9月,马聪带领29位中国手工艺人亮相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将中华文化、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与世界级奢侈品大牌比邻竞技,展现了中国文创团队的创新力、提升力和凝聚力。

“致力文化传承,唯有创新才能给历史以未来;作为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才能赋予劳模新时代内涵。”马聪说。

“整个世界都在期待我们”

讲好“中国故事”,世界舞台听见东方“回声”

塔顶为盖拱为梁,融合石雕、木作等多种非遗技艺……2016年,马聪以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为原型设计出壶具作品《回声》。作品一经亮相便夺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至尊设计奖,来自600年前的东方美学在当代生活里的创新运用打动了海外观众,也让世界听见了东方“回声”。

“整个世界都在期待我们!”如今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东方美学,也曾有过苦苦探索的历程。马聪介绍,2017年他在米兰设计周发现,不论是米兰家具展还是米兰三年展,都鲜有中国大陆的设计师和品牌出现,这让他极不甘心。“中国文化是那么璀璨、中国技艺是那么精湛,我们需要让世界看见中国设计,听见中国声音。”

南京鼓楼: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让世界听见东方“回声”

回国之后,马聪暂停了公司的商业定制业务,投入所有精力策划研发《花窗:文心创物》特展。2018年4月米兰设计周,马聪带着极具东方审美和中华非遗技艺的“花窗”系列作品亮相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惊艳全场,在米兰设计周1400个官方活动中被推选为“TOP30”。

三年展总裁冈切拉多代表主办方举办了隆重的仪式,将已故意大利著名雕塑艺术家Carlo Ramous的签名作品赠予马聪个人,以表达马聪尊重文化、弘扬学术与创新融合的理念以及对中意文化交流未来的期待。马聪介绍:“这是他们对东方传统文化现代传承的认同和期待。”

南京鼓楼:让非遗技艺“活起来” 让世界听见东方“回声”

“整个世界都在期待东方美学的爆发。”近年来,马聪不断地在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不缺文化和技艺,缺的是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达。我所探寻的就是要用中外人民都喜闻乐见的创作语言,去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