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书写助残圆梦新篇章——盐城市推进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纪实

来源:盐阜大众报 日期: 2021-09-03

“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丽中国梦”,是今年全国助残日的活动主题。

盐城约有51.2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4%,这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正越来越多地得到我市社会各界的关注、关爱和扶持。

为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市相继出台了盐城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残疾人幸福生活推进计划”、“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免费康复计划”、“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意见”、“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宾馆、酒店、超市、机场、车站,为残疾人配备的专门设施越来越完善;医疗、救助、扶贫、就业、教育,面向残疾人的“普惠”程度越来越高。

“让广大残疾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正一步步从蓝图变成现实。

在服务中突破  ,使政策温暖残疾人的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正在市博爱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毛毛,今年6岁。他正在清晰、流畅地背诵古诗。毛毛已经在该院治疗了近5年时间,刚来时坐都坐不起来,现在不仅能坐,能走,还学会了说话。毛毛的奶奶说:“感谢党和政府,要不是有免费治疗政策,这孩子就没救了。”院长周劲松说:“像这样的孩子看病,个人不花一分钱,但是,政府每年要补贴一万多。”

近年来,我市重抓各项特惠政策落实。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护理补贴、残疾儿童免费康复、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除学费和大中学生教育专项补贴全部足额发放到位,解决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生活上的困难,残疾人切实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推进康复项目进医保,是我市残疾人社保政策的一大突破。市残联与人社、卫生等部门协调,先后出台了残疾人康复项目进医保、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认定办法等政策文件。市医保中心与市区三家开展脑瘫儿童康复的机构签订协议,对脑瘫儿童康复报销标准在省补的基础上提高报销限额,对其他康复项目报销在省标准要求内实报实销。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等一批康复机构被卫生、人社等部门批准为残疾人康复定点机构,正常对外开展康复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残疾人康复项目进医保的文件均已出台,市直、亭湖、盐都、大丰、阜宁、响水已经实现联网结报。康复项目进医保市域范围全覆盖,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我市是第一家。

据统计,去年全市重残补贴金发放人数13787人,发放资金1042.4万元;护理补贴发放人数19812人,发放资金1420.3万元;残疾学生教育专项补贴发放人数511人,发放资金56.65万元。市博爱康复医院和市康复中心医院从医保和新农合处就结算康复费用分别达300多万和100多万元。市仁爱小学为6岁以上残童落实了每生1000元的困难生活补助金,6岁以下的残童落实了学前资助金1000元。省福彩资助我市残童20万元,全部发放给了残疾儿童家长。

在务实中创新,将残疾人事业推向前进

在市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心和仁爱小学,残疾儿童在这些专业机构半天在校学习,半天接受康复治疗。这是我市独创的康教一体化模式。

市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是江苏省唯一由残联系统办的学校。尽管只有8年多的校史,但这棵特殊教育的新苗在盐阜老区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土壤中茁壮成长,成为盐城市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的窗口学校、特色学校,学校采取教育、培训和就业一体化模式,累计招收残疾学生926人,毕业459名,90%实现了就业。来自北龙港的残疾学生张蒙说:“在特教中专学习不交学费,父母每月给些零花钱就行了。现在学习家居软装专业,毕业后计划到苏南去工作。”盘湾的邱楠是按摩保健班的学生,她说:“我的妈妈是盲人,残疾人家庭子女与残疾人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免费入了学。毕业打算进医疗单位,做个按摩师。”

近年来,市残联着力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托养、康复、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模式,形成了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鲜明特色。市委、市政府将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列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项目,大力推进以公办托养为主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市、县分别建设了残疾人公办庇护安养中心。市残联多渠道筹集,即将在城南新区新建残疾人托康教就一体化综合服务基地,用地50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以满足大市区残疾人需求。正在实施的“社区港湾计划”,也已完成了25个乡镇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任务。

市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在去年增加编制,通过省民政厅假肢矫形器定点机构认证,获得中残联免费配发价值近45万元的辅具工作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在市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心成立助听器验配中心。同时与社会机构合作成立盐城市低视力康复中心,积极开展助视器验配。是苏中、苏北地区的中心站。

围绕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我市全面建立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认真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三助一给”等康复救助工程,大力开展以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服务“四进家庭”活动。在成功创建国家白内障无障碍市、县(市、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白内障无障碍长效机制,连续多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使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切实得到保障。

在推进中聚力,与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

“不断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社会地位,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让残疾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是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据市残联负责同志介绍,我市积极实施的“残疾人幸福生活推进计划”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蒙恩思尔制衣厂总经理夏正松,是一个身残志坚的创业典型,他始终认为,自己能坚守住这个梦想,离不开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扶持。特校毕业的残疾孤儿韦国涛在昆山秦峰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做秘书,每月收入达到3000多块。

在推动残疾人就业和扶贫工作上,我市持续深入开展“帮扶到人、岗位到手、政策到位、服务到家”为主题的“就业援助年”活动。每年都召开大型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命名了6个市级残疾人文化创业示范基地,县(市、区)残联采取资金支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保补贴、免费培训、岗位补贴等措施,大力培育和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全市实名制残疾人就业总数为2407人,其中:集中就业532人,按比例就业456人,农村转移就业772人,自主创业404人,其他形式就业243人,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就业指标。

结合当地的产业特色,创办星级残疾人扶贫基地,为残疾人就业、脱贫提供支撑。东台市残联利用当地茧丝绸产业比较发达的优势,创办富安残疾人扶贫基地,组织残疾人从事的栽桑养蚕项目,集中安置残疾人41名,辐射带动86户残疾人走上脱贫致富路。

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近年来,我市坚持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乡镇活动,亭湖区雅和、朝阳社区、盐都区大纵湖社区、东台市望海社区以“文化活动周”、“农家书屋”等活动为载体,提供必备的文化服务设施,定期组织文化活动,被评为省“文化进社区”达标单位,切实丰富了社区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在第十四届伦敦残奥会我市运动员汤红霞夺得2枚银牌,市残联获得残奥会特别贡献奖。

在省第六届特奥会和2013省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我市选手取得了8金、7银、3铜的好成绩。

2013年全市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筹集善款为残疾人捐赠彩电、洗衣机等生活家电,捐赠数全省第一。

一份份爱心,一次次捐助,帮助了许许多多残疾人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刚刚履新不久的市残联理事长杨刚对记者说:“我市残疾人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厚德的盐阜大地,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坚信, 到‘十二五’末,我市残疾人事业一定会达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