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沭阳县陇集镇:农房改善让乡村越来越美

来源:宿迁日报社 日期: 2021-09-3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古往今来,房子都是反映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下,宿迁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农房改善工作,沭阳县陇集镇也由此打响了一场以“提升老百姓住房质量”为战略目标的“民生之役”。

该镇以“进城入镇”为主导方向,规划了“1+5”群众居住格局,启动建设了墩前新型社区、陇上华府2个安置小区,并计划用3年时间,推进“全域改善”。

随着农房改善工程大力推进,一座又一座令人惊艳的新式农房拔地而起,既大大改善了生活环境,又留住了深深的乡愁。

在百年历史长河中,陇集镇的农房从棚舍到草房、从草房到瓦房、从瓦房到楼房,谱写了一曲曲农房改善的奋进之歌,再次展示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苏北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窝棚

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解放前夕的陇集,战乱纷争不息,洪水肆意侵蚀,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彼时,许多新迁或讨饭农户流落陇集地区,渴望能有一个安身之处。

当地张士安等党员带领广大群众,敞开“大门”,广收流民,帮助找土地、协助搭房子,安抚群众,共克时艰。大家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选择在“墩”的南侧搭建“窝棚”。顶部用两对交叉的粗木头,上搭一根横梁,再用粗草编的草绳扎紧固定,上覆盖树枝和杂草,空间狭小,没有院落,有的还向地下挖坑。

“窝棚”结构简单,材料易取,迅速解决了临时居住问题,不足是冬冷夏热,面积狭小逼仄,且没有地基,经不起风吹雨打。

(二) “山头冲”

淮海战役的胜利,苏北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以逐渐稳定,需要相对安全的居所开始新的生活。李科林、李端平等党员干部心系群众住房安危,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固墙缮草,“山头冲”迅速取代“窝棚”,占领农村大地。

“山头冲”在“窝棚”基础上改建而成,增设篱笆院落,房屋用泥土和草作为原料垒砌为2尺墙基,上为棚舍结构,山头用泥抹上,并在山头上开个门洞,用高梁、芦苇和茅草编成门,俗称“笆门”,当地人称为“山头冲”,又叫“丁头冲”。条件稍好人家,使用“板门”。“笆门对笆门、板门对板门”的“门当户对”标准,也由此流传。

相比“窝棚”,“山头冲”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小,且建筑成本低廉,挡风遮雨大有改进,保暖效果也明显好转,但房屋质量仍旧较差。

(三)草屋

建国后,人民群众步入了安居乐业的新时代,生活条件得到了逐步改善。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切实保障土地改革后各阶层人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人们对居住质量、工艺要求逐渐提高,草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草屋的建设工艺相对繁杂,建成时间相对较长。首先要挑好宅基地,然后打硪,用石滚对地基进行夯实;掌墙,泥和草为墙体原料,以层为单位,每层高约2尺、厚约1尺半,一般总高四层(包括“找水平”)左右;烧山走檐,做泥块,晾干后,垒砌山头、屋檐;桁条、架梁,将挑好的木头放在山头留好的槽里;柴笆子,用芦苇柴编成的柴笆子覆盖在桁桥上;苫草(普通百姓用麦桔、条件好些的用荭草)、泥巴压脊,将草一层压一层由屋檐铺至屋脊,然后用泥将屋脊处的草根压实。盖房的都是庄里庄外的亲邻,你帮我我帮你,“女书记”仲崇芳还曾带领“村支两委”组织群众相互打亲工。大家有时还会喊上几声号子,好不热闹。

经过多道工序盖起来的草屋美观了很多,也坚固了很多,但墙体仍经不起洪水浸泡,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依旧很低,屋面需要定期修缮。当时有句俗语“墙上加墙,家破人亡”,说的是一面墙体或者其他承重体不可以轻易破坏。

(四)土墙瓦面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型住房产品“土墙瓦面”横空出世,一时成为新潮。

有条件的百姓用砖头作基础的砖泥混合结构,墙基用3-5层砖垒起,上面再以草和泥垒墙,顶上覆盖瓦片,俗称“砖站脚”“砖包门”“砖包墙”;条件差一点的家庭,也会用砂礓、石头作为墙基;饲养屋、场院等农村集体公共设施使用较多。当时流传着“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这样的地方性歇后语。

为了解决当地砖瓦紧缺问题,让“土墙瓦面”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1968年,镇党委先后在谢桥、陇东、墩前成立窑厂,大力推进砖瓦生产,保障群众建房需求。“土墙瓦面”建成后,屋内防雨功能大为提升,不过室内仍然较为潮湿。

(五)瓦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省、市、县成立相应管理机构,乡镇成立村镇办(现为“城管环卫服务中心”)。人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前景,对住房条件有了更高要求,开始纷纷盖起了瓦房。

墩前村的王继龙、单成美、李增银等户率先住上了瓦房。砖砌墙、瓦面结构,泥浆勾缝,木制门窗,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大为提高。很长时间,瓦房成为群众居住条件改善的新宠,普及率迅速提升,且品牌经久不衰,一度成为年轻人结婚嫁娶的标配。

盖瓦房也很讲究仪式感,开工和“上梁”需选黄道吉日,房子落成后要“踩当门地”,邀请亲朋友邻共同庆祝。

在李新良、王学芹等党员干部紧盯下,桥北“最穷户”也落实了“草改瓦”政策,瓦房开始走入百姓人家,成为名扬陇集的“瓦房庄”。

(六)“锁廓”

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明确村镇规划建设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同时,国家出台了“草改瓦”政策,帮扶困难群众实现瓦房梦想。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县委县政府“劳动力转移”工程的推进,“打工经济”悄然兴起,“忙时在家种田、闲时外出打工”成为时尚,浙江宁波出现了陇集的“桥北商会”,老百姓的眼界开始提高,住房开始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群众住房爱好出现分化。李高升、孟宪文等“村支两委”学习外地经验,引进“锁廓”住宅样式,提升居住品质。

“锁廓”瓦房其实就是瓦房的升级版,两头增加了“锁廓”,主屋中间是厅堂,两侧卧室,厢房、边房是厨房,农房功能分工相对合理,室内开始硬化,“四合院子”增多。

“锁廓”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房屋建设也出现了厅的概念,条件好的家庭通常会在厅堂里摆上一套沙发、座椅、八仙桌、条型贡桌等。

(七)平房

1997年,沭阳县委县政府启动“小城镇建设”,陇集镇区初步形成“三纵四横七条街”发展框架,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进镇居住,较早地享受城镇生活。

留在农村的一部分群众,则在李和成等党组织负责人带领下,探索住房新模式,住上了“楼顶晒粮、楼下住人和未来可加二层”的平房。

平房属于楼板结构,室内水泥地坪,墙体带钢筋,两侧带锁廓,是楼房前身。坚固实用,楼下住人,楼顶晒粮,既能满足生活需要,也能服务生产需求,更能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美中不足的是,抗震性很差,市场占有率较低。不过,可喜的是,盖新房逐渐不再是新鲜事,人们“踩当门地”热情大大减退。

(八)楼房

二十一世纪初期,沭阳县城得到快速发展,一大批先富起来的农民开始“进城买房”,融入城市生活。在农村,以土地整理、增减挂钩、空间位移为主要特征的新农村建设、康居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村支两委”敢于担当、不怕吃苦,抢抓政策机遇,率先建设近200户康居示范村,并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推进墩前融入城镇生活。

陇集镇区实现“东拓南延”,谢墩、墩前、孟墩、桥北、徐圩等5个2层住宅小区陆续问世,现代化“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在西南岗地区快速生长。配套道路、绿化、下水道,像商品房一样装潢,上层自住,下层待客。

遗憾的是,虽然住房质量、居住环境大为提升,但产业不配套,居住与就业两地分隔,村居“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活力锐减。

(九)新式农房

2018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工作,以“设施齐全、产业配套、环境优美、管理到位”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农村住房”拔地而起。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迁移,推动农房文化南北融合,房屋布局由“兵营式”“行列式”走向“错落有致”格式,“徽派”农居不再是安徽独有符号,“新中式”成为全国的流行样板。

陇集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不仅考虑到农房设计的历史传承,而且考虑到村庄布局的错落有致;不仅考虑到房子的经济实用,而且考虑到房子的质量美观;不仅考虑到公共设施的配套,而且考虑到居住环境的美化;不仅考虑群众的居住问题,而且考虑到群众的就业、入学、医疗、文化等周边配套问题,专门请来品牌化规划设计公司设计规划。如今,陇集农村多为二层庭院式住宅楼房,镇区多为电梯式多层楼房,质量达到城里商品房同等规范标准,抗震性首次成为农村硬性要求。

建党百年,陇集农民住房九次变迁,这不仅是苏北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更反映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昭示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