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天宁区种植水稻面积最多的村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来源:常州日报 日期: 2021-08-16


本报讯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在天宁区种植水稻面积最多的村——武城村,760亩的水稻田里,丰收在望(见图)。

“我家6亩水稻,以前自己种,每年收入仅3000元,就把田全租给别人种菜。今年出租给村委,每亩1200元租金,我也帮着种,这样的话,年收入近3万元呢。”69岁的牟瑞成,是武城村村民,16岁就开始种田,种了一辈子田,经验丰富。他说,已经10多年没有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不过今年又能吃上了。

11月2日,武城村将开镰收割。“我们有2台日本进口的收割机,几天就能全部收割完成。”武城村党总支书记江小明说。

今年是村里第一次大面积集体种植水稻,村民虽说有4500人,但真正留在村里干农活的人不多。为此,村委用各种机械代替人工进行农事活动。除了收割机,村里还置备了4台中型拖拉机,进行犁地、翻地;2台植保机进行水稻施肥料、喷洒农药;并新买了一台无人植保机,专门进行农药喷洒;还有2台专门喷洒农药的设备。

这些设备是一点点添置的。比如喷洒农药,第一次纯人工,760亩地花费2万元。村委立即购买了专用设备,第二次花费8000元。但还有下降空间,又增加了无人机,第三次仅花费3000元。“这下,喷洒农药的人工成本就控制在3000至5000元之间了。”

现在,只有整田播种和一次拔草需要人工,其余的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了。村民在水稻田里干农活,每小时能拿到20元。而且,村里的低保户、特困户还会被优先安排。

每天早上7点钟,江小明的习惯很像以前的村民,水稻田边转40分钟,查看水稻的长势和田间管理。回到村委,他又像个管家:今年760亩水稻,人工费用20万,平均每亩人工费用263元。摊到米价中,每斤米的人工成本为0.4元。

2年前,江小明回到村里工作,提出要种水稻。很多人提醒他,种水稻要亏本的。“现在我的账已经算出来了,总投入160多万元,平均每斤米的总成本在3元。部分大米以成本价供应给村民,我们能保本。多余的大米,以每斤4.5元以上价格销售,就有盈利了。”

江小明说,村里种了400亩“武香粳”,还有360亩的“南粳46”,后者市场价可以卖到6元以上。武城村还补齐了大米产业链,投资380万元建了一个稻米加工厂,不仅解决了本村水稻的烘干加工,还可以服务周边农户,每年纯收入在40万元以上。

“干农业还是很有奔头的,现在村民干农活的热情很高,感觉又回到了从前,但又和从前不一样。”江小明已经开始谋划明年,他预计明年村委给村民们发放的各类人工工资将增加到70万元左右。

(凃贤平 贡丹芳图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