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两在两同 同心抗疫|“我是党员,必须冲到前方去!”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日期: 2021-08-25

越是到了关键的时候,越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医疗废物处置、隔离人员转运、帮助隔离居民解决问题,党员干部把责任与担当书写在一线。

熬不住的时候,靠着椅背就能睡着

“我们要协调各方拖运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卸到平台后,再由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对其传染性和感染性进行脱除。”41岁的李要建声音带着嘶哑,“组织调度、提升生产能力、严格消杀,每个环节都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严守最后一道防线。”

7月28日,扬州抗疫形势严峻。核酸检测点产生的涉疫医废,隔离点的医疗废物,新冠肺炎病人产生的各类垃圾,封控小区和接驳点的垃圾……作为扬州唯一的专业化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扬州恒星环保有限公司的医疗废物处理能力严重告急。恒星环保江苏天楹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要建主动提出,由他领队向扬州派驻工作组,“我是党员,必须冲到前方去!”

扬州主城区每轮核酸采样点有四五百个,集中隔离点超过100个,同时方舱实验室等核酸检测点位也在增加。李要建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捋顺队伍,组织拖运方案,协调内部分工,一天要打上百个电话,根本没休息时间,实在熬不住的时候,靠着椅背他就会睡着。

随着南京本轮疫情趋稳向好,恒星环保总部逐渐加人派车,还有来自全省各市的支援队伍,使得恒星环保在扬州的工作人员从49人增加到129人,日均处理能力从15吨提高到40吨,确保扬州主城区的医疗废物得到及时处理。

医疗废物处置是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成为二次传播源。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恒星环保所有人按最高级别防护,一人一天一次核酸,频繁消杀。司机平均每天出4趟车,从早上5点多一直到深夜,需要全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趟趟把大量医疗废物周转箱搬到车上,“每次回来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被汗浸湿得就像在水里泡了很久。无法按时吃饭,那也是常态。”

“我们所有人心里都只想着一件事,就是赶快收集好医疗废物,赶快处理好,赶快让疫情过去。”李要建坚定地说。

每一个细节,都要想明白落实到位

“中午12点前,密接、次密接全部清零。”早上7点多,南京市建邺区隔离转运处置专班调度小组组长马旭的手机响了,新任务来了!

“三站一场”来宁返宁人员、密接次密接及红黄码人员、发热干咳等症状人员……转运路程可能不长,却是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车辆和驾驶人员有没有到位?接收隔离点是否安排到位?如何将隔离人员最快速最安全地运至隔离点?马旭快速在大脑中盘了一遍,准备开始迎接新一天的战斗。

疫情发生后,建邺区防疫交通组与社区转运组、医疗转运组合并,49名来自公安、卫建、社区各条线相关人员组成隔离转运处置专班。

“穿好防护服,一点也不能马虎”“老人和孩子先上车”,作为防疫交通组的老成员,马旭一向不放过任何细节问题。“每一项转运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要做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

“转运第一批16人,车辆已出发。”45分钟后,马旭在工作群动态汇报。第二批、第三批……与此同时,其他社区的转运工作在同步进行。中午11点33分,最后一批车辆发出,疾控部门当日下发名单全部清空。

“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在接收时要全程穿戴防护服,天太热了,调度好时间,让他们少穿一会。”马旭尽可能将车辆到达同一隔离点的时间错开。

严阵以待。转运任务的特殊性,需要24小时轮岗待命。“25人需立即转运隔离!”当晚10点15分,任务来了。又是一轮核查、调度、出发……次日凌晨2点12分,转运任务全部完成。19个小时,专班共转运41批次197人。

“疫情不退,我们不停。”马旭告诉记者,8月15日,专班调度小组“抗疫先锋”行动党支部正式成立,在转运战线筑起战疫红色堡垒。

泡面庆生,他在疫情一线当“管家”

胡光宇并不住在禄口街道永欣新寓海棠苑小区,这段时间却成了这个疫情管控小区27栋的临时楼栋长,在这个岗位上,他度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

7月25日晚8点,南京江宁区房产局紧急动员党员参与禄口一线防疫,胡光宇成为10名党员先锋队的一员。这支队伍里年纪最大的40岁,最小的23岁,第二天早上7点集合前往禄口街道。

“以前也做过南京青奥会等时间长一些的志愿活动,没想到这次第一天就差点吃不消。”一到驻地放下行李,胡光宇就和队友们赶往被封闭管理的永欣新寓海棠苑和紫荆苑小区,搬运物资,帮居民采购生活用品和药品。

这片区域当时为高风险地区,进入区域必须穿防护服“全副武装”。7月31日,胡光宇被派驻到海棠苑小区担任27栋楼栋长。“我就像个管家,居民有任何需求都找我。”

每两天协助医护人员上门为隔离居民做一次核酸采集,为尽量避开高温,他们早上五点半就要从驻地赶往小区准备,来不及吃早饭就带点饼干、牛奶在车上吃。“大多数居民都很配合,最怕的就是有人喊不醒、有人检多了不耐烦,就要多花点时间。”胡光宇算了算,一个单元楼检完差不多要用1小时,4个单元楼检完一个上午时间就没了。

“最难的还是大中午来了物资要运送。”胡光宇说,30多摄氏度的高温,他要开着电动三轮车一家家送货上门。有的居民看他们热得护目镜上都是水珠,就拿一些冰块、饮料给他们。“一般冰块我们就用了,其他的坚决不拿。”

忙着运送分发物资的同时,胡光宇还要抽空关注27栋的微信群。“我家小孩没有奶粉和尿不湿了”“我需要买药”……群里随时可能会出现新的求助消息,胡光宇害怕手机没电看不到,就把手机和充电宝挂在脖子上,以防“失联”。

8月4日下午4点多,一位居民打电话说爱人肚子疼,小便出血,需要赶快去医院。胡光宇赶紧放下手头工作,联系负责医疗的人员协调转运车,晚上快9点又联系车辆把他们送回家。

“儿子,生日快乐!”8月5日这天正忙着,胡光宇接到妈妈的电话。他这才反应过来当天是自己的生日,没有时间多说,挂了电话又小跑着为居民解决问题。

那天晚上回到驻地,泡一碗方便面当长寿面,拿小面包当蛋糕,同事打开手电筒代替蜡烛,胡光宇过了一个简单而难忘的生日。

8月13日,支援禄口的盐城医疗队结束任务返程。在简单的告别仪式上,胡光宇和搭档多天的医护人员打趣道,“工作这么多天一直隔着防护服,都不知道你们长什么样子。”他希望再重逢时,能面对面坐下来聊聊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 陈明慧 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