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村民向市民“转身”,文明新风吹进万家

来源:掌上南通客户端 日期: 2021-06-21

小康生活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丰富,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充盈。以文化小康建设为抓手,让文化扶贫有速度,更有温度,南通开发区竹行街道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化小康之旅”,村民向市民“转身”,满腹豪情编织新梦想。

故地新妆,农家成小康。2016年,开发区征地拆迁结束后,10个行政村合并组建为6个社区,安置人数近15万人,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触见了现代小康生活水平。农村变社区、农民变市民,这一转变,矛盾接踵而来。大批新市民习惯于农耕生产生活,小区内乱倒垃圾、毁绿种菜、迷信活动等不文明现象频发。如何使传统意义上的村民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新市民,成为新难题。

成立社区科普大学,提升辖区居民科学素养;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数百位居民参与到文艺演出队伍中来;培养“百姓名嘴”,讲好发展故事……“农转居”行动如火如荼展开,攻克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

文明花开,满庭芬芳吹进千家万户。星辰社区68岁的老党员杨正新担任科普大学班级小组长,听了《环保植物进家居》的课程后,在家中布置了一个室内“小花园”,摸索植物的室内养护技术,并向左邻右舍推广,成为社区“养绿达人”。社区科普大学,成为帮助“农转居”市民树立科学意识、获得科普知识、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改善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配合科普大学课堂教育,2019年7月,社区“科普馆”应运而生,面积200多平方米、集居家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低碳环保等多方面教育为一体。截至目前,科普馆已接纳居民群众、中小学生等5000多人次参观,成为对广大“农转居”市民普及科普知识的又一教育平台。

“社区常常安排大家各类培训学习,大家的身心越来越健康,文化水平、精气神也起来了”,67岁的林女士是科普馆的“常客”,自从参加科普大学后,变为迷科普,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邻居,更多的居民走进了课堂。

据了解,从2016年开发区社区科普大学竹行分校先行试点以来,各街道、辖区农场陆续成立分校,建立以老专家学者为主体的教学队伍。区老科协从全市范围内精心挑选聘请讲师28名,3年多来,先后在19个社区开办了43个教学班,授课970课时,教育培训学员4605人,举办讲座95场,听课人数超9千人次。

思想破局,行动才能破局。文化扶贫是遏制返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影响更全面、更长远”。竹行街道党工委书记盛晓奕告诉记者,近年来,街道非常注重文化润民,在素养提升、以文化人、科学引导、平台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创新,为“农转居”增添新动能。

文化动力并非“无影脚”,文化心态也要积极敞亮。开发区竹行街道作为全面小康注入“文化力量”的一个缩影,彰显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筑牢文化根基,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小康生活的甘露沁入每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