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全面小康丨扬州邗江公道:支部+合作社+党员能人“植保军团”领跑振兴路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 2021-11-26

9月9日清晨5点30分,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桑园村大学生村官张宇跟往常一样,来到田间。他面前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青翠稻田,没走几步路,露水就打湿了裤脚和鞋子。他和助手一起,配好了药舱里的药水,然后把药箱挂上无人机,轻轻摁下遥控器按健,无人机就开始起飞,在田间喷药作业。“这一轮用药主要防治水稻黄曲霉病,之前我们三天喷洒了1300亩,今天是我们第四次在这片水稻田用药。”张宇说。

无人机在田间喷药作业

这是桑园村四平家庭农场植保服务一条龙服务队,为本村同兴组农田喷药作业的场景。张宇站在田埂边,熟练地操作无人机,那无人机像长了眼睛似地避过附近的树丛、电线杆,与水稻田的作业面始终保持约两米的高度,均匀地喷药。“这个时间段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刻,为了抢时间,保证用药效果,我们总是每天早晨5点多就到田间作业。至于早饭,就是买两个包子对付了。”张宇乐呵呵地说。

桑园村党总支书记潘四平,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他说,他自小就在村里劳动,村民插秧、耙田、打药,以前都是人工作业。比如打药,每家每户一两人,用背负式喷雾器作业。“大片的农田,要赤脚下田喷药,劳动强度高,人也很辛苦,通常一天打不到十亩田。夏秋季节,天气炎热,常常听说有人在田间中了暑,有的还被蛇咬了,不得不到村医务室治疗。”潘四平说,用无人机喷药,是这两年才兴起的。

种田不用下田,用上先进的“黑科技”,轻轻按健,无人机起飞作业,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终于变成现实,潘四平连称“做梦都没想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人工作业,每人每天喷洒不足10亩地,而现在无人机作业,每天能喷洒400亩左右,效率提升了40倍,最主要的是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再说,土地从村民手上流转过来后,村民再也不必自己下地,一切交给植保服务一条龙服务队打理就行了,村民可以从容地打工、做生意,每天能得到100多元的打工收入。“村民都说,现在种田跟以前不一样了,不知不觉稻子就收了,小麦就种下了。”潘四平说。

有现代化的作业机械,还要有掌握操作技术的专业机手。公道镇党委政府着眼于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及时选送一批年轻人参加邗江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更是将专业机手组织起来,打造“拉得出打得响”的植保服务一条龙作业军团。

“四平家庭农场是整合之前三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品牌资源,我们试着让村党总支把支部建在家庭农场,同时融合村里党员能人的优势,让‘支部+合作社+党员能人’组成植保服务作业军团,以党建引领,‘植保军团’舞动乡村振兴‘龙头’。从这几年的实际成效来看,他们运作还是很成功的。”公道镇党委组织委员魏艳玲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公道镇三界村,原先的贫困户、如今的作业机手吴朝龙对这话感受最深。仅今年夏收夏种期间,他和妻子外出作业,一个驾机一个喂秧,20天时间收入7000多元。

三界村“支部+合作社+党员能人”植保服务作业军团名气不仅在本地叫得响,还在微信上接订单,前往兴化、高邮、宝应等地作业。土地流转了,这个邗江、高邮、仪征三地交界的村子,更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昔日的“空心村”,如今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了70多万元。村里规模种植的水稻优质稻米还被高邮双兔米业选中,成为大型粮食企业的种植基地,农产品附加值成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