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化零距离 让陶都百姓成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来源:中国江苏网 日期: 2021-09-23
酷炫的灯光亮起来,快乐的歌儿唱起来,欢畅的舞蹈跳起来……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和村民成为城乡文化演出的主角,他们上台是演员,下台是观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受者。当文艺骨干和文艺团体遍布社区、乡村,让文化与百姓零距离,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让广大群众深深感受到精神的富足。
民间文艺“火”了
走在徐舍镇美栖村,路边的房子上不但画了风俗画,还画了3D效果的长颈鹿、鲨鱼和小黄人;一辆报废的农用车,被涂得五颜六色,摆上吊兰、铁树、绿萝和水竹,变成微缩花园。村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青砖白墙的大戏台。戏台的后台,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这个戏台,是美栖村锡剧社的主场。剧社是村民们自发组建的,共有演员30多人,音响、灯光、字幕、布置、道具样样齐全,团长宗富林得意地说:“我们有250套服装,能唱《秦香莲》《珍珠塔》《玉蜻蜓》《寻儿记》等七八出大戏,连市剧团都来找我们借服装。”每隔十天半月,剧社就在戏台上演出,乡亲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时不时剧社还会外出巡演。宗富林的妻子蒋金孜演老旦,提起演戏浑身是劲,她喜滋滋地说:“剧社每天排练2小时,我们是乡亲们眼里的明星。”
美栖村的大戏台只是宜兴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宜兴城乡大地上,活跃着一支支各具特色的民间文艺团队。广袤的乡村里挺立起大舞台,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位位普通群众,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泥瓦工、小刀手、小老板、养殖户等。参加排练与演出,虽然没有一分钱报酬,但个个热情高涨。演出的服装、道具等,基本都由文艺骨干一手包揽。官林镇企业家张发明个人出资30多万元,组建了一支60多人的盾牌舞术队,每次演出他和妻子都亲自带队。
文化互动“忙”了
在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而欣喜的同时,宜兴市文广新局发现这种自演自看的演出活动在群众参与面、节目组织、影响范围、基层积极性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能否通过加强各地交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深化?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2011年起组织开展文化区域互动的计划应运而生。
2011年起,宜兴启动了“幸福宜兴 文化民生”文化区域互动活动,以“幸福宜兴 文化民生”为主线,在全市城乡组织开展文化区域互动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供给能力。各镇、街道创作编排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文艺节目,参与全市联动,横向交流,以丰富基层文化资源,促进学习、交流和融合,实现全市群文活动水平的新提升。
通过文化区域互动,这些年宜兴把700多场本土演出送到了18个乡镇和街道,受惠百姓超过100万人次。各个街道和乡镇更加珍惜、挖掘、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在徐舍镇,非遗类节目占了很大比重,比如唱春、大刀舞、手工刻纸、民间说唱小热昏、车水号子、西乡狮子舞等,全镇每年都可以搞起一台非遗晚会。
文化遗产“活”了
对于宜兴这样一座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而言,除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我们还有众多他人无法复制的文化遗存。这些年来,宜兴创新理念、拓展思路,加大力度,努力保护、利用好丰富的文化遗存,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
活态传承,是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突破口。为了让古老文化焕发生机,宜兴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了校园,包括新街小学的传统舞蹈猴棍、张渚中专的男欢女喜等,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向年青一代延展。
举办公益性群文学校,也是宜兴文化部门让文化遗存活起来的有效动作之一。杜秀娥是高塍人,年过七旬的她,报名参加了市文化馆群文学校的锡剧表演培训班。经过专业老师近一年的培训,杜秀娥在培训班的汇报演出上,表演了锡剧《珍珠塔》选段《姐弟相会》,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回忆起舞台上的那一刻,杜秀娥说,从没想到,到这个年纪还能圆了自己的舞台梦。这个文化培训班的课程,大多是我们耳熟能详却又后继乏人的文化遗存,如昆曲、锡剧、葫芦丝演奏等。
此外,宜兴还有丝弦、刻纸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宜兴地区特有的民间乐曲,丝弦常见于灯会、庙会和庆丰收等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宜兴丝弦传承曾一度中断了数十年。2000年,徐舍镇洴浰村重建丝弦队,整理加工出《花园》《大看灯》《盘歌调》等10首经典古曲,使这一民间艺术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近年来,宜兴丝弦已先后入选了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