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扬州市仪征市:方营村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来源:仪征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1-09-16

从新加坡留学回来的陈笋,看到家乡变化后,毅然决定留乡发展,成立网络电影工作室,通过拍摄电影提升家乡马集镇的知名度;张家村在得知家乡发展旅游产业后,投资2000万元,建设集体验、名宿、餐饮于一体的啤酒屋,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

近年来,扬州市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加大招商引智力度,招引社会资本促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不断壮大村集体,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该村先后获得5块金字招牌,即中国最美乡村“乡村振兴榜样”奖、省特色田园乡村、省美丽乡村、省生态文明村、仪征市综合示范村称号。

产业富民 奔小康

按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要求,扬州市仪征市方营村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先后成立了2个合作社,并开始运行。目前,康盛谷物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已种植水稻1000多亩,乡村绿色大米产业发展迅速,并成功注册“陈敷”牌大米;绿盛茶叶土地合作社种植连片茶叶田和碧根果2000多亩,注册“方营绿盛”绿茶和“方映红”红茶品牌,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重点依托合作社,大力发展水稻、绿茶和红茶产业,形成特色支撑,2个合作社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

扬州市仪征市方营村坚持把农户增收嵌入产业发展,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推动农户稳定持续增收。每年举办茶叶种植、水稻种植等技能培训,鼓励群众创业,合作社带动就业100人以上,其中低收入农户48人,人均增加收入约1.5万元;引导农户种植茶叶,每亩收益4000元以上。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方营村积极引导农户共享发展成果,发展农家乐5户,每户增加经营性收入约3万元。目前,方营村共流转群众土地1100亩,每亩土地租金收益约550元、分红收入约60元。

文化传承 铸新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这个“魂”就是“文化”。乡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扬州市仪征市方营村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该村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朴园文化、隐士文化、田园生态文化,演绎乡村与文化的碰撞。在建设过程中,尊重村庄原始自然肌理,强化生态保护,塑造与城市不同的特色农村生态景观。

扬州市仪征市方营村通过将80年代的老宅改造成“大师工作室”,邀请扬州、仪征市文联成员和本土画家到村授课指导,打造承载艺术研究、书法名家展、书法人才培养、书法文化下乡、慈善拍卖救助为一体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创意农业园“陈敷农园”,选种适宜的稻麦品种,采用原始耕作方式,复古水塘蓄水,脚踩水车自流灌溉,让游客体验农事、感受文化,与古人对话,鲜活重现《陈敷农书》所蕴含的古代农耕技艺和农耕文化。利用废弃的旧坛子、石磨、青石板、竹篱笆等装饰房前屋后,让老材料、老物件焕发二次生机。在闲置用地种植果树或撒播花草,达到生态乡土的景观效果。

生态宜居 迎幸福

扬州市仪征市方营村周边植被茂密,拥有大鲍水库、茶田、林地,乡村生态环境底子厚,村容村貌基础好。方营村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过程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宜居方营”。

扬州市仪征市方营村以“耕读传家,茶陶乐心”为创建主题,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发展稻麦、茶、碧根果特色生态农业,融入乡旅文创项目,提升农民生产水平、生活品质,真正打造集农业生产、文化渊源、乡村体验、田园宜居等主题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目前,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对3000亩土地进行整治,完善沟、渠、道路配套;铺设了沥青路面、雨污管网,新建了路灯、污水泵房、生态停车场、蒙古包、AAA级公厕等,乡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对农房进行立面改造和墙体出新。完善垃圾分类设施,添置分类垃圾亭30处,发放两分类垃圾桶350个;实施绿化小节点,栽植桂花、香樟等,新增绿化面积7100平方米;建成村民活动广场1处,添置健身器材10套,建设休闲步道3.2公里,方便群众休闲娱乐,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