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好“双碳”硬仗,赢得绿色未来
来源:新华日报 日期: 2022-03-14
宋青
李叶红
去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清晰、务实的部署,政策路线更加明晰。
在江苏,各地各行业都意识到,面对“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不再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加分项”,而是“必选项”。日前,全国人大代表、盱眙县天泉湖镇杜山村业盛鲜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叶红,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接受新华日报两会“云访谈”,分享她们共谋绿色未来的好声音。
主持人:结合自身实践和相关调研,分享下过去一年具有代表性的“双碳”实践。
宋青:推进“双碳”工作,事关经济、社会、自然等诸多领域,用短短30年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确实艰巨,可以说是一场硬仗。对江苏而言,我认为,应抓住科教资源丰富,以及制造大省的优势,把“数字化”和碳中和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数字化手段推进“数智”控碳,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苏州有一些产业园区和企业,正以“数智”控碳技术赋能生产管理,在“智改数转”中积极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不少企业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手段实现节能降碳、提质增效,并按照碳承载能力来谋划发展,实现“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两链融合的协同增效,促进能源供需互动效能的可持续提升。
李叶红:就我所在的淮安为例,去年发布了“双碳”行动方案和新型电力系统落地实施方案,研究提出了“双碳”背景下电力发展的新路径。去年,盱眙通过政府推动、当地供电部门协助、企业配合,在两家轴承企业完成了生产线的改造工作,轴承企业实现了“气改电”,既节约客户成本,也减少碳排放。不久前,盱眙还出台了全省首个整县屋顶光伏试点配套电网建设政策支持文件,这也为今后做好“双碳”工作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黄花塘镇雨山村还正在打造“零碳乡村”,依托雨山茶厂为基础,发挥行业优势,主动作为,主要以清洁能源为方向,在原有电气化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能源”“零碳家庭”等。
主持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还有哪些难点、痛点或误区?如何打通或避免?
宋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应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我注意到,今年1月省两会上,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平稳有序落实“双碳”目标,防止“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这对我们落实具体工作,也极具提醒和指导意义。
我认为,“双碳”工作尚处起步阶段,必将经历一个由认识到行动、由行动到深化的持续而长期的进程,这将对生产、生活和生态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建议,应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蹄疾步稳打好低碳发展“组合拳”——推进“三生”融合发展,做到生产空间绿色高效、生活空间集约适度、生态空间自然和谐。
我建议,江苏可以深度挖掘更多以碳汇为代表的生态产品,探索优化政策效能、彰显区域公平、保障发展权利的有效路径,做到“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协同发力;同时建立健全低碳发展市场,深化完善“碳定价”,赋予碳排放权合理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用碳中和目标要求打开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清新空间”。
李叶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这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企需在推进达成“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找到各方协调发展的平衡点。首先,我认为政府需加强政策引领,全面带动各行各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其次,应发挥各行业优势、提供精准服务。最后,企业要不断改革创新,主动淘汰落后生产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双碳”目标发挥主力作用。
主持人: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励各方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李叶红:我建议,应首先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速能源结构低碳化,通过技术创新引导消费者优先消费绿色能源;其次,健全促进绿色能源消费机制,推动转变用能方式。以我们盱眙龙虾产业为例,当前也在积极创新转型,打造“产业链电气化工程”,龙虾从电气化温室孵化育苗开始,到电排灌、电增氧、电投食、电施肥,再到龙虾电气化加工、电动交通工具运输,最后采用电气化烹饪,做到了“全过程”全电气化生产。
宋青:在调研中,我发现当前生态产品普遍存在“变现难”的现实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行业、企业的转型积极性。我建议,可以通过完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健全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系统化考核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等举措,激励社会各方加速绿色转型。
具体来说,我认为,首先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建立生态公益基金,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主体聚合力;其次,着力完善生态信用评价体系,探索开展生态信用评估授信,赋予生态经济更多“源头活水”;此外,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开展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碳金融创新,鼓励有条件地区设立“碳汇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推进碳融资发展,打开碳资产质押融资、保值增值以及碳汇项目对接碳金融的发展空间,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