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丰区:走进春天里,幸福来敲门
来源:大丰日报 日期: 2021-09-10
小康这个词,在大丰老百姓的心间,是那样的亲切和温暖。
因着小康,塑就出大丰人对于当下生活的坚韧信念和珍贵精神;因着小康,寄托了大丰人对于美好未来的种种畅想和深深期待。
“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是大丰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这个承诺,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埋头苦干,把72万大丰人民的美好向往变成了现实。截至2010年底,大丰市全面小康综合监测得分98.76分,比2009年增加1.59分。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我市已有23个指标达到或超过目标值。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听到了幸福敲门的声音。
实力小康:临海近沪大发展
大丰声音:我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以工强市、“两海”齐抓、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四大战略”,突出建设“双核一带”,重点强化组织、科技、金融“三大支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全社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百姓感受:马希宁今年48岁,家住幸福小区。他老家在我市原裕华镇,小的时候就知道大丰靠海,却从来没去看过。靠海却不识海,不光是他的遗憾,更是整个大丰的尴尬。但他是幸运的,现在所有大丰人民也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港口——大丰港。两年前,他找了一份在港口开卡车的工作。每天早晨,他坐着班车去上班,途经通港大道,眼看着丰收大地、高新技术区、光明工业园等一个个现代化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眼看着一片盐碱地变成了一座现代港城,更是亲身经历了大丰港二期码头的崛起。他的生活已经因为港口而改变,而整个大丰的跨越发展,也因港“起锚”。
小康实践:走进春日的大丰港,日月湖碧波荡漾,明珠广场与五星级的半岛温泉酒店隔湖相望,建筑高度近百米的大丰港国贸大厦建设正酣。而江苏沿海开发史上最大的单体项目——总投资300亿元的博汇纸业项目进度神速,一大批重特大项目正抓紧建设。大丰港一期、二期码头业务繁忙,石化码头建设工地上工人正加班加点……沿海开发,是时代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大丰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它富裕了百姓的钱袋子,是全面小康的“龙头”。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市正以市区和海港新城为“双核”,以通港大道为“主轴”,东起大丰港、西至沿海高速、南接南翔路、北临疏港航道,打造特色产业带,力求在“双核一带”的空间布局上实现集聚发展。
大丰因“海”而兴。不光是黄海,还有上海。我市大力实施“两海齐抓”核心战略,坚持以沿海策应上海,以上海提升沿海,互动并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程来丰视察,共商加快上海驻丰农场“飞地”建设;一大批沪丰共建园区相继落户; 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科技、金融等方面与上海的合作不断加深……我市“小上海”的美誉越来越名副其实。如今,站在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上的大丰,全面小康的基础愈加坚实,迈往幸福的脚步愈加坚定。2010年,全市实现GDP286.6亿元,同比增长13.7%,人均GDP达到41347元,连续8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民生小康:城乡一体齐富裕
大丰声音:小康生活在大丰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幸福版本,却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亲民政府。短短几年,民生的改善在大丰可谓浓墨重彩、可圈可点。民生工程独立成篇,建成小康指日可待。对老百姓来说,感受最多的是欢心和暖意。
百姓感受:4月11日上午9点多,黄海街道东宁社区服务中心笑声朗朗,政府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办理的老人优惠证办好了,不少居民聚在社区里领证。
社区干事严红告诉大家,往后凭证可以免费乘公交车。站在一旁的杨翠华老人插了句:“今年新推行的城市公交车很方便,我建议大家乘公交去大丰新建的几座大公园看看,城西有银杏湖公园、城东有湿地公园,这几年市区的变化真是大,值得一看。”
“这算啥,现在农村里的变化才大呢!”原来在南阳农村务农的施秀枫大妈,10年前迁到城区,眼见着农村点滴变化,不由得发出感慨:“收种有机械、收购走上门,现在种地多省事;村里有医务室,看病不要出村;参加新农保满了60岁,每个月还都能领钱……放着我们年轻时真是想都不敢想。”
看着老人们聊得这么开心,社区干事严红也参与进来:“如今大家的腰包鼓了,生活在城市和农村又有什么差别呢。生活越来越顺心,大爷大妈,你们可得好好保重身体,幸福的日子长着呢!”一席话引得老人们一阵共鸣。
小康实践:小康,就在我家里,就在我身边,老百姓说出了发自内心的感受。小康是老百姓的小康,百姓感受到小康才是真的小康,在小康建设中,我市始终秉承和围绕这样的理念。
钱袋富才是真小康。2010年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导向,积极拓宽增收渠道,构建居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机制。2010年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2元;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1%……这一连串的数字映衬着市民越来越鼓的腰包和发自内心的喜悦。
生活美才是真小康。如何让市民生活的更加舒适,我市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总投资70亿元的7大类90项城建重点工程的快速推进,让城区环境越来越美。城乡一体化供水、竹川闸下移、川东闸下移等工程的分步实施,持续改善了农村的人居条件,让农民生活更加顺心。
心情顺才是真小康。诸如科技创新、教育优先、体育文化、卫生服务、农村医保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同时得到协调发展,居民生活更加安逸顺心,幸福指数与生活品质一起增长。
生态小康:幸福大丰展新姿
大丰声音:在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中,我市积极组织实施“五城同创”,大力度组织实施老城区改造、城镇绿化和农村绿化工程,在苏北县级首家建成全国卫生城市,并被评为全国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市。
百姓感受:每天清晨,家住大中镇和瑞村的村民陈祥总是早早起床,在宽阔的水泥路上,在清澈的河塘边,散散步,做做运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已经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过去啊,远看到处是砖房、近看随处有泥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庄房屋建设凌乱,垃圾堆又臭又脏,大家都捏着鼻子绕道走。如今,可不一样了,村民住房由土坯房变小洋楼,道路由土路变水泥路,村内臭水塘变小广场、草堆粪堆变小花池,村庄整洁、空气新鲜、环境怡人,我们出来散步锻炼安逸了,建设新农村的劲头更足了。”住在和瑞村整整50多个年头了,对于村庄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陈祥是最有体会了。
小康实践:“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在大丰人看来,牺牲了生态环境,小康就无从谈起。给生态环境以“尚方宝剑”,成为我市施政的“重中之重”。在制定法规时,优先制定环保法规;在考核发展政绩时,优先考核环保指标;在寸土寸金的发展空间上,优先铺就绿色理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始终让生态环境坐上“头把交椅”。
解读我市全面小康建设内容,有一条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蓝天碧水完璧归“民”。为此,我市大处着手,小处着眼,为环境打“底色”,跳出老城、建设新城,为城市发展布好总“棋局”。继而,又提出“腾容、扩容、美容”,即企业退城进园,腾出环境空间;调优产业布局、加大环保投入,扩大环境容量;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美化城市容貌。于是,一场从市区到农村的绿化大会战全面打响,一项以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的新农村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开展,一个以打造亲水空间和生态家园为目标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铺开……
如今,打开我市生态环境建设成绩单,亮点不胜枚举:市区绿化覆盖面积632.7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7.53方米;截至2010年,全市林地面积46万亩、农田林网保护面积124万亩;农村环境大力改善,清杂大中沟河603条,完成农村改厕4.7万多座;城市内河生态修复工程等一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实施……一个处处皆绿、移步换景的生态绿色体系,一个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经济效益高的生态经济体系,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的生态社会体系正在全面小康建设的征程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