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建议使用chrome浏览器、QQ浏览器、360极速模式,体验更佳
首页
盐城盐都:“双创”新高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动力”

来源:盐阜大众报 日期: 2022-05-16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十四五”期间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以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以政策驱动、搭建载体、培育主体等为抓手,不断构建农村创业创新良好生态,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前,创成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建成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2家、农民合作社602家、家庭农场772家,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8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省级家庭农场43家。

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创成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打好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护航

盐都区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双创”政策,聚焦创业难点,结合实际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双创”主体扶持力度。

派发“政策礼包”。盐都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盐都区关于升级人才政策激发“双创”活力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等近20项创新创业政策,探索形成覆盖创业创新全过程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从市场准入、财政补贴、融资服务、创业辅导、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扶持。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不见面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农业经营主体办事程序。运用“全链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完成。常态化开展“挂钩干部进千企行动”,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申报、防疫抗疫、生产销售、运输物流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开展金融服务。加强与银行、农担公司对接,通过实地走访、举办讲座、线上答疑等方式,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精准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切实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三农”领域。截至目前,全区已有86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列入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多家农业经营主体成功申请贷款。

搭建创业大平台,全过程孵化

全区重点打造11个特色农业园区,聚力建设盐都食品未来科技园,建成“双创”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创客田园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784个。

盐都食品未来科技园全力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平台

突出科技创新。帮助农业经营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现有农业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打造特色创新集群。全区涉农企业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达70%,2021年盐都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内企业研发投入达5632.6万元。心思源食品公司与江南大学联合成立研发中心,致力于速冻中式面点技术开发和特色高档糕点研发。

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一户一棚"模式,大力发展设施草莓

突出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模式,引导广大“双创”主体将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创新创业重点,推动传统种养向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延伸。2021年,盐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360亿元,盐都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入选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示范典型。盐都先后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突出典型宣传。通过公众号推送、媒体采访等方式,加强对董兆付、程彤等先进典型的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编写盐都区创业创新典型案例汇编,组织灰太狼、心思源、宇公等龙头企业参加省市创业创新比赛。带领有创业意向的创业人员到已经成功的“农创客”那里参观学习,让“双创”之风吹遍各个角落。

培养农业领跑者,全地域抱团

盐都还整合现有资源,引导大量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上山下乡”,汇聚起全社会助农兴农、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吸引人才入乡。除了出台政策补贴,为创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之外,农村基础配套齐全,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项目发展潜力巨大,都可以带动人才要素往乡村流动。以呈祥园艺副总经理沈羊城为例,他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呈祥园艺这个大家庭。在他的不断探索下,呈祥园艺与南京农业大学开展长期合作,先后培育出菊花品种45个,2021年呈祥园艺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鼓励能人返乡。打好感情牌,发挥乡情作用,积极与外出人员取得联系,通过亲友动员、上门拜访等方式,向外出人员宣传返乡能够带来的好处,唤起他们回到家乡、报效家乡的乡情。“蔬菜大王”范得珍原本在上海从事蔬菜销售经营,生意红红火火,后来在家乡楼王镇领导的盛情邀请下,毅然从上海返乡,创办了盐都区楼王镇鼎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8户,带动当地农户平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引导企业兴乡。引导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行“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等多种新型经营模式。北京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盐城祥圣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与周边农民签订产销合同,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经营机制,带动农民收入增长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