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滨湖放言领跑“C位”
来源:交汇点 日期: 2021-08-20
太湖佳绝处,最美在滨湖。
2021年3月1日,在太湖最美佳绝处,一场创新大会如春日惊雷,振聋发聩。在这场大会上,无锡市滨湖区区委书记马良宣布:“滨湖作为创新资源集聚区和创新发展先行区,将矢志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在科创带建设中挑最重的担子、当最强的先锋。”
竞逐新赛道,领跑新“C位”
建设太湖湾科创带,是无锡市委市政府面向城市未来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被称为无锡的“头号工程”,也是当下,无锡各板块全力竞逐的“第一赛道”。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角逐“新赛道”,领跑“新C位”,滨湖底气何来?
科教资源丰富。放眼太湖湾,滨湖区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将科教、山水、产业三大资源汇集一区之地。滨湖区集聚了无锡市85%以上的科教资源,包括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等3所普通本科高校以及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等一系列名校分部,还拥有江南计算机研究所、中船集团第七O二研究所、中电科58所等12家省部级科研院所和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8个省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国家超算中心、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一系列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滨湖,“神威•太湖之光”、“蛟龙”号、“奋斗者”号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纷纷涌现。
生态环境优美。滨湖区拥有无锡市90%的太湖湖岸线,境内有灵山胜境、中视传媒无锡影视基地、鼋头渚等3个5A级景区,华莱坞影都、梅园等6个4A级景区,好山好水好风光吸引了众多科技型企业入驻。
产业基础雄厚。作为近代民族工商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和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滨湖区经济底蕴雄厚。近年来,滨湖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海空核心部件等新兴产业方面逐步打造“新高地”,初步形成了马山生命健康、山水城影视文化、信息安全及车联网、蠡园开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7%,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始终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
近年来,滨湖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厚植科技根基,播撒创新火种,为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提供了坚实基础。以一套政策——“滨湖创新30条”、一支基金——总规模10亿元的科技创新母基金及配套子基金、一个中心——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一个联盟——滨湖区科技创新企业家联盟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日渐完善。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影视文化、信息安全、车联网、金融创投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落地运营,政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全区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6家,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入库企业达到350家,涌现出药明康德、卓胜微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国际领先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先后出台“滨湖之光”人才引育政策1.0版、2.0版,引育和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6800余名。
建设“引领区”,激活“主引擎”
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集结号已吹响。蓝图怎么绘,未来如何干?
滨湖区区长孙海东介绍,滨湖区建设太湖湾科创带的总体定位是成为太湖湾科创带“原创先进技术策源区、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区、国家重点产业重要功能区、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围绕这个总体定位,滨湖区将具体实施“优化空间布局顶层设计、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活力、瞄准创新靶向提效升级、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支撑、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打造宜业宜居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创新运营机制”等七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持续激活滨湖科技创新“主引擎”。
围绕“环太湖科技创新轴带”这一主线,以太湖明珠姿态推动环太湖经济圈建设,助力环太湖经济圈打造成为“世界级湖区”;依托滨湖山水、江南科教两大特色,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融合,打造产、城、景相融的活力湖湾区;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数字化、联动化四化提升,健全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文化旅游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构建“一廊、四片区、多节点”产业发展格局。“一廊”即环梅梁湖科创产业发展走廊,“四片区”即蠡湖科创湾、雪浪科学城、马山健康岛、胡埭智造镇等四大创新产业片区,“多节点”即重点建设国家生命科学园、国家智能制造园、国家智能交通测试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等一批关键创新节点,加快呈现“一廊引领、四片协同、多点开花”的创新发展格局。
“滨湖研发”,无锡城市新“IP”
把“滨湖研发”打造成像灵山一样的无锡“城市IP”,滨湖满怀诚意。创新大会上,两套力度空前、服务超前的“政策大礼包”首次对外发布。
《滨湖区加快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政策意见》,设置奖励资金总规模50亿元,对重特大科创项目的奖励标准,由现行“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提升至最高11%,并重点向先进设备投资占比较大的项目倾斜,奖励总额上不封顶。对“十四五”期间滨湖重点打造的集成电路设计、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海空核心部件、智能装备、数字文化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新引进项目,可享受最高2000万元启动扶持以及2000万元投资支持。
《关于实施“滨湖之光”升级版3.0 打造太湖湾科创带人才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对于顶尖人才团队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性支持;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团队,可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的支持等。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个人),支持标准由原有的最高100万元、30万元,分别提高至最高300万元、50万元;对数字文化等特色产业领域的“偏才”“专才”,也可突破学历、职称等要求申报人才项目。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